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修秦始皇陵的工匠都被杀了,司马迁为何知晓内部结构?原来是这样
迪丽瓦拉
2025-09-19 23:06:01
0

中国古代的厚葬风俗盛行,这种做法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活着的人应当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已经去世的人,子孙后代为了确保先人死后也能享有生前的待遇,往往竭尽所能将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随葬。这个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现代人已经不再将贵重物品放入坟墓,而是选择用常用品陪葬,但古代的墓葬则极其奢华,尤其是帝王的陵墓,往往豪华至极。甚至有些帝王在刚继位时便开始为自己的死亡做好准备,而秦始皇嬴政便是其中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秦始皇刚继位时,便在郦山开始修建自己陵墓的壮丽景象。秦始皇动用了超过七十万名劳工,力图打造一个极尽奢华的陵墓,而其中的陪葬品更是搜刮了民间的各种珍奇异宝。这种举动为后代的帝王们开创了奢华修建陵墓的先例,可以说,秦始皇在豪华墓葬建设上的投入,不仅堪称奢侈,也是古代墓葬文化的一个标志。

正因如此,古代的厚葬风俗为现代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依据。许多陪葬品,几乎都能讲述那些历史的故事和过往的荣耀。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开始盯上了这些墓葬,图谋通过盗墓走向人生的巅峰。如今,虽然盗墓不再如以前那般盛行,但盗墓依旧是一项需要极高技术和谨慎的“工作”。毕竟有些陵墓内部机关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丧命,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写的秦始皇陵一样: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因此,熟悉陵墓结构是盗墓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即便熟知墓葬构造,盗墓的风险依旧不可小觑。有时,即便对墓葬的结构了如指掌,盗墓的风险依然如影随形。尽管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详细描述过秦始皇陵的结构,但至今没人敢轻易挖掘。既然如此,便会让人疑惑:参与修建陵墓的工匠被秘密处死,那司马迁为何会如此详细地知晓陵墓的构造?

从历史记载来看,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堪称最为详细。他曾写道: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陵自地表深挖至水源处,然后用铜封住水流,最终将棺椁放入其中,墓葬的构造仿照了咸阳,内里埋藏着秦始皇生前所珍藏的奇珍异宝。如此奢华的陪葬品,必定吸引了无数人的贪婪目光,为了保护陵墓的安全,工匠们还设计了许多机关。司马迁提到: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这些精密的机关能够在被触发的瞬间,自动发射弩箭,直接射向入侵者。除此之外,司马迁还记录了更多关于秦始皇陵内部的细节: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描述表明,秦始皇陵的内部利用水银模拟了江河海洋的水流,并通过巧妙的机械装置进行水流循环。同时,利用人鱼脂肪制作的蜡烛在其中点燃,能够长时间不熄灭。为确保陵墓的秘密不外泄,那些参与修建陵墓的工匠,绝大部分在陵墓建成后被秘密埋葬,以确保其中的结构不外传: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尽管如此,司马迁的记载却引发了一个疑问:既然参与修建陵墓的工匠都被处决,那么司马迁又是如何了解其中的构造呢?难道他曾进入过秦始皇陵吗?显然不可能,毕竟自秦始皇陵建成后,几乎没有人敢进入过其中,司马迁作为一位文人,显然不具备进入陵墓的条件。那么,为什么他能够如此准确地描述陵墓的内部呢?

有几个可能的解释。首先,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距离秦始皇的统治并不遥远,他很可能通过秦朝遗留下来的史料或是当地人的口述,知晓了陵墓的构造。其次,秦始皇陵的修建历时四十多年,在此期间,参与工程的工匠不断更换,最终被殉葬的工匠只是最后一批,早期的工匠更有可能知晓陵墓的内部结构。再者,秦始皇陵在建造之前,必定有过详细的设计图纸,而西汉初年,萧何曾下令严密保护秦始皇时期的档案,这其中或许就包括了陵墓的设计图。作为史官,司马迁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资料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司马迁并未亲自进入过秦始皇陵,但他在编纂《史记》时,可能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走访了许多曾经更换下来的工匠。因此,司马迁所描述的秦始皇陵并非完全凭空想象。事实上,现代对秦始皇陵的勘测也证实了他部分记载的准确性。例如,陵墓中的水银含量确实非常高,与司马迁所提到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符。至于他的其他描述是否完全准确,我们仍需等待未来的考古工作进一步揭示。

尽管如此,关于秦始皇陵的完整发掘与保护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我们无法预知何时能够揭开这座古代奇迹的面纱。或许,未来的某一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保护措施的完善,我们能真正了解秦始皇陵的神秘面貌,但在此之前,保持陵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依然是最为妥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史记》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八... 三国时期归晋,历史迎来了统一,但这次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一,司马家族的崛起是在曹魏政...
原创 中... 这座矗立在旅顺口区的白玉山塔,表面看去只是一个高耸的石质建筑,可它背后的故事却牵扯着百年侵略史和国家...
原创 嘉... 前言 在那个一切都依赖人力的年代,如何才能修建一座宏伟的关隘工程呢?嘉峪关长城便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
原创 火... 标题:从土葬到火葬:中国历史上死亡方式的演变与现代观念的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死亡的态...
原创 史... 你以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是秦朝或汉朝吗?或者是繁荣的唐朝?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它在文治上超越了汉朝...
原创 中... 话说中国现在啥都造得出来,航母下水,高铁到处跑,火箭上天,就连芯片也在追赶,可偏偏消防车这玩意儿,还...
原创 倘... 前言 韩信是楚汉争霸中,刘邦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堪称刘邦手中的重要棋子。在刘邦从韩信手中收回所有精锐...
原创 大... 要问秦国历史上第一功臣是谁,有人会提到当年的百里奚,认为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若不是他的帮助,秦国未...
原创 刘... 刘备,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与曹操、孙权并立的三大英雄之一,凭借其过人的英雄气概吸引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而刘...
原创 朱... 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中,只有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最为相似。他们都出身底层,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征战统一天下...
原创 明...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突然决定将已经退休多年的韩国公李善长从家中抓出来并杀掉。李善长被处死时,罪名...
原创 梁... 综述 提到梁山108好汉,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那种忠肝义胆、行侠仗义的形象。在小说设定的那个贫困...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
原创 杀... 三国时期,提到孙权的猛将,吕蒙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不仅成功夺取了荆州,还打败了关羽,成为东吴的风云...
原创 为... 今天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捕快。通过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家对捕快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也可能会把他们和今天...
原创 结...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他是湘军的创立者,成功打败了太平军,帮助大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命运。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