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草地分兵时,曾有四位高级干部做出错误选择,他们后来发展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19 17:03:10
0

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师,这本应是革命历史中的一大喜事,标志着红军力量的强大结合。然而,正当大家为这一胜利欢欣鼓舞时,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却因日益膨胀的野心,做出了令人震惊的背叛行为——分兵南下。这一决策不仅影响了整个红军的未来,也深刻改变了几个革命者的一生。这其中,四位曾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的同志,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对革命事业极为有害的选择,他们选择支持张国焘南下,背离了中央的正确路线。

那么,这四位同志到底是谁?他们在党内的地位如何?他们为何会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呢?

01 分兵决策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战斗,红一方面军终于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地区会师。这时,红一军的士兵们身着破烂、满身疲惫,战斗过后疲态尽显。而红四方面军则相对士气高昂,兵员充足,装备完好,根本没有把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放在眼里。张国焘的野心逐渐膨胀,他对党中央提出过分要求,甚至在意识到中央红军处于不利地位时,选择冒险分兵南下,毫不顾及后果,完全背离了革命路线。

在这一关键时刻,一些革命信念不够坚定的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纷纷支持张国焘的决定,走上了军阀主义的道路。令人震惊的是,党内几位资历深厚、影响力巨大的高级干部,在会议上公开表示支持张国焘的南下计划。

02 何长工:一个遗憾的背叛者

在这四人当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何长工。何长工曾与毛主席有着深厚的关系,早年参与了秋收起义,并曾在井冈山时期充当过毛泽东与朱德之间的联络员,极大地促进了两位伟人的会师。他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因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几乎可视为毛泽东的嫡系。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曾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却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作出了投靠张国焘的错误选择。

何长工在回忆录中自我剖析时表示,自己当时的选择完全是主观上的错误。分配到左路军后,他逐渐陷入了张国焘的死胡同。尽管他在其中经历了种种斗争和矛盾,最终仍然没有摆脱机会主义的误区。或许在那时,他认为中央红军的处境太过艰难,失去了翻盘的机会,所以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张国焘失败后,何长工离开了部队,转而从事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重工业部副部长。虽然他曾犯过错,但他也深刻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并为此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03 罗炳辉、邵式平、李卓然:背离道路的老同志

罗炳辉,1929年加入红军,是一位军事才能出众的将领。然而,尽管他在革命过程中表现优异,甚至曾参与过许多重要战役,他在关键时刻却选择支持张国焘的南下决定。更令人震惊的是,罗炳辉的选择几乎导致了彭绍辉的死。在红一、四混编后,彭绍辉担任了左路军30军的参谋长。在草地分兵后,彭绍辉收到叶剑英的电报,告知他红一、四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并要求他带领原红一方面军人员迅速北上返回中央。然而,在行动过程中,他们却被红四方面军的陈昌浩扣押,彭绍辉写给朱德的信也被罗炳辉截获,并转交给了张国焘,导致张国焘非常愤怒,差点拔枪杀掉彭绍辉。所幸,经过朱德的调解,彭绍辉才得以保命。尽管如此,毛主席对罗炳辉仍表现出了宽容,给予了他重新信任,并在抗日战争期间让他主持工作,担任山东军区副司令。但罗炳辉的健康状况不佳,最终因病于1946年去世。

邵式平和李卓然是两位党的早期革命者,他们的资历深厚,曾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邵式平与方志敏共同创建了闽浙赣根据地,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而李卓然,则是毛泽东的亲密朋友之一,他曾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主席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并在毛主席被解除职务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探望。然而,即使他们曾为革命做出如此多贡献,最终也未能逃脱历史的错误选择。

三大主力会师后,邵式平离开军队,转而从事教育工作,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黑吉辽军区副政委。建国后,邵式平被任命为江西省主席。李卓然则在红四方面军遭遇重大挫折后,曾在新疆呆过一段时间,随后随部队返回中央。新中国成立后,李卓然一直在宣传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历史的教训

历史总是如此复杂与残酷,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动因。今天的我们是否能从中抽丝剥茧,探寻出一些真相呢?正如何长工在回忆录中所说的那样,主观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他曾参与秋收起义,身为毛泽东的亲信,却最终背离了革命的方向。或许是长期积压的矛盾,或许是对中央路线的不满,抑或是出于个人私心,他做出了有悖于全党利益的错误选择。无论原因如何,毛主席和党中央在事后对这些错误选择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展现了伟人以大局为重的胸怀与宽广的胸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1935年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三万余人,凭借仅有的6只简陋木船,在临时成立的渡河司令部的指挥下,...
碧海金沙见证历史时刻! 碧海金沙见证历史时刻——为期四天的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7月5日在烟台圆满落幕。作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
原创 1... 1928年,蒋介石经过短暂的政治挫折后强势回归,然而此时的他已不再是昔日的蒋中正。与他之前的低谷不同...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汲取团结奋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数观众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回到那慷慨...
原创 唐... 唐顺之:明代的全才传奇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成就脱颖而出,成为...
原创 他... 1950年6月,国民党高层的风云人物之一,曾任“陆军二级上将”和“前浙江省主席”的陈仪,被台湾“国民...
原创 大... 大明帝王的胡须历史可是充满了趣味的变化呢!从老朱家的历代皇帝画像来看,最初几任皇帝,尤其是从朱棣开始...
原创 他... 在解放战争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区寿年、郭勋祺与吴绍周三位国民党将领的经历令人关注。他们曾先后被解放...
原创 孙... 建安十二年,刘备决定果断出手,毕竟自从他参与起义,至今没有过过一天真正安稳的日子。四处依附他人的生活...
原创 这... 江西奉化乡自古便是一个居住着众多村民的地方。这里的居民有着不同的姓氏,而每个姓氏的起源、发展、迁徙和...
原创 狼... 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上一篇名为《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多年后...
原创 秦... 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沙丘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在赵高和左丞相李斯的策划下顺利登上了帝位,成为了秦朝的第二...
原创 希... 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增加了细节描述,保持了原文的语义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 --- 帝国崛起与衰落的...
原创 1... 1955年,一份叛徒名单被火急火燎地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前,对于这些叛徒的处决,还需要毛主席看过之后...
原创 刘... 夷陵之战:蜀汉与东吴的战略博弈及其影响 在三国历史的进程中,夷陵之战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蜀汉与东吴之间的...
原创 古... 古代宫廷中的妃子洗澡时,太监们常常围绕在身边,理论上这应该是让他们感到荣幸的事情——毕竟能够侍奉这些...
原创 日... 二战期间,日本不仅侵略了中国,还向东南亚多个国家展开了扩张。然而,尽管日军入侵了被英国占领的香港岛,...
原创 这... 这是一张令人深感怀念的照片,时间追溯到40年前,承载着无限的情感回忆。 照片中,一位女性的青春瞬间被...
原创 毛... 毛主席当政后,是坚决反对贫富两极分化的,晚年尤甚。 1950年代土改后,毛泽东观察到农村出现一些土地...
原创 幸... 在汉朝时期,养活一个相关工作人员需要8000名民众,而到了唐朝,这个比例减至3000人。明朝以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