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献帝刘协,大家都知道他命运坎坷,大半辈子都在当傀儡皇帝,被各方势力摆弄。很多人以为,他最恨的人不是董卓就是曹操,毕竟这两人,一个把他扶上皇位,却肆意把持朝政;另一个更是 “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空有皇帝之名,没有皇帝之实。但其实,汉献帝最痛恨的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李傕,一个让他遭遇人生至暗时刻的 “贼人”。
先说说董卓。当年,汉灵帝去世后,少帝刘辩继位,可没安稳多久,董卓就从凉州杀了过来,他手握重兵,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直接废掉刘辩,把 9 岁的刘协推上了皇位,从此开启了刘协傀儡皇帝的生涯。董卓掌权时,确实残暴不仁,朝堂被他搅得乌烟瘴气,百姓也深受其害。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没有董卓,刘协可能当不上皇帝,而且董卓表面上对刘协这个皇帝,多少还是有点 “尊重” 的,至少在生活待遇上,没有太苛刻刘协。所以,刘协对董卓,更多的是忌惮和厌恶,还谈不上 “痛恨”。
再看曹操。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刘协迎到许都后,刘协名义上还是大汉天子,曹操虽然大权独揽,但也没有对刘协赶尽杀绝。后来,刘协不甘心当傀儡,搞出了 “衣带诏” 事件,想要除掉曹操,结果事情败露,曹操杀了董贵人等相关人员,但还是留了刘协一命。而且,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协,在一些礼仪和生活待遇上,也还维持着天子的规格。可以说,曹操对刘协,既有控制,也有一定程度的 “照顾”,刘协对曹操,更多的是无奈和不甘。
那么,李傕究竟做了什么,让刘协如此痛恨呢?这得从董卓被杀说起。公元 192 年,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设计杀死,董卓一死,他的那些旧部顿时慌了神,李傕就是其中之一。李傕原本只是董卓手下一个不太起眼的校尉,董卓死后,他和郭汜等人想解散部队,各自逃命。可谋士贾诩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说与其这样逃命,不如干脆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进攻长安,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片天地。李傕他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带着一群残兵败将,朝着长安杀了过去。
没想到,这一去,还真让他们攻下了长安。长安城里顿时乱成一团,李傕等人纵兵劫掠,百姓和官员们遭了殃,死伤不计其数,整个长安城被搞得乌烟瘴气。他们挟持了汉献帝刘协,开始肆意封官许愿,把朝廷搅得乱七八糟,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李傕这人,性格残暴,又没什么政治头脑,只知道贪图享乐,放纵自己。有一回,长安闹饥荒,百姓们饿得不行,树皮草根都快被吃光了。刘协看着实在不忍心,就下令拿出太仓里的米豆煮粥救济百姓。可没想到,李傕居然从中作梗,这些粮食根本没到百姓嘴里,很多人还是饿死了。刘协心里那个气啊,但又拿李傕没办法。
更过分的是,李傕还想让曾经毒死少帝刘辩的李儒当侍中,这简直是在刘协伤口上撒盐啊!刘协当然不答应,说李儒是罪人,不能任用。可李傕根本不管,强行让李儒当了侍中。这就好比在刘协面前,不断提醒他哥哥的悲惨遭遇,还让凶手堂而皇之地在自己身边任职,这让刘协怎么能不恨?
后来,李傕和郭汜两人因为争权夺利,闹起了内讧。李傕一怒之下,直接把汉献帝刘协劫持到了自己的军营里。这还不算完,他把宫殿城门都给放火烧了,皇帝的车马、衣服等物品也都被他抢走,放到了自己家里。在军营里,李傕给刘协提供的食物,都是些腐烂的牛骨头,这哪里是人吃的东西啊,简直就是猪食!堂堂一国之君,被逼迫到这种地步,刘协心中的屈辱和愤怒,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曹操虽然专权,但好歹还维持着表面的君臣之礼,在生活上也没让刘协太为难;董卓虽然霸道,可也没有这般羞辱刘协。李傕的种种恶行,让刘协在那几年里,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尊严被彻底践踏,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直到后来,曹操把刘协接到许都,刘协的生活才稍微安稳了一些。但李傕给他带来的伤痛,却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里。所以,当李傕后来被击败斩首后,曹操把他的首级送到许都,汉献帝刘协特意下令,将李傕的头高高挂起示众,以此来发泄他心中对李傕的强烈痛恨。
可以说,李傕才是汉献帝刘协一生中最痛恨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比董卓和曹操更过分,更让刘协感到绝望和无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汉献帝刘协本就命运多舛,而李傕的出现,无疑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噩梦。
怎么样,这样一段历史故事是不是挺让人唏嘘的?如果您觉得有意思,就请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您生活顺心,万事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