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谭延闿为孙中山写墓碑,前后写了三百多稿,最终不肯落款
迪丽瓦拉
2025-09-17 21:33:24
0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突然去世,这一噩耗令整个国家为之震动。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并为他修建一座符号其伟大成就的陵墓,社会各界纷纷行动。为了完成墓碑的书写任务,最终,这一责任落到了被誉为“近代颜书大家”的谭延闿身上。

在随后的日子里,谭延闿全身心投入到这项重要的书写工作中。他将自己封闭在书房里,埋头苦干,一笔一划都细心琢磨,力求无懈可击。每写完一张,他都会认真审视,哪怕最微小的瑕疵都令他不满,于是他会毫不犹豫地重来一遍,直到自己认为完美为止。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先后写了三百多稿。尽管如此,当人们建议在墓碑上加上他的名字时,谭延闿却坚定地拒绝了。他的坚持,源于什么呢?

这要追溯到1893年,谭延闿站在一座考场外,随着人流缓缓走入考场,准备参加童生考试。这是他通向仕途的起点,考场内宁静无声,唯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谭延闿将自己平日所学的知识倾泻在试卷上,心无旁骛。几天后的放榜,谭延闿名字赫然在榜,成功中了秀才,家人和邻里都为他感到骄傲,纷纷上门道贺。

十年后,最后一场科举考试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此时,谭延闿不仅在书法上精进,文笔更是愈加出色。面对考场上的试题,他文思泉涌,轻松写出了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当阅卷官翻阅他的答卷时,不由得眼前一亮,纷纷赞叹:“此人文采飞扬,书法精妙,堪称一绝,理应名列状元。”于是,谭延闿本有机会成为状元。

然而,命运却在此刻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当朝廷官员看到“谭延闿”这个名字,并且得知他来自湖广地区,立刻变了脸色。有人低声说道:“谭延闿?来自湖广?这……难道与叛逆之人有牵连?我们怎能让这样的名字在榜首?”经过一番讨论,谭延闿被降为二等第三十五名,尽管仍被授予进士之名,并允许进入翰林院,但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谭延闿心中的喜悦瞬间化为失望。

在官场的沉浮经历让谭延闿深感疲惫。面对朝堂上的纷争与腐化,他意识到自己再难有所作为。在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决定辞去官职,回到湖南故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回到湖南,谭延闿将目光转向了教育事业。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物色合适的办学场地。凭借家族的声望以及自己作为进士的名号,谭延闿在当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了湖南一带的重要人物。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震动全国。湖南省积极响应,革命气氛日益高涨。在组织湖南军政府时,大家一致认为谭延闿拥有极高的声望与组织能力,纷纷推举他担任参议院长。有人对他说:“如今国家危急,湖南亟需您这样的贤能之士引领,参议院长非您莫属。”经过深思熟虑,谭延闿接受了这一重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湖南的都督人选成为了焦点。在一次关键的会议上,各方代表展开激烈讨论。有代表站起来高声说道:“谭延闿自回乡以来,致力于教育、立宪等事业,成效斐然。由他担任都督,必能带领湖南走向更大的繁荣。”经过权衡,谭延闿最终接过了湖南省都督的重担,站在了湖南革命的前沿。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谭延闿加入了国民党。然而,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国家动荡不安。谭延闿再一次投身革命,与志士仁人一道,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1922年,谭延闿投奔了孙中山。当他第一次见到孙中山时,孙中山那坚定的眼神与深远的见解深深吸引了他。孙中山谈及革命理想时眼中那种不可动摇的信念,使谭延闿内心深感震撼。会面结束后,谭延闿感慨万千,他对身边的人说:“孙先生的品德、威望和能力,令人钦佩不已。我相信,跟随孙先生,一定能为国家找到光明的未来。”孙中山也对谭延闿颇为赏识,并逐渐将许多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理,给予他多重职务的信任。

孙中山对谭延闿说道:“组庵(谭延闿的字),如今党国大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事务繁杂。我看你能力出众,希望你能承担更多责任,咱们同心协力,共同开创未来。”自此,谭延闿肩负重任,竭尽全力为革命事业奋斗。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去世。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自发上街表达哀悼。国民党迅速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并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为孙中山先生修建一座庄严的陵墓。为了让这位革命先行者的英魂得以安息,大家一致决定要在墓前树立一块纪念碑,铭刻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

当讨论到碑文的书写时,大家一时陷入沉默。这时,有人站出来提议:“论书法造诣和党内地位,非谭延闿莫属!他曾师从清代书法家翁同龢,又融合了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精髓,书法堪称一绝,被誉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必能将孙先生的伟大精神与碑文内容相得益彰。”听到这一提议,谭延闿深感荣幸,答道:“能为孙先生书写碑文,是我莫大的荣耀。我必将竭尽全力,不负众望。”

接过这一重任的谭延闿,感到肩上的责任如山沉重。碑文不仅仅是几行文字,它承载着对孙中山的敬意,更是对革命精神的永恒纪念。回到府邸,谭延闿毫不犹豫地将所有其他事务放下,专心投入到碑文的书写准备中。

他仔细挑选上等的宣纸,不惜让管家前往上海特意寻找最上乘的宣纸。当他拿到那张宣纸时,轻轻抚摸着那光滑细腻的纸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接下来,他将纸张一一裁剪,确保每一张都完美无瑕。为了全身心投入写作,谭延闿甚至搬到了上海法租界的一个安静住所,专心写作碑文。

但书写过程中,困难不断。某一天,因长时间挥笔,手腕酸痛,最后一次书写“葬”字时,手一抖,废掉了20张珍贵的宣纸。然而,谭延闿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调整方法,开始每天早晨练习太极拳,增强臂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在六个月内,耗费了四百多张宣纸,终于完成了最终的三百十七稿。

当碑文终于完成,石碑矗立在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前时,碑上却没有写下谭延闿的名字。事实上,这并非是遗忘,也不是疏忽,而是因为谭延闿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留下自己的名字。他认为,这座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通常人们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刘备时期,蜀汉的确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
原创 狗... 亲爱的你: 我叫狗剩,是东汉末年一个佃农。此刻,我病卧在茅草屋中,感觉生命正一点点从这具枯瘦的身体里...
中国4位鹰派人物,有人扬言灭掉... 一提起 “鹰派”,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美国那种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可中国的 “鹰派” 从来不是这路数。 他...
原创 袁... 袁术为何敢于自称帝王?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麾下拥有五位十分出色的猛将,其中有一位更是堪称无...
原创 曹... 曹操用一个小计策试探司马懿,轻易发现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
原创 曲... 从某种角度来看,孙策的成功标志着庶民对汉末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胜利。他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击败了由士族阶...
原创 当... 前言: 华佗被尊称为“医圣”,因其出色的医术和独特的手术方法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原创 “... 西周灭商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宗室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圣贤后裔封为诸侯王,形成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
原创 永... 公元1402年,刚刚登基的朱棣展开了对建文帝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尤其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代表的文...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