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座次一经排定,宋江在重阳节的酒会上因发表招安言论而遭到鲁智深和武松的激烈反驳。面对怒火中烧的两位兄弟,宋江灵机一动,决定亲自带领一些坚决反对招安的骨干去“见识”一番京城的繁华。他们借着“观灯”之名,乔装改扮,分为四组悄然进京。同行的有柴进、史进、穆弘、鲁智深、武松、朱仝和刘唐。
其中,小旋风柴进偷偷潜入宋徽宗赵佶的书房“睿思殿”,他不禁惊愕地看到屏风上赫然写着“山东宋江、准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四大寇的名字。柴进心中暗想,国家多年来被他们所扰,显然这些名字是常被提及,以至于被刻在了宫廷的屏风上。柴进本能地从怀中拔出暗器,打算把宋江的名字从屏风上刻去,但他最终还是匆忙离开了。
从这一幕来看,赵佶无疑是个昏庸的帝王,他任命的官员大多庸碌无能,竟把梁山宋江这个仅有小小山头的反叛者列为首要的“头号大寇”。相比之下,方腊对国家的危害远远超过了宋江,王庆和田虎的势力也要比宋江更为强大。事实上,从《水浒传》中的描述来看,方腊的势力影响可谓庞大,王庆和田虎的地盘远超宋江所攻占的区域,所以在赵佶眼里,宋江最多也只能算四大寇中的小弟。
《宋史》里没有提到田虎的名字,然而却有两位叫做王庆的人物:一个是绵州的都监王庆,另一个是宋仁宗时期与西夏作战的西头供奉官王庆。这些王庆显然与《水浒传》中的王庆无关。而宋江在《宋史》中仅出现过四次,方腊则出现了五十六次。朝廷在多次试图招安这两位大寇时,方腊始终拒绝,宋江则在梁山第二号人物被捕后向张叔夜投降。后来,宋江被任命为军官,曾随童贯一同征讨方腊,战后便从史书中消失。
《宋史》中的宋江颇具战斗力,曾在河朔一带所向披靡:“宋江起兵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阻其锋。宋江等人屡次犯淮阳,击破京东、河北,进入楚地、海州。”宋江率领的三十六名头领横扫四方,且其手下不乏精兵良将,如果仅有三十六个好汉,根本不可能让数万官军溃不成军。
与宋江相比,方腊的历史影响力无疑要大得多,在《水浒传》中,宋江与其他三位大寇都有过交锋,但并未有过单独的战斗。这也许说明,宋江并非以武力见长,毕竟一旦需要用武力时,梁山的局势早已岌岌可危。尽管《水浒传》中的施耐庵描绘宋江“喜爱枪棒,学得多种武艺”,他手下收了孔明和孔亮两个徒弟,但在与穆春的冲突中,宋江并未表现出极为突出的武技。
事实上,《水浒传》中的宋江的武功在众人之中实在平庸,若将鲁智深的战斗力评为90分,武松至少也得80分,那么宋江的武力分数大约只有10分,最多也不过20分。这使得大多数读者并不太关注宋江的武功,而是将他与王庆、田虎、方腊等人相比的更多是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战斗力。
关于宋江受招安后的一系列战役,其中一场战斗是与辽国的对抗。然而,即便是以禁军为主力的二十万宋军,在童贯的指挥下也未能彻底击败辽国残兵。宋江的首战,基本被一些版本的《水浒传》所删减,显然在这个场景中,他并没有展现出超凡的军事才能。
接下来看另一位大寇——河北田虎。田虎原为威胜州沁源县的猎户,凭借超凡的体力和武艺起义,占领了五十六个县,并自封称王。当时,宋江被派遣前往与田虎交战。在《水浒传》中,田虎并无恶行,与宋江的冲突也并不完全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更像是两方势力的较量。由于田虎的武艺远超宋江,两人在单挑时,宋江显然没有太多胜算。
而对于王庆的战斗力,宋江似乎还有一丝胜算。王庆的背景非常复杂,他身世高贵且性格张扬,曾与许多奸臣的亲戚发生过关系,做事胆大包天。尽管王庆的武力强大,但宋江凭借自己足够的战斗智慧,也有一定的机会与王庆较量。然而,王庆的特殊嗜好使得他在战斗中失去了一些集中力,宋江可能通过策略有所反败为胜。
至于方腊,宋江与他在历史上的交手较少。尽管宋江的战斗力不如他人,但方腊显然并不如他弟弟、儿子或侄子那样强大。鲁智深轻松擒获方腊,也并不能证明方腊是弱者;事实上,他身边的武术高手不在少数。如果方腊与宋江单挑,宋江的胜算几乎为零,甚至远远不及田虎和王庆。
因此,如果按照四大寇的武力排序,宋江毫无疑问排在最后。宋江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手腕固然出色,但在武力方面,却无法与其他三位大寇相提并论。大家不禁要问:如果宋江与方腊、田虎、王庆单挑,究竟能胜过谁?四大寇的武力排名,你认为谁该占据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