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北抗联奇袭日军仓库,支队长下令:只拿皮大衣,别的不要
迪丽瓦拉
2025-09-17 22:32:08
0

1939年深秋,寒气逼人,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东北抗联第二支队因缺乏补给,决定发动一场突袭。目标是位于密山县附近的一处日军仓库,传闻里,那里的物资十分丰富,包含了急需的冬季装备。出发前,支队长王效明下达了一项特别的命令:“只拿皮大衣,其他的都不拿。”

那么,王效明为何如此决定?这一突袭行动又将如何展开呢?

那年冬季,抗联第二支队经历了多次与日军的恶战,人员和物资损失惨重。为了削弱抗联的力量,日军在东北实施了“归屯并户”的政策,直接把村庄夷为平地,将百姓强制迁入集中区,抗联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深山老林成了他们的最后栖息之地。然而,随之而来的严冬,却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关键。

在营地,寒冷与饥饿早已让许多战士体力不支,冻伤、关节僵硬等现象时常发生。尽管他们的眼神依然坚毅,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衣物和食物支撑,这个冬天,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战。

正当一切陷入困境时,支队长王效明带着一张破旧的地图急匆匆走到营地。“同志们,有好消息!”王效明摊开地图,指着上面圈出的地方说道:“侦察员发现,密山县西边有三个日军仓库,里面存放着大量的物资,包括棉衣、皮大衣和其他冬季必需品。”

这一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所有疲惫的战士精神一振。然而,王效明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兴奋情绪稍显紧张:“仓库有日军把守,虽然守卫兵力不多,但我们必须万无一失。因此,这次任务必须由小队分批执行。”

这些话让所有战士都明白,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任务,但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是唯一能生还的机会。

其中一名年轻战士忍不住问道:“支队长,如果有机会,能不能全部带回来?”

“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体力。”王效明果断地回应道:“能带多少就带多少,重点是皮大衣,其他的都不取!”

皮大衣?战士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王效明耐心地解释:“皮大衣能够抵御极端严寒,比棉衣更加耐用,尤其适合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行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们的目标是活下去,而不是抢物资。”

王效明的话让所有战士心头一震,原本的疑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坚决与默契。接下来,他继续安排了具体任务:“仓库分为三处,我们分成三队分别行动。第一队前往最远的仓库,第二队去另一个,支队部和警卫营负责最后一个。任务定在三天后,晚上八点准时开始,所有小队同时行动,到时大家发出红色信号弹,合力完成突袭。”

接下来的几天,支队的骨干们没有合眼,彻夜分析地形,推演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准备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战士们检查装备,准备出发。

行动的日子终于到来,王效明一声令下,战士们背着轻便的行囊悄然出发。背包里的物资有限,因为他们预见到,带回的皮大衣重量可能会超过预想。白天,他们藏身于茂密的树林中,避开敌人可能的巡逻,夜晚则悄悄推进。

三天后的深夜八点,战士们终于抵达了预定的位置,藏匿在距仓库不远的矮树林里。透过树丛,他们可以清楚看到仓库的轮廓。那是一座被高墙和铁丝网包围的建筑,外面有昏黄的灯笼,照亮了部分区域,而仓库周围有几名日军哨兵在巡逻,偶尔发出几声低语。

李忠义,队伍中的指导员,接到指令后示意战士们准备。尽管黑夜深沉,但每个战士都能凭借默契听懂指令。这支经过无数次战斗锤炼的队伍,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我们必须悄无声息地进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李忠义低声说道,战士们纷纷点头,准备开始行动。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仓库,用绳索攀爬铁丝网,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就在其中一名战士翻越铁丝网时,哨兵突然转头望向他们,大家立刻伏身在地,屏住呼吸,直到敌人视线再次移开,才继续前进。

接下来是围墙的障碍,葛万宝和吕德才拿出木杠子,小心架设,李忠义第一个攀爬上去,但就在那一瞬间,“咔嚓”一声响,木杠子竟然断了!他险些失足,但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成功抓住了墙沿,稳住了身形,最终翻越围墙。接着,他扔下绳索,其他战士一个接一个地翻了过来。

经过一番隐蔽的摸索,他们终于找到了仓库的大门,迅速动手清除障碍,打开了仓库的大门。仓库内部堆满了棉衣、皮大衣和日常用品,看到这些战利品,战士们眼中闪烁着光芒。

李忠义低声提醒道:“记住,支队长的命令:只拿皮大衣。”战士们果断行动,迅速将皮大衣一件件捆扎好,肩扛背驮。就在这时,夜空中升起了红色信号弹,其他小队已经开始了突袭。与此同时,仓库外的日军开始急促地奔向仓库,发现了异常。

“撤退!”李忠义迅速下达命令,战士们扛着皮大衣迅速撤离。几个战士将附近的干草堆放进仓库,用火柴点燃,仓库瞬间被大火吞噬,伴随着火光,战士们朝着密林方向撤退。

就在敌人紧随其后时,支队长王效明带领队伍加速前进,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突然,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敌人已经追上来了。

“继续走,别停!”李忠义冷静指挥,大家依靠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周旋,不断后撤。

终于,敌人的追击渐渐停滞,战士们成功脱离了包围圈。第二天,队伍迅速返回,重新挖出了埋藏的皮大衣,并顺利带回了营地。

那年冬天,抗联第二支队的战士们终于穿上了厚实的皮大衣,抵挡住了东北深山中刺骨的寒冷。在漫长的雪地行军和战斗中,每一件皮大衣都见证了他们不屈的意志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他们生存与斗争的象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通常人们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刘备时期,蜀汉的确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
原创 狗... 亲爱的你: 我叫狗剩,是东汉末年一个佃农。此刻,我病卧在茅草屋中,感觉生命正一点点从这具枯瘦的身体里...
中国4位鹰派人物,有人扬言灭掉... 一提起 “鹰派”,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美国那种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可中国的 “鹰派” 从来不是这路数。 他...
原创 袁... 袁术为何敢于自称帝王?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麾下拥有五位十分出色的猛将,其中有一位更是堪称无...
原创 曹... 曹操用一个小计策试探司马懿,轻易发现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
原创 曲... 从某种角度来看,孙策的成功标志着庶民对汉末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胜利。他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击败了由士族阶...
原创 当... 前言: 华佗被尊称为“医圣”,因其出色的医术和独特的手术方法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原创 “... 西周灭商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宗室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圣贤后裔封为诸侯王,形成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
原创 永... 公元1402年,刚刚登基的朱棣展开了对建文帝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尤其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代表的文...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