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松江被称为大运河“漕粮之源”?
迪丽瓦拉
2025-09-20 00:32:17
0

作为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人造水利工程之一。“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澎湃新闻获悉,7月4日,“大运河文化·江南漕运大展”在上海松江云间会堂美术馆云间第一展厅开幕。展览立足松江,集历史梳理、实物陈列、非遗互动、沉浸体验于一体。

展览现场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规模最宏大的人工水利工程,贯通五大水系,横跨八省市,历经2500余年,不仅重塑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格局,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精神。它既是工程奇迹,更是流动的文化史诗。

展览聚焦“江南是大运河永远的一端”这一核心命题,通过梳理江南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与江南漕运的关系,接续出“八府一州 江南繁绘”,梳理大运河江南段的历史、漕运演变与文化图景。展览继而立足松江,以“仓城非遗特展”讲述松江作为“漕粮之源”的历史和当下。

展览现场

“江南运河贯千里,清波一脉通古今。”运河带来了江南的千载繁华,见证着城市的兴替更迭。作为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江南运河”初凿于六朝时期,历代常有疏浚,是中国大运河中运输最繁忙的河段。它北起江苏镇江,经太湖东岸的常州、无锡、苏州,南至浙江杭州。往北则可通过长江内外沟通、并越江北上,往东则通过浙东运河到达宁波。中间则通过吴淞江、太浦河连接上海。在六朝时,又通过破岗渎连通到首都建业(建康)。

展览现场

自中国大运河开凿以来,江南的物产因国家的需要源源不断地运往首都,从而产生了不同时代不同的漕运制度。至明清,漕运体系发展至巅峰,拥有漕仓、漕船、漕军、漕夫等庞大系统,构成了国家财政、军需、民生供应的重要保障机制,也形成了繁荣的运河经济带。

展览现场

展览以文字、史料、古代绘画文献等形式讲述中国大运河和漕运。其中一组绘画以多样的视角描绘了运河沿岸的自然景致与人文风貌。无论是城市格局的细腻描摹,还是帝王行旅的恢宏场景,抑或江南市井的烟火气息,这些图像共同构成了古人对大运河的集体视觉记忆。图中塔寺林立、桥梁横卧、山水相依,市井繁华与政务图景交相辉映,不仅体现了绘者的精湛笔法,也凝聚了时代对于漕运治理、区域繁荣与南北交流的认知想象。

窗外的松江电视塔(被称为松江的“东方明珠”)与展览运河主题对照

在明清漕运体系中,江南是漕粮的主要产区。松江作为“江南熟、天下足”的核心腹地,被誉为“漕粮之源”。其中,松江仓城是不可忽视的地理节点,是一座依水而生、因运而兴的江南漕镇,更是江南漕运制度的缩影。

展览现场

松江仓城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至明清之际,迎来鼎盛。“苏松税赋半天下”,清中期,松江府年征漕粮逾四十一万石,其中半数以上汇聚于此。开仓之日,官员祈福、戏班献艺,河畔桅杆林立,漕帮船队浩荡启程,仓城成为南粮北调的壮阔起点,也汇聚了市井繁荣与制度化运作的双重气象。

展览现场

漕运不仅输送物资,更孕育出江南独有的生活技艺与精神形态。其中,“松江布”凝结了江南纺织技艺的精髓。展览以“松江布与十二时辰”为线索,呈现从卯时纺纱、巳时织布、未时染整,到酉时市集交易、亥时农家浆洗的工艺节奏,宛如一幅纺织与时间交织的日常图谱,令人触摸到江南纺织文明的柔软与坚韧。同样流传百年的“松江大米”,作为明清贡品,不仅是漕粮的代表,也体现了江南水土之丰与农耕文明之盛。

此外,源自松江仓桥的“庄泾船拳”,将水上防卫与武术传统合为一体。明清漕运鼎盛时曾是船夫防御匪患的实用技艺。如今,它以陆上套路和传统器械的方式延续传承,是水运文明在身体与精神层面的独特遗产。

展览还展出一批松江仓城地区纸质文书。这些由民间自发保存、流散、再度收集的地契、房契,如时光棱镜,映照出漕运繁华时代里市河两岸的商贸活力与社会变迁。墨迹斑驳处,仍能触及一座古城的肌理。

展览现场,展出的松江仓城地区纸质文书(部分)。

虽然随着上海开埠与漕运制度的变革,仓城风华渐隐,但未磨灭其积淀的文化记忆。进入21世纪,仓城迎来新生。自2005年被规划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以来,松江永丰街道启动整体保护工程,既修缮遗址、安置居民,也引入文旅项目与文化展示,唤醒沉睡的历史肌理。如今,大仓桥、杜氏雕花楼、云间第一桥等,仍隐含着古代漕运的记忆,成为当代城市肌理中一段鲜活的文化遗产。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永丰街道办事处主办。展览期间,还将邀请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开设大运河文化主题讲座,并举办非遗互动体验等活动。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5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八... 三国时期归晋,历史迎来了统一,但这次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一,司马家族的崛起是在曹魏政...
原创 中... 这座矗立在旅顺口区的白玉山塔,表面看去只是一个高耸的石质建筑,可它背后的故事却牵扯着百年侵略史和国家...
原创 嘉... 前言 在那个一切都依赖人力的年代,如何才能修建一座宏伟的关隘工程呢?嘉峪关长城便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
原创 火... 标题:从土葬到火葬:中国历史上死亡方式的演变与现代观念的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死亡的态...
原创 史... 你以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是秦朝或汉朝吗?或者是繁荣的唐朝?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它在文治上超越了汉朝...
原创 中... 话说中国现在啥都造得出来,航母下水,高铁到处跑,火箭上天,就连芯片也在追赶,可偏偏消防车这玩意儿,还...
原创 倘... 前言 韩信是楚汉争霸中,刘邦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堪称刘邦手中的重要棋子。在刘邦从韩信手中收回所有精锐...
原创 大... 要问秦国历史上第一功臣是谁,有人会提到当年的百里奚,认为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若不是他的帮助,秦国未...
原创 刘... 刘备,作为汉末三国时期与曹操、孙权并立的三大英雄之一,凭借其过人的英雄气概吸引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而刘...
原创 朱... 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中,只有朱元璋和刘邦的经历最为相似。他们都出身底层,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征战统一天下...
原创 明...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突然决定将已经退休多年的韩国公李善长从家中抓出来并杀掉。李善长被处死时,罪名...
原创 梁... 综述 提到梁山108好汉,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那种忠肝义胆、行侠仗义的形象。在小说设定的那个贫困...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
原创 杀... 三国时期,提到孙权的猛将,吕蒙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不仅成功夺取了荆州,还打败了关羽,成为东吴的风云...
原创 为... 今天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捕快。通过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家对捕快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也可能会把他们和今天...
原创 结...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他是湘军的创立者,成功打败了太平军,帮助大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命运。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