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中,政权几乎完全由男性把持,而令人遗憾的是,偶尔崛起的女性统治者往往被恶意渲染和贬低。历史上,如吕雉、武则天及慈禧太后,都曾遭遇诽谤,同样,朝鲜的明成皇后和英国的玛丽女王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污名的冲击。
对于观看过电视剧《明成皇后》的人来说,闵妃这一角色并不陌生。其实,她是一位颇具才干的女政治家,尽管生活在一个男权至上的封建宫廷,闵妃难以避免地遭遇了恶名。她当年入宫是以朝鲜藩国王妃的身份,而当时的国王李熙(即高宗)则由大院君代为管理政务。出于巩固权力的考虑,大院君希望未来的王妃外戚势力薄弱,且能顺从于自己,从而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会动摇。
不过,闵妃入宫后,高宗对她的宠爱并不及对尚宫李氏的厚待。虽然心中有不满,闵妃却没有因此放弃自己,而是在空闲时间内深入研究了大量的儒家经典,甚至派人前往北京采购相关书籍。这段广泛的阅读经历,使她的见识得到了提升,逐渐让她意识到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
那时的朝鲜,权力完全被大院君操控,他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令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普遍感到愤懑不平。更令人痛心的是,闵妃的儿子因吃了大院君赐予的山参不幸夭折。这些种种因素使得闵妃决心要推翻大院君的权力。于是,她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崔益铉的手段,成功迫使大院君辞去职务,最终她也因此成为了朝鲜未来二十年的实际执政者。
同样受到污名的是玛丽女王,她在历史上被称为“血腥玛丽”,这名号源于她在位期间对新教徒的残酷屠杀。玛丽是亨利八世与王妃凯瑟琳的女儿,但因亨利八世对凯瑟琳的厌恶,两人离婚后,玛丽的社会地位骤降,从公主沦为私生女。后来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出生,因缺乏教母的关系,才将玛丽请回宫中。然而,爱德华继位后并未履行将王位传给玛丽的诺言,而是选择了信仰相同的其他人上位。被迫害的玛丽随后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在国内推广天主教,严厉压制新教徒。
尽管玛丽女王因杀了不少新教徒(超过300人)而被称为“血腥玛丽”,但实际上,从处决人数来看,她所做的还远不及她的兄弟爱德华,他的手下竟有五千多人丧命。而亨利八世的血腥记录更是高达七万。与此同时,同代人对玛丽女王的贬低也不遗余力,直言她不配以女性名字被称道。后世的许多评论也常常忽视玛丽在其位期间所实现的税制改革,造成商人受益的成就。
在古代,许多女政治家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之下,常常遭遇污名化。尽管她们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成就,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她们却因女性的身份而被污蔑为“淫乱”或“红颜祸水”。今日回首,面对这些歧视与偏见,我们应当为那些杰出的女性拨冗正名,停止对她们的不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