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西巡西安,第二次召见前朝遗民李颙,见与不见,是双方的两难
迪丽瓦拉
2024-11-09 20:41:03
0

原标题:康熙西巡西安,第二次召见前朝遗民李颙,见与不见,是双方的两难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冬十月,康熙帝西巡,途经潼关、临潼,抵达长安。稍事休息后,他下旨召见一位七十多岁的“童书生”。李勇[yng],李勇是谁?为什么清朝皇帝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到关中来召见这个“前朝遗民”呢?

要知道,这已经是康熙帝第二次召见李邕了。早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幼帝玄烨攻陷鳌拜后正式执掌朝政。这一年,正值讨伐三诸侯战争的紧要关头。他想利用“博学宏才”运动,吸引人才,李勇曾被招揽过一次。

当年,李勇躺在门板上,被从周至县抬到西安接受官员核实身份。他确实病重,无法接受皇帝的恩宠,所以没有去京城觐见康熙帝。

这一年,康熙皇帝亲自来到西安。他是如此接近。李邕能否故技重施,趴在门上再次迎接皇上呢?

先介绍一下这位康熙皇帝永远不会忘记的专家:

李邕(1627—1705),明末清初陕西周至人,与黄宗羲、孙奇峰并称为“中国三大儒”之一。与和美李白、富平李寅都并称为“中国三大儒”。 《关中三里》。

李邕出生于明朝末年。他长大后,正值朝代更迭。 “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帝自杀。清军入关后一路南下,创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日”。 “屠杀”等许多悲剧导致了南明王朝的失败。最终,明朝灭亡,爱新觉罗家族成为了世界新的主人。

李勇自幼丧父,家庭贫困,难以养活自己,也无力承担私塾的学费。他只在私立学校上学了大约20天,就辍学自学了。

即使在打柴做饭、挖野菜的时候,李勇也放不下那卷轴。县里一位藏书人渐渐得知李邕家境贫寒,便允许他去查寻。李勇一边看一边还了回去。几年之内,他读了很多书。后来他潜心宋明理学,逐渐成为一位大儒。据记载,康熙年间,顾炎武两次拜访李邕,共商学术事宜。

李勇曾在常州、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讲学。士绅名士争相聆听。其讲课内容被记录编成《良乡会语》、《西山语要》、《靖江语要》。 》等书,李邕最终成为了一位大学者。

李邕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与已经根深蒂固的清政府保持着距离。他既没有报考清朝的科举考试,也没有为清朝做官,更没有与清朝合作。简单来说,李邕是那种既不反抗也不反抗,也不合作也不服从的文人,他始终把自己视为“前朝遗民”。

鉴于李邕不仅在关中影响力巨大,而且在全国也有强大的号召力,所以他一直是康熙帝的心腹之患。

难怪康熙帝到达西安时,下诏曰:“学者李邕,好读书,深明理学,屡遭征服,我甚善。” ”

由于康熙皇帝说“我很擅长”,陕西官员们都困惑了,不敢强迫李邕到门板上来见圣人。

事实上,康熙皇帝亲自到西安视察,并第二次召见李邕,这不仅给李邕带来了问题,也给他自己带来了问题。

皇帝亲自到西安召见李邕。摆在李邕面前的选择题只有两道:一是公然抗旨,拒绝参拜;二是公然抗旨,不肯参拜;二是公然抗旨,拒绝参拜。另一个则再次被抬到省城,在那里磕头,高呼万岁。

但如果李邕选择了第一个问题,肯定会激怒皇上,轻则丢掉脑袋,重则受到族人的惩罚。但如果李勇选择了第二个问题,他这个已经与众不同六十年的人,就会突然逃跑。如果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给庆帝磕头,那不是违背了他做“前朝遗民”的初衷吗?他还会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师吗?

不仅李邕难以选择,康熙皇帝自己恐怕也陷入了迷茫的状态,因为此时的康熙皇帝和清朝已经坐稳了自己的位置。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击败噶尔丹,漠北喀尔喀地区终于稳定下来。从此,清朝真正统一了,天下太平了。

作为皇帝,康熙帝第二次征召李邕,实际上给他留下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李勇继续不来怎么办?杀了他?杀死76岁的学者?只怕不杀了他,我就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不是要丢我的脸吗?

第二,如果李勇这次乖乖来,被人给了面子,你拿什么奖励他?六十年我甘当前朝遗民。我还会在乎你的报酬吗?还有,如果有人来了,一个快八十岁的老人,说了一些冒犯你的话怎么办?你该怎么办?杀还是不杀?很难选择!

皇帝有时候真的很难和文人相处。执着的文人不怕丢了脑袋,也不怕残害族人。与其过着不光彩的生活,还不如侮辱暴君,还保留一点正义感,受到后人的尊重。

比如,明朝建文帝的老臣铁玄,面对刚刚打赢“靖难之战”的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宁可被扔进油锅里,也不愿自投罗网。朱棣;建文帝的另一位老臣方孝孺,面对朱棣要杀九个部落的威胁,方孝孺大声喊出强硬的话语:“杀我十个部落有什么不好?”

李邕逃过了康熙十七年的征兵。他怎么能想到,25年后,康熙皇帝竟然亲自来到西安,点名求见?难道还能再逃走吗?

接到康熙皇帝的圣旨后,陕西政府官员赶到李邕家,李邕已经举家迁往富平。那时正值冬天。群臣将皇上的邀请告诉李邕府后,也是忐忑不安。他们心情愉快地在门外等候,因为摸不透康熙帝的心思,不敢对李邕粗暴。

终于,李家那边传来了回复。老师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去省城拜见圣人。却“遣子谨于陈卿言行,以其《思思四书》、《二曲集》而行之。”

李勇的方法很好。他绝对不能去见庆帝。如果他去磕头说万岁,那还是他吗?不过,如果你不去,难免会发生灾难,于是老人想了一个妥协的办法:我年纪大了,不能走路了,就让儿子代我去见圣人吧。

李邕的回答也让左右官员面面相觑,不敢做出决定。好在富平离西安不远,他们赶紧前去请单。最后,圣旨终于送来:“得知老师有病,所以一直‘有病,不必勉强自己’。”文质送来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曹植告”。桀”及御诗一首,并求老师著作。

康熙皇帝也很聪明。当他看到李勇给他的答案时,他趁机沿着斜坡下了驴。我和你儿子也失踪了。我想见的就是你。我为什么要见你儿子?既然你不来,我就给你一张“品行高尚”的证书,让你继续做你的太师,也说明我是天下英明的国王。

康熙帝第二次召见李邕未能成功,但结局是双方皆大欢喜。这也是载入史册的康熙皇帝西巡期间的一段插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