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冲绳县议员代表团在东京正式向日本防卫省、内阁府以及外务省递交了该县议会通过的和平外交意见决议书。针对冲绳县的这一表态,我国表达了深切的共鸣,表示我们理解冲绳人民心中的不安与痛楚。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锡金,从锡金到琉球,我国的战略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我国综合国力的飞速提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琉球和锡金这两个地区的故事。
首先,来谈谈锡金。如今,锡金已经成为印度的一部分,但过去它是独立的锡金王国。锡金王国和琉球王国曾经同属清朝的藩属国,都是清朝宗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锡金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一个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小国。锡金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从文化、服饰、建筑等方面与我国西藏地区极为相似。翻看锡金王国时期的老照片,不难发现它与西藏地区有着许多共同的传统和风貌。
众所周知,自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陆续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清朝屡战失利,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英国在控制印度后,继续向北扩张势力,清朝已无力维护其庞大的藩属体系,多个藩属国陆续沦陷。锡金便成为英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逐渐与英属印度紧密绑定。
两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了沉重打击,战后英国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各殖民地纷纷争取独立。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脱离英国统治。印度自视为南亚的继承者,继承了英国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其中自然包括锡金。1950年12月5日,印度迫使锡金签署《印度锡金和平条约》,确立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
从此,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邮政、银行等多个领域基本被印度全面掌控。1975年4月,印度正式吞并锡金。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内,锡金曾在短短22天内向我国发出149封求救信函。然而,彼时我国综合国力有限,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根本无力提供实际支援。
印度背后还获得了苏联的支持。上世纪60年代末,苏联在远东地区部署了超过50个坦克师、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兵力总数达到118万,形成对我国的强大军事压力。作为应对,我国加强了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战备力量,提出了“七亿人民,万里江山万里营”的号召。
尽管如此,我国的主要兵力集中在北方,再加上运输和后勤的限制,实在难以向锡金提供有效援助。对此,我国一直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吞并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印度吞并锡金后,在地理位置上获得了更大主动权,特别是强化了对西里古里走廊的控制,提升了该地区的安全态势。
直到2005年前,我国出版的亚洲地图上仍标注有锡金王国,而教科书中陆地邻国数量也保持为15个。直到2005年,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正式调整地图,将锡金剔除,陆地邻国数量减少至14个。印度当年吞并锡金时,我国实力有限,难以干预,但如今,面对冲绳问题,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局面。
冲绳县的前身是历史悠久的琉球王国,自古以来,琉球是中原王朝三大藩属国之一。1872年,趁清朝内忧外患之时,日本废除了琉球王国的国号,设立了“琉球藩”。随后,1875年7月,日本强迫琉球停止向清朝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进一步废藩置县,将琉球王国强行并入日本,成立了冲绳县,琉球王国由此覆灭。
清朝的历史文献中,对琉球国有明确记载,如“琉球国,奉朝请与内臣同。一解万邦虎拜咸修贡,干羽何须用。东风入律吹,干吕青云涌。海安澜,更上献河清颂。”可见琉球与中原王朝的宗藩关系密切。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吞并琉球建立冲绳县,完全缺乏合法依据。二战期间,盟国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1945年,波茨坦会议结束后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主权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其他盟国决定的小岛屿范围内。”
1972年,美国将琉球群岛托管权交还给日本,但从法律角度讲,琉球群岛并不真正属于日本。琉球群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位于东北亚与东南亚之间的关键贸易枢纽,堪称日本的战略咽喉。正因其重要性,美国在琉球部署了超过两万名军队,建立了众多军事基地,目的在于遏制我国发展。琉球群岛之间的宫古海峡、大隅海峡等通道,是解放军海军舰艇进出太平洋的重要关隘。
目前,冲绳县总人口超过120万,其中约110万为日本本土居民,约10万为琉球原住民。琉球群岛南北长度超过1000公里,由60多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和400多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4645平方公里。
二战期间,冲绳遭受惨重打击,被当时日本政府视为弃子和炮灰。1945年爆发的冲绳战役中,当地高达四分之一的居民丧生,使冲绳成为太平洋战场上最血腥惨烈的战役之一。这段噩梦般的历史经历,随着美军基地的长期存在,依旧深深烙印在冲绳人民的心头,难以释怀。
琉球王国历史上素有“万国津梁”之称,意指“沟通世界的桥梁”。近年来,冲绳地区的多个社会团体不断推动将冲绳恢复为“琉球”名称,甚至谋求独立。一旦琉球建国,或是加入我国成为特别行政区,将对我国和日本的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日本而言,琉球的独立或变更将彻底破坏其精心构筑的防御链,令其对我国东海及台湾岛的监视和控制能力大幅削弱,无论是海军行动还是商贸航运都会面临巨大限制。与此同时,若我国掌控琉球群岛,将直接打破美国第一岛链的战略布局,使解放军海军主力舰艇,甚至航母编队能自由进出太平洋水域,对宝岛东北方向形成战略包围。
近期,我国坚定表态:一旦收回失地,决不会再失去,且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及《波茨坦公告》的权威。这体现了我国维护国际法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从当年的锡金到今日的琉球,我国的战略布局经历了深刻而巨大转变。这背后,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和自信的增强。我国在全球战略的规划上,愈发前瞻且稳健。
关于我国战略布局及相关国际博弈的故事远不止于此,未来我会在更多文章中与大家细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