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经济滞后的朝鲜王朝,为何走向全面禁止白银的“不归路”?
迪丽瓦拉
2025-09-19 19:03:28
0

自15世纪起,随着哥伦布的航海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世界掀起了大规模的白银开采浪潮,全球各国逐渐拥有了充足的货币储备。所谓“世界货币”,本质上指的是一种跨国界流通的货币,无论在哪个国家,它都能被广泛接受。举个例子,今天的美元正是通过美国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和全球霸权地位,成为了世界通用的货币。此外,造船业的发展也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世界各大洲逐渐紧密联系,出现了明确的分工,朝着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这一时期常被称为“白银时代”。

朝鲜王朝的建立可追溯到14世纪末,而地处朝鲜半岛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了天然的贸易中心。放眼当时,朝鲜刚好在白银时代的起始期,同时依托明朝强大的经济体量,朝鲜理应成为类似今天的亚洲“四小龙”那样,繁荣的贸易导向型经济体,民众生活富足。然而,朝鲜王朝却采取了极其严格的禁令,禁止国内流通白银,并且连王公贵族也被禁止制造或使用金银器具。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朝鲜做出了如此决策,错过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呢?

与中国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铸造流通货币不同,朝鲜半岛的货币体系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甚至可以说从未完全适应过时代的需求。朝鲜的官方货币铸造极为稀少,反而是中国的钱币在朝鲜的市场中广泛流通。即便如此,朝鲜依然以物易物为主要交换方式,这种方式在效率上远远不如货币经济。

货币经济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加速交换流通,促进市场的发育。以物易物不仅不便于携带,而且要求交易双方必须有互换的需求——比如我用羊换你的农具,双方都得有意愿。如果没有交易意愿,即使交换物品合适,交易也无法达成。而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让双方无需直接交换物品,而是通过将物品先兑换为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所需的其他物品,这大大提高了交换效率,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宋朝使臣徐兢在出使朝鲜时,曾经直接感受到这种局限性。他在所写的记载中提到,朝鲜几乎所有阶层的人都以物易物,货币使用极其稀少,只有贵重的物品如高级布匹、银块才会用作交换,而一般生活物品则用米来计量,甚至精确到几粒几粒。尽管朝鲜有过一些货币形式,比如楮币和银瓶——前者是用麻布做的货币,后者是高丽时期发行的大额货币,但由于它们的面额过大,即使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也未能在民间广泛流通。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今天使用只有100元面额的纸币而没有小额纸币,大家也许会觉得不方便,甚至不愿意使用。

历史上,高丽和李氏朝鲜都作为中国的藩国,每年必须向中国朝廷进贡。朝鲜的岁贡数目并非根据当年的经济状况来调整,而是固定不变的。贡品通常是当地特产和手工艺品,如人参、豹皮、满花席、螺钿梳函等,还必须缴纳一定量的黄金和白银。虽然对中国来说,这些贡品的价值微不足道,但对朝鲜而言却是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朝鲜不仅没有丰富的金矿和银矿,且由于其经济发展滞后,贸易也未能积累大量的财富来应对这些岁贡的要求。

特别是白银,朝鲜需要每年上缴整整一万两,而这一数目对朝鲜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早在元朝时期,朝鲜的白银进贡量还只是700两。但随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实施了更加严苛的政策,要求朝鲜缴纳更多的白银。面对如此高额的贡品要求,朝鲜无力应付,只得通过各种手段折算,例如用马匹等其他物品替代未缴的白银。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朝鲜王朝开始疯狂寻找金银矿,甚至奖励开采金银的人。即便是在粮食匮乏的饥荒年间,也照常发放奖励,甚至征收官员的金银器具。与此同时,朝鲜王朝在外交上也未曾松懈,始终将减少岁贡中的白银和黄金列为优先任务,历经数十年艰苦努力,终于在世宗十一年(1429年)实现了部分减免。

然而,虽然朝鲜成功减免了部分贡品,但这一胜利并没有给经济带来真正的长远发展。世宗大王深知,若朝鲜继续使用白银,恐怕会引发明朝恢复岁贡中的黄金与白银条款,甚至可能遭遇报复性的政策。因此,为了杜绝隐患,朝鲜王朝最终决定全面禁用白银,规定只有高级官员和王室可以使用少量黄金白银器具和装饰,而民间和低级官员一律禁止使用金银。任何私下使用白银进行交易的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

这一禁令对朝鲜经济的打击是深远的。白银禁令不仅使得朝鲜的货币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了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朝鲜本可以借助其地理位置发展海上贸易,积累大量白银以应对岁贡,但禁银令使得它无法从全球贸易中获益。与此同时,朝鲜与明朝的贸易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每次朝鲜使者进贡或处理其他事务时,都不得不通过行贿来维系与明朝的关系,而这些行贿也需要白银来支撑。

更为显著的是,日本兵库县在16世纪初发现了丰富的白银矿产,一度成为了白银输出国。当时一位日本使臣带来了8万两白银,而朝鲜政府由于禁令,竟只能眼睁睁看着如此大量的白银被带回日本。朝鲜王朝的禁银令虽然对中国和日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对朝鲜本身的经济却是致命打击,它让朝鲜的经济和国际贸易完全滞后了百年之久。

从长远来看,朝鲜王朝的做法过于短视。如果当时能够改革国内的经济制度,推广货币流通,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朝鲜本可以利用其地理优势,充当明朝和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转运中心,不仅可以积累足够的白银来应对岁贡,还能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然而,朝鲜为了面子上的“国设”而实施的禁银令,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历史教训表明,面对制度性的问题,仅仅依靠禁令和一时的表面胜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改革,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成就帝王事业的人,往往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朱元璋,作为草根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也不例外。朱元璋...
原创 修... 中国古代的厚葬风俗盛行,这种做法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活着的人应当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已...
原创 1... 1894年,朝鲜爆发了震动整个东亚的东学党起义。面对强大的起义力量,朝鲜政府已然无法控制局势,一次次...
原创 朱... 贪污500元,就要挨70板子! 贪污3万元,流放3000里! 贪赃4万元者,斩首! 贪赃6万元...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版(现已改名“一将成名”)前段时间出了新将谋曹洪,强度一般的缝合怪,本次就来说一下他...
88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七七事变”已过去88年,往昔的硝烟...
原创 文...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思想和科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伟大人物如伽利略、哥白尼以及人文主义思潮共同推动...
原创 如... 刘备一生中有两句话极为愤怒,第一句是在白门楼上。当时,吕布被曹操生擒,跪下恳求刘备:“玄德为何不为我...
原创 韩...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韩信在成名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官,担任管军粮的职务。...
原创 清... 历史回顾:太平天国运动与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咸丰元年至同治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湖南省湘阴县曾出过一位闻名遐迩的摸骨盲相大师——仇庆云。 1939年初的一天,在广西桂林...
沿着张骞足迹探寻丝路故事 陕西... 本报记者 赵茁轶 王熙 “这是一个讲了2100多年的故事。公元前2世纪,汉朝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前往...
原创 滕... 1955年,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关于军队授衔的事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衔授予,象征着...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杨家将与呼家将的故事作为英雄传奇代代流传,尤其以评书形式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
原创 曹...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公元226年6月29日),魏文帝曹丕去世。曹丕的弟弟,雍丘王曹植得知此消息后,终...
原创 家... 在河南省信阳市的静谧街巷间,汤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宝物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拾分镍币...
原创 汉... 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享有56年长达54年的治国盛世,他的帝国疆域扩展近乎翻倍。...
原创 尼... 尼科林商会:中世纪欧洲贸易巨头的兴衰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尼科林商会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具影响...
原创 美...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历史教育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因为历史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过去,也帮助...
原创 商... 《封神演义》是一部奇妙的小说,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神话传说,描绘了武王伐纣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