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旦为何正值壮年时,却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李旦:吾对皇位无感
迪丽瓦拉
2025-09-19 01:32:01
0

唐睿宗李旦,是大唐帝国的第五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则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武则天。李旦的生平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两次登基,分别是在公元684年到690年,以及公元710年到712年,合计在位8年。

在公元713年7月,51岁的唐睿宗李旦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退位,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而他自己则退居百福殿,开始享受晚年的清闲生活。按理说,51岁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正是处于中年时期,充满了政治和权力的潜力。那么,为什么唐睿宗李旦在此时选择主动放弃权力,把皇位交给李隆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李旦的个性和对皇位的态度中找到了根源。李旦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心生雄心壮志,他更倾向于文人生活,喜爱读书和写作,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本来并不在继承皇位的顺序之内,而且他的两个兄长李弘和李贤接连因皇位之争遭遇了致命的劫难,这让李旦对帝王之位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阴影。

公元684年,武则天通过一道诏令废除了李显的皇位,打算将李旦扶上帝位。尽管李旦对这一决定有所抗拒,但由于性格懦弱,又无法违抗强势母亲的命令,他最终只能走上了这条帝王之路。然而,成为皇帝后的李旦并不幸福,他的生活完全被母亲武则天的控制,朝政大权被武则天一手把控,李旦几乎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他不仅无法过问朝堂事务,还失去了自由,整日活在武则天的监视下。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大臣李敬业因不满武则天临朝称制而发动了起义,虽然失败并丧命,但这一事件却引发了李氏宗族的联合反抗,许多人希望推翻武则天的统治,恢复李家人的帝位。可惜,李氏宗族的起义力量并未持续太久,迅速被武则天镇压,参与者被大肆屠杀。面对这一切,李旦感到十分恐惧,他向武则天上表请求她称帝,并求得武姓。于是,在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武则天登基之后,李旦被降为“皇嗣”,并改名为“武轮”。李旦一度以为自己终于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再担心皇位争斗。然而,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尽管李旦不再是皇帝,但他依然处于继承人的位置,这让武则天的其他亲王产生了强烈的威胁感。为了争夺权力,武氏宗亲不断地陷害李旦,甚至通过收买李旦的侍从,企图让他们诬告李旦谋反。幸运的是,朝中的一些正直官员为李旦辩护,使得他最终渡过了难关,并保住了自己的皇嗣身份。

然而,这些事件也让李旦对皇位产生了深深的抵触,他向母亲武则天表示不想再参与权力争斗。武则天则找来名臣狄仁杰商议,最终决定将李显复立为太子,而李旦则被封为相王。公元705年,李显通过神龙政变重新登基。李显重登帝位后,打算将李旦封为“太弟”,但李旦依然拒绝接受,最终李显只能将他封为“安国相王”。李旦原以为自己能够在兄长李显的治理下安度晚年,然而,事与愿违,李显的妻子韦氏为了登上皇位,暗中毒死了李显。

此后,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了韦氏母女,李隆基将李旦推上了皇位。对于再次被推上帝位,李旦依然没有任何欲望,他将大权交给了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任由他们治理国家。然而,太平公主像她的母亲武则天一样,极具权力欲望,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她曾多次劝说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企图削弱李隆基的权力。李旦夹在儿子和妹妹之间,尝试了多种方式来调解,但这两者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李旦深感无力。

公元712年,太平公主暗中雇佣术士,在宫中散布“慧星出现,陛下将有灾难,东宫可能是祸源”的谣言。李旦得知后,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妹妹的阴谋,决定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从此,李隆基成为大唐的新一任皇帝。

然而,太平公主并不甘心,她企图废除李隆基的皇帝之位,李隆基最终决定先发制人,剿灭太平公主的势力。公元713年6月,李隆基发动了军事行动,瓦解了太平公主的权力,并赐死了她。这一事件虽然给李隆基带来了权力的稳定,但对于李旦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心灵创伤。

李旦最终退居百福殿,开始了安享晚年的生活。公元716年7月13日,唐睿宗李旦在百福殿病逝,享年55岁。李隆基在其去世后为他追谥“大圣贞皇帝”,并将其葬于桥陵。

回顾李旦的一生,他两次被复立为帝,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帝王生涯。他虽然位居一国之君,却几乎从未展现出帝王应有的进取心和雄图大略,因此在大唐历史上,他始终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皇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
原创 相...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的每段内容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作润色和细节丰富,且总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改写...
原创 二...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几乎没有争议。大家普遍认同,在商朝之前,夏朝曾经存在,并...
原创 清... 1953年9月,傅玉芳因为长期剧烈咳嗽引发了心肌梗塞,最终不治而亡。临终前,她用微弱的声音对丈夫刘振...
原创 北... 燃料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无论是烹饪食物还是取暖驱寒,燃料的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在北朝时期...
原创 从... 当然可以!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描述,总字数基本保持一致: --...
原创 秦... 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绵延五千年,祖辈们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还传承了许多物质代代相传。那些令人...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孙小头“上三鸟... 一、概述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孙中山像帆船币,俗称“孙小头”或“上三鸟帆船币”,是中国近代...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和平削藩术 公元961年的盛夏之夜,汴梁皇城内一场看似平常的酒宴,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创造性的政治改革案例。宋太...
原创 刘...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语义不变,稍微增加细节描述,总字数变化不大。 --- 一、一手...
原创 史... 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宰相的下台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主动辞职,二是被免职。然而,在明朝中期,有一位...
原创 中...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描写,字数也控制在原文范围内。 --- 文|...
揭秘非洲新蓝海:博茨瓦纳12万... 在非洲大陆的旅行版图中,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长久以来吸引着全球旅行者与商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