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到底是谁泄露了皇甫惟明与唐玄宗的密谈?合理推论此人就是唐玄宗
迪丽瓦拉
2025-09-19 01:31:29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同时字数变化不大。

---

历史开讲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大唐帝国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时任刑部尚书的韦坚与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因为涉嫌“规立太子”的罪名被处死,韦家子弟或被斩首,或被流放,连宰相李适之也遭贬黜。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太子李亨,为了切割关系,不得不与太子妃韦氏协议离婚。

这起事件在历史上普遍被认为是李林甫陷害太子集团的阴谋,是他的一次彻底胜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并非李林甫,而是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我们先从李林甫与太子集团中关键的三人——韦坚、皇甫惟明和李亨之间的恩怨说起。

---

韦坚:李林甫的最大威胁

韦坚家族背景显赫,他有一位姐姐嫁给了唐玄宗的弟弟薛王李隆业,还有一位妹妹就是太子李亨的妻子,给太子生育了二子二女。韦坚的妻子是姜皎的女儿,而姜皎是唐玄宗的密友,关系非比寻常。

李林甫本是姜皎的外甥,因而与韦坚有亲戚关系,二人曾相处融洽,甚至亲昵得如同家人般打打闹闹。可这段关系在天宝元年起生变。那年,韦坚担任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修建了从永丰仓通往长安的漕渠,还在广运潭举办了盛大的庆典。

当日,唐玄宗亲临望春楼观礼,广运潭聚集了二百多艘来自江南的漕运船只,船上装满稻米和各地特产,船工们穿着民族服饰唱起了当时新创作的《得宝歌》,上百名歌女随声合唱。望春楼下,韦坚与薛王妃等官员贵族向皇帝进献珍宝。此情此景,长安城中百姓从未见过,甚至皇帝也为之震惊,脸上满是喜色。唐玄宗当即赐予韦坚连串官衔,嘉奖其贡献。

韦坚为江南及关中漕运做出巨大贡献,他的声望随之攀升,成为宰相候选人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漕运不仅充实了国库,也给唐玄宗的小金库带来实惠,这个秘密自宇文融时期便已公开。韦坚此刻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皇帝的宠信。

李林甫对此心生嫉妒,他向来排斥任何有才能的政敌。韦坚不仅有实力,还与当时的左相李适之关系密切,而李适之正是李林甫的政治死敌。若韦坚拜相,李林甫的地位岌岌可危,韦坚从李林甫的亲密友人变成了必须铲除的眼中钉。

---

皇甫惟明:当面揭露李林甫

就在韦坚和李林甫暗中较劲时,河西节度使、鸿胪卿皇甫惟明却大胆在唐玄宗面前公开揭露李林甫的专权行径,甚至建议由韦坚取代李林甫的宰相职位。

皇甫惟明是位资深边将,长期驻守河西、陇右,曾两度击退吐蕃军队,攻占其战略要地洪济城,虽有攻城失利但并未遭责难,反而得唐玄宗重用兼管两镇。天宝五年他回京述职时,抓住机会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指责李林甫专权。

唐玄宗表面未表态,内心却难免对这位边将议论朝政、指责宰相感到不满。消息一经传出,李林甫便开始暗中行动。

正月十五的夜晚,长安街头人声鼎沸。皇甫惟明与韦坚“偶遇”后一同前往景龙道观闭门畅饮,这被李林甫派人暗中监视。次日,李林甫的支持者以此为由递交弹劾书,指控两人密谋拥立太子。

唐玄宗虽疑虑,但还是决定立案调查,结果弹劾成立。

但李林甫为何硬要把太子拉进这场风波?韦坚与皇甫惟明的密谈内容怎会泄露?背后隐藏的真正目的何在?

---

太子李亨:李林甫心头的大患

若李林甫心目中有个权力威胁排名,皇甫惟明只是小蚂蚁,韦坚是猛虎,而真正能毁掉他的,正是太子李亨。

李亨看似隐忍低调,却是李林甫最忌惮的人。李林甫早期寄望武惠妃之子李琩为太子,结果被李亨击碎美梦。得罪太子后,李林甫只能一步步寻找机会反击。

他曾疯狂建议废李亨立李琩为太子,哪知李琩因猴伤毁容,根本无法继承皇位,李林甫的提议显得愚蠢至极。

虽然他这次攻击韦坚和皇甫惟明时,表面看似与太子无关,但众人心知肚明,两人均为太子党的核心成员。再加上“规立太子”的指控,李亨立刻成了焦点。

唐玄宗一向对权臣与太子及其亲属往来极为警惕,曾明令禁止宗室、外戚和驸马非亲密者交往,甚至限制卜筮者进出官员家门。李林甫正是抓住皇帝敏感点,将矛头指向太子势力,达到三赢的效果。

然而,唐玄宗对韦坚的罪名却定为“干进不已”,意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升迁,而非“规立太子”,这实际上让太子免遭直接牵连。

结果韦坚被贬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贬为播川太守。韦家子弟不服,集体上书请求昭雪,唐玄宗怒不可遏,韦坚、皇甫惟明被处死,韦家多成员同遭株连,亲信罢职,李适之也被牵连下狱。

惊惶之下,李亨以感情不合为由请求与太子妃韦氏离婚,唐玄宗同意。

表面上,这仿佛是李林甫的彻底胜利,但太子之位稳固如初,皇甫惟明的节度使职位转由太子亲信王忠嗣继承,显现出皇帝在打击李亨势力的同时,也制衡了李林甫。

---

唐玄宗:两面夹击,确保皇权独大

唐玄宗对太子李亨虽有所戒备,但仅是出于皇权平衡的考虑,并未真正动摇其地位。对李林甫,他同样保持警惕,知道他嫉贤妒能,决不容许他一人独大。

在左右相制下,皇帝给了李林甫巨大权力,也暗中筑起防火墙,让太子成为牵制李林甫的屏障。换言之,皇帝要李亨和李林甫两派势力相互制衡,以确保谁都不能脱离皇权。

此次事件中,唐玄宗并不信太子真正涉案,却极度反感边将、外戚与太子走得太近。惩处韦坚与皇甫惟明,是为了削弱太子羽翼,而非伤害太子本人。

---

李林甫:疯狂而狡诈,埋下败亡的种子

李林甫聪明清楚自己的角色,他明白若完全依赖太子势力,就无法稳坐权位。他与太子的仇怨既有私人恩怨,也因服从皇权需要。

李林甫手中权力虽大,却是皇帝给予的“毒药”,吃了当下爽快,终究难逃悲惨结局。他从官场一开始就拼命攀爬,只为那份掌控感和荣耀。

但李林甫办事狡猾,自己不直接出面,所有打击韦坚、皇甫惟明的行动都是由他背后的“雇佣兵”执行。

---

韦坚:急功近利,错失战略机遇

韦坚的悲哀在于,他无法准确判断形势,没能将自己放在对的位置。如果他能做到以皇帝为依托,疏远太子,暗中保护太子,未来定会光明无限。

但他太急于同李林甫正面交锋,误把自己摆成了太子一方,断送了前程。

---

皇甫惟明:莽撞冒进,缺乏政治智慧

皇甫惟明政治头脑薄弱,常年戍边使他不谙朝堂权谋。他与太子亲近,本就敏感,偏偏又莽撞地公然挑战李林甫,最终自食其果。

---

李亨:隐忍明智,善于抓住关键

李亨表面上委屈离婚,似乎软弱无能,但政治家的情感不可过于外露。此举更像是表演,向父皇表明态度,争取安全着陆。

此时他已做太子十年,内心清楚父亲对他的真实态度,离婚是他与父皇的默契配合。

至于是谁将皇甫惟明与唐玄宗的密谈泄露给李林甫,我大胆猜测,很可能是唐玄宗本人,你觉得呢?

---

改写完毕,有没有想让我加点别的细节或调整语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1938年9月,《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太行山根据地开始筹备。虽然它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但由于当时...
原创 清... 清朝时期,果敢曾归中国管辖,直到今天,官方地图上的首都依然是北京,且使用汉语作为主要语言。随着大都市...
原创 脑... 魏延,这位三国时期的将军,直接影响了刘备的命运。他不仅凭借过人的能力立下赫赫战功,还曾在刘备危急时刻...
原创 宋... 韩信被称为国士无双,这一评价主要来自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当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时,他曾说韩信具备了夺取...
广东一地,5万人一个姓,住同一...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在广东,有陈林半天下之说,但是,像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这样的,还是少见。 溪南镇...
比佘太君早百年的战场传奇:从黄... 前言 北宋建隆二年秋夜,汴京人看见西北将星落了。 没人知道,这颗星熬死了五个朝代,吓跑过契丹皇帝,用...
原创 尚... 告御状,这在古代中国的官场上并不罕见。它通常被称为“叩阍”,是指百姓向皇帝上奏状告自己冤屈的一种方式...
原创 朝... 早在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的初期,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应对敌人的猛烈进攻,但此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在指挥权...
原创 中... 齐国名相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杰出政治家,来自颍上(今属安徽)。 管仲小时候便失去了父亲,母亲仍健...
原创 冀... 1939年,萧克被八路军总部正式任命为新成立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这虽然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部队,但他...
原创 她... 根据清朝的史料记载,雍正皇帝的历史事迹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他卓越的治国功绩以及上位后的朝政改革...
原创 梁... 梁山好汉们个个都以义字为先,但你可知道,在这108将中,竟然潜藏着一位朝廷间谍?他不仅悄悄混入了梁山...
原创 如...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经历了近十个大一统的王朝,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由朱元璋所建立的明...
解放军报再发钧声:所谓“存亡危... ——揭批高市早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 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 1931年,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海昏侯《诗经》简目录...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凭借自己从贫苦的小子一步步崛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试想一下,人生...
原创 汉... 前言 在汉末的乱世,刘表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迅速崭露头角,被誉为最强空降兵。他凭借...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勇,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英雄之一。他经过一...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老北京百姓的吃相照片,拍摄者是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照片抓拍了当时北京的百姓生活景象和...
原创 皇...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梦想成为皇帝,但真正能够成功并且留名青史的人却非常少。毕竟,想要获得天下并成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