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野参谋长被授予中将,老战友打抱不平:他们算错了,你得找彭总
迪丽瓦拉
2025-09-20 11:05:17
0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紫光阁西侧的国务院礼堂,气氛热烈非凡。那一天,革命老兵们齐聚一堂,迎来了新中国首次的军衔授予仪式。曾经在战火中历尽生死的革命者们,看到战友们肩上的闪亮金星,脸上露出了自豪而满足的笑容。

其中,曾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当时的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的阎揆要,令在场的老战友们感到一阵惊愕。没想到,他肩上赫然扛着两颗金星。一些第一野战军的老战友立刻走上前,满怀疑惑地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阎揆要微微一笑,轻轻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多问。过了一会儿,大家才得知,阎揆要的入党时间被误记为1938年。根据当时的干部管理规定,入党时间从1938年算起,因此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此事在老战友中引发了讨论,大家纷纷认为,阎揆要应该得到更高的军衔。有些人甚至愤愤不平地表示:“彭总最了解你,肯定是档案弄错了,赶紧找彭总聊聊吧。”

那阎揆要真的去找彭德怀说这件事了吗?

实际上,1955年的授衔主要依据的是个人资历、代表性贡献及职位等综合因素。我们来看一下当年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授衔情况。1949年,解放战争的尾声迫近,中央军委对各部队进行了整编,将其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兵团。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成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变为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成为第四野战军,华北兵团则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分别是阎揆要、李达、张震和萧克。而1955年授衔时,阎揆要和张震分别获得了中将军衔,而李达与萧克则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以此来看,阎揆要的中将衔也算是合情合理,但如果从他个人的资历角度出发,阎揆要本应得到更高的军衔。

阎揆要,陕西佳县人,1904年出生。从小受家庭影响,他读过私塾和小学。在陕西有一所享有盛名的学校——榆林中学,阎揆要曾在这里求学,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榆林中学的校长杜斌丞是爱国人士,五四运动后,杜校长在学校注重思想教育,提倡爱国和进步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氛围下,阎揆要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树立了为国家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阎揆要在榆林中学的学习中,深受启发,常常在图书馆里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杂志,这些思想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中学毕业后,阎揆要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虽有救国之志,却不知如何起步。这时,广州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的建议下,决定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阎揆要得知后,决定不顾家人的反对,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途,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阎揆要选择了黄埔军校,而非孙中山设立的广东大学,这一决策改变了他的一生。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许多后来的风云人物都曾在这里学习。阎揆要顺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其第一期学员之一,校内同学中既有陈赓、许继慎等我党将领,也有国民党的杜聿明、胡宗南等人。阎揆要性格低调,不喜欢张扬,因此,他的名字未必像其他同学一样家喻户晓,但他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却深得战友们的尊敬。

黄埔军校结束后,阎揆要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担任骑兵团营长,并驻扎在陕西。正是这段经历,阎揆要做出了决定性的人生选择。

1926年,阎揆要坚定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浪潮中。第二年,阎揆要参与了西北地区的“清涧起义”,并在起义失败后与谢子长等人组织了游击队,最终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并担任参谋长。这个支队,是党在西北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力量,阎揆要的资历和经验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不久后,阎揆要被安排到杨虎城部,执行兵运工作。他在这一岗位上成绩斐然,得到了杨虎城的极高信任,并迅速晋升为团长。在此期间,他成功地发展了大量的共产党员,并为党组织秘密工作,得到周恩来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爆发后,阎揆要带领杨虎城部队积极投入到抗日战场。1938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阎揆要脱离国民党部队,回到八路军,成为八路军总部的第一科科长。他的隐蔽战线工作鲜为人知,只有少数高级领导知道阎揆要的贡献。1955年授衔时,负责评衔的部门根据他在1938年正式回到八路军开始计算党龄,因此给予他中将军衔。但这也意味着,阎揆要早期为党工作12年的经历被忽略了。

因此,许多老战友才会觉得授予阎揆要中将军衔太低。若按他完整的资历计算,他完全有资格获得上将军衔。

然而,阎揆要对于这些荣誉并不看重。他深知自己能在战火中生还,已经是幸运,对比那些为了革命献身的战友,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

阎揆要谦虚低调,始终如一的革命精神使得他在党内外赢得了尊敬。他曾说:“我能活到今天,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才是英雄。”

1955年,阎揆要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尽管有些老战友感到不平,但他并没有因此去找彭德怀。最终,经过对其党龄的重新审核,阎揆要的党龄被更正为1926年入党,随之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然而,他依然拒绝接受上将军衔,最终只领取了三级八一勋章。

建国后,阎揆要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如军委情报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虽然他的职位并不显赫,但他始终在幕后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与彭德怀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尽管阎揆要和彭德怀在建国后并不常有互动,但他始终在关心着彭德怀。1959年庐山会议后,当有人指责彭德怀不会打仗时,阎揆要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力挺彭德怀。这一事件导致他被免职,但阎揆要对此毫不后悔。

最终,阎揆要在军事科学院担任秘书长一职,直到1982年退休。1993年,在杨虎城将军百年诞辰时,阎揆要受邀参加纪念活动,不幸摔伤,引发并发症,并在一年后去世,享年90岁。

阎揆要将军的高风亮节和他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永远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不要三星要两星”佳话,将永载史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三国逐渐形成。在这段乱世中,英雄辈出,三国的故事吸引了无数后人,成为大家津津乐道...
原创 中... 第一位独孤皇后,是隋朝的第一任皇后。她性格低调谦和,在外保持谦逊,但在内政上,她一直是杨坚的重要支持...
原创 炎... 炎黄子孙这个称呼源于上古传说,指代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这些部落在约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活动,奠定了华...
原创 吕...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关键的转折点,而对蜀汉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关羽失守荆州。荆州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
原创 马... 马超和关羽到底谁更厉害?根据正史的记载,二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你是否也好奇他们之...
原创 渡... 1949年春天,渡江战役前,我军派侦察员了解敌军布防情况。 阴差阳错之下,一个侦察员误入牛棚,他刚打...
原创 清... 晚清王朝的腐败与昏庸,注定了它的灭亡。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后,他的家族成员是如何被处置的呢?这个...
原创 被... 马隆 据说姓马的人多有勇名,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也姓马,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说过他。 公元251年...
原创 山... 作为山东省的一把手,袁世凯有点头大,都快成袁大头了。 他是1899年12月调任山东巡抚,谁知1899...
原创 清... 一组1902年上海街景老照片,原为黑白照。这是上色的。图一的照片能看出上年岁男人的衣着很特别,颇具江...
原创 忽... 蒙古的立储制度一直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元朝的历任皇帝继位都需要经历一番波折,元成宗铁穆耳也...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大家通过《三国演义》对他应该有所了解。在小说中,每次曹操打完仗...
原创 武...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确实杀了不少反对她掌权的大臣,尤其是那些反对她垂帘听政和当上皇帝的官员。然而,...
原创 武... 乌克兰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欧洲也开始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这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表达的意思。 与过...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统治过许多藩属国,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与中国保...
原创 清...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距今已过去超过一百年。尽管如此,这个王朝作为一个少数民...
原创 生... 当日军的铁蹄踏上中国的大地时,有两类人很快脱离了普通民众的行列。第一类是抗日军人,他们无法忍受日军的...
原创 与... 1966年,国学大师钱穆在被提名为台湾“中研院”院士时曾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