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深秋,寒气逼人,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东北抗联第二支队因缺乏补给,决定发动一场突袭。目标是位于密山县附近的一处日军仓库,传闻里,那里的物资十分丰富,包含了急需的冬季装备。出发前,支队长王效明下达了一项特别的命令:“只拿皮大衣,其他的都不拿。”
那么,王效明为何如此决定?这一突袭行动又将如何展开呢?
那年冬季,抗联第二支队经历了多次与日军的恶战,人员和物资损失惨重。为了削弱抗联的力量,日军在东北实施了“归屯并户”的政策,直接把村庄夷为平地,将百姓强制迁入集中区,抗联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深山老林成了他们的最后栖息之地。然而,随之而来的严冬,却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关键。
在营地,寒冷与饥饿早已让许多战士体力不支,冻伤、关节僵硬等现象时常发生。尽管他们的眼神依然坚毅,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衣物和食物支撑,这个冬天,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战。
正当一切陷入困境时,支队长王效明带着一张破旧的地图急匆匆走到营地。“同志们,有好消息!”王效明摊开地图,指着上面圈出的地方说道:“侦察员发现,密山县西边有三个日军仓库,里面存放着大量的物资,包括棉衣、皮大衣和其他冬季必需品。”
这一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所有疲惫的战士精神一振。然而,王效明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兴奋情绪稍显紧张:“仓库有日军把守,虽然守卫兵力不多,但我们必须万无一失。因此,这次任务必须由小队分批执行。”
这些话让所有战士都明白,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任务,但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是唯一能生还的机会。
其中一名年轻战士忍不住问道:“支队长,如果有机会,能不能全部带回来?”
“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体力。”王效明果断地回应道:“能带多少就带多少,重点是皮大衣,其他的都不取!”
皮大衣?战士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王效明耐心地解释:“皮大衣能够抵御极端严寒,比棉衣更加耐用,尤其适合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行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们的目标是活下去,而不是抢物资。”
王效明的话让所有战士心头一震,原本的疑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坚决与默契。接下来,他继续安排了具体任务:“仓库分为三处,我们分成三队分别行动。第一队前往最远的仓库,第二队去另一个,支队部和警卫营负责最后一个。任务定在三天后,晚上八点准时开始,所有小队同时行动,到时大家发出红色信号弹,合力完成突袭。”
接下来的几天,支队的骨干们没有合眼,彻夜分析地形,推演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准备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战士们检查装备,准备出发。
行动的日子终于到来,王效明一声令下,战士们背着轻便的行囊悄然出发。背包里的物资有限,因为他们预见到,带回的皮大衣重量可能会超过预想。白天,他们藏身于茂密的树林中,避开敌人可能的巡逻,夜晚则悄悄推进。
三天后的深夜八点,战士们终于抵达了预定的位置,藏匿在距仓库不远的矮树林里。透过树丛,他们可以清楚看到仓库的轮廓。那是一座被高墙和铁丝网包围的建筑,外面有昏黄的灯笼,照亮了部分区域,而仓库周围有几名日军哨兵在巡逻,偶尔发出几声低语。
李忠义,队伍中的指导员,接到指令后示意战士们准备。尽管黑夜深沉,但每个战士都能凭借默契听懂指令。这支经过无数次战斗锤炼的队伍,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我们必须悄无声息地进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李忠义低声说道,战士们纷纷点头,准备开始行动。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仓库,用绳索攀爬铁丝网,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就在其中一名战士翻越铁丝网时,哨兵突然转头望向他们,大家立刻伏身在地,屏住呼吸,直到敌人视线再次移开,才继续前进。
接下来是围墙的障碍,葛万宝和吕德才拿出木杠子,小心架设,李忠义第一个攀爬上去,但就在那一瞬间,“咔嚓”一声响,木杠子竟然断了!他险些失足,但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成功抓住了墙沿,稳住了身形,最终翻越围墙。接着,他扔下绳索,其他战士一个接一个地翻了过来。
经过一番隐蔽的摸索,他们终于找到了仓库的大门,迅速动手清除障碍,打开了仓库的大门。仓库内部堆满了棉衣、皮大衣和日常用品,看到这些战利品,战士们眼中闪烁着光芒。
李忠义低声提醒道:“记住,支队长的命令:只拿皮大衣。”战士们果断行动,迅速将皮大衣一件件捆扎好,肩扛背驮。就在这时,夜空中升起了红色信号弹,其他小队已经开始了突袭。与此同时,仓库外的日军开始急促地奔向仓库,发现了异常。
“撤退!”李忠义迅速下达命令,战士们扛着皮大衣迅速撤离。几个战士将附近的干草堆放进仓库,用火柴点燃,仓库瞬间被大火吞噬,伴随着火光,战士们朝着密林方向撤退。
就在敌人紧随其后时,支队长王效明带领队伍加速前进,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突然,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敌人已经追上来了。
“继续走,别停!”李忠义冷静指挥,大家依靠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周旋,不断后撤。
终于,敌人的追击渐渐停滞,战士们成功脱离了包围圈。第二天,队伍迅速返回,重新挖出了埋藏的皮大衣,并顺利带回了营地。
那年冬天,抗联第二支队的战士们终于穿上了厚实的皮大衣,抵挡住了东北深山中刺骨的寒冷。在漫长的雪地行军和战斗中,每一件皮大衣都见证了他们不屈的意志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他们生存与斗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