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专家披露:日本投降并非因原子弹,是因为苏联的一个公告
迪丽瓦拉
2025-09-21 08:04:28
0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点,天皇发布的《终战诏书》通过日本广播电台向全国传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敌人最近使用了极其残酷的炸弹,肆意屠杀无辜,造成的灾难惨不忍睹,无法预料;若继续作战,必将不仅导致我民族的灭亡,还将摧毁人类文明……”

《终战诏书》里提到的“残酷炸弹”,言辞间充满了深深的怨恨,仿佛日本是无辜的受害者,在没有任何人道底线的侵害下受到了不公的待遇,然而其中又夹杂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接受感。这一段话似乎暗示,正是美国的原子弹迫使日本做出了投降的决定。究竟是否真如文章所说,原子弹直接导致了《终战诏书》的发布呢?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据日本统计,直接死于两颗原子弹爆炸的人数超过了17万。广岛与长崎这两个较为完好的城市,瞬间被核爆炸摧毁,成为了核武器威力的见证。可以说,一颗原子弹摧毁了一座城市,如果日本再不投降,必定会面临更多类似的攻击。

尽管如此,许多人认为日本在盟军登陆之前投降,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投下的原子弹,但事实上,也有一些专家和美国人认为,日本投降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从广岛、长崎遭受核打击后日本政府的反应来看,实际上日本并没有做好无条件投降的准备。在最初的几天里,日本政府向民众宣称,爆炸是由于陨石坠落,然而这种说法很快被揭穿,政府不得不改口说这是美国的一种超级炸弹,但日本已经有办法应对。日本政府早就意识到,投下的并非普通炸弹,而是原子弹。然而,为了避免影响民众的士气和决心,他们选择继续隐瞒真相,以保持战斗意志。

事实上,早在1941年,日本政府就悄然启动了代号为“Ni”的原子弹研发计划,这个计划甚至比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还要早一年。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日本始终未能在1945年制造出原子弹。即便如此,政府依然以“超级炸弹”的名义安抚民众,持续鼓动他们抗战到底。

1945年7月26日,盟国发布了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而日本政府的回应是“完全不理睬”。此时,日本依然有着近七百万的军队,三百七十万本土驻军,这也让日本有了继续对抗的信心。《波茨坦公告》的要求明确表示日本必须废除军国主义,并且不能保留天皇,这让日本高层深感无法接受。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日本将被占领,不仅要解除武装,还有可能面临大规模的战犯审判。

日本政府为避免“无条件投降”的后果,决定实施“玉碎计划”。大批民众接受了自杀式攻击训练,准备在盟军登陆时与敌人同归于尽。甚至有军事史学者在其著作《没落行动——日本帝国的末日》中,描述了日本军官给女学生分配竹锥,让她们刺死一个美国兵。面对这样的死亡决心,日本显然并没有准备放弃。

然而,即使日本政府采取了极端措施,依旧未能停止核爆带来的影响。1945年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紧接着,日本高层召开了紧急御前会议。此时,日本海军总司令丰田副武依旧坚决表态,如果日本要投降,天皇必须得到保留,盟军不能占领日本本土,战犯问题也要由日本自行处理。面对这种死不悔改的态度,美国并没有手软,马歇尔将军命令研究攻击日本本土所需的战术核武器,并计划至少在登陆时使用七颗原子弹。

美国的军史学者尼迪·尼科斯曾指出,如果登陆作战开始,至少需要十五颗原子弹来支援作战。美军计划中的“没落行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攻占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预计在1945年11月1日启动;随后则是攻占本土的“大王冠行动”,预计在1946年3月1日开始。

也就是说,假如日本在短时间内没有选择投降,盟军登陆后很可能会再次投下多颗原子弹。登陆作战的场面将是前所未见的惨烈——炮火如雨,轰炸机翱翔,空中不断升起毁天灭地的蘑菇云。在那种情况下,无数生命会在瞬间消失,建筑物会被夷为平地。即便如此,许多日本人依旧誓死抵抗,民众中仍然有大量“玉碎”式的自杀攻击者。

然而,就在日本顽抗不已的同时,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终于传遍了全世界。对于日本投降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最直接的诱因并非原子弹,而是日本最后的幻想彻底破灭。

所谓“幻想”,实际上是指日本政府曾希望苏联能够介入调停,以便至少能在某些方面得到妥协。在《波茨坦公告》发布后,虽然没有苏联的签字,日本依旧对苏联存有幻想,认为苏联会在某些时刻为其争取更多的利益。事实上,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一直复杂且敌对。尽管两国在一定时期内看似和平共处,但在远东和中国问题上,两国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解决。

当时的日本相信,苏联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出手,至少为其提供某些条件。然而,苏联的真正立场却早已明确。1945年2月,美英与苏联签订了《雅尔塔密约》,约定苏联将在日本投降后对其宣战,并通过这一协议转让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在苏联对日宣战后,日本的幻想彻底破灭。苏联不仅不再对日本的诉求作出回应,反而成为了对日投降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此外,其他因素也在促使日本决定投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战力的严重消耗。资源的枯竭、经济的瘫痪、战争机器的无法运转,成为日本决定放弃抵抗的直接原因。即使没有原子弹和苏联的宣战,日本在1945年底也无力再支撑下去。战争的长期消耗和日本无法从东南亚获取足够的资源,让其彻底进入了困境。

在《终战诏书》录制之前,日本高层曾一度坚持要通过与盟国再次谈判来保住天皇制度。但当美国表示同意保留天皇制,并且向日本承诺不会占领其本土后,日本的最后幻想终于破灭。天皇决定通过《终战诏书》宣布投降,结束了这场毁灭性的战争。

通过这一切的历史背景,我们看到,虽然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宣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背后深层次的因素和日本自身的战争困境,才是促使日本最终选择投降的真正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头条创作挑战赛 李瑾是明朝中期一位杰出的勋贵,同时也是襄城伯的第四代继承者。他的祖父,也就是襄城伯的...
原创 世... 公元219年,关羽在荆州打了场大胜仗,“威震华夏”的消息传遍天下。那时曹操正和孙权争斗,关羽趁机带军...
八国联军侵华,7个国家瓜分中国... 开门,自由贸易!这是反对其他国家瓜分中国的原因,也是美国在扩张霸权的“利器”。 鸦片战争之后,那些列...
原创 俄... 俄罗斯的历史充满了对土地的深刻执念。从13世纪末期,俄罗斯人建立了莫斯科公国,这个国家当时仅有数百平...
原创 李... 自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中华大地逐渐陷入困境,清朝在腐败与衰败中步履维艰,国家的命运也从此迈向了历史的...
原创 苏...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60年10月12日,苏...
年轻人躲着走,老年人往里冲:中... 一、75岁老人的“捡漏梦”:堆满假古董的房间,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悔 75岁的王秋生坐在北京朝阳区的老...
原创 2... 星子缀满夜幕,清凉浸润夏夜。7月11日晚,由吉林省政府组织,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
时政现场说丨百团大战:一份不能... 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原创 1... 1991年,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因内部复杂矛盾和经济困境而轰然崩溃,最终分裂成了15个独立国家。三十年...
原创 虎... 历史上有三对非常著名的父子关系:秦始皇与扶苏、汉武帝与刘据、以及朱元璋与朱标。这三对父子之间的关系非...
原创 得...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百姓疾苦,民间传言每逢乱世必有英雄崛起。而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
原创 “...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坐落于英国伦敦的新牛津大街北侧的罗素广场。它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以...
原创 鲜... 北魏立国后的文化与制度改革 北魏刚刚建立时,国家制度尚不完备,许多方面亟待完善。在经历了不断的征战和...
大美西汉空心砖:张航分享洛阳古... 洛阳古墓博物馆巡礼3 张航分享 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21567...
原创 古... 按理来说,古代的帝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拥有着无法比拟的资源和优渥的生活条件。他们拥有豪华的宫殿、华丽...
原创 皇... “九子夺嫡”,又称“九龙夺嫡”,是清朝康熙帝晚年,由其九个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引发的一场极为复杂且持续多...
原创 日...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再次升起五星红旗,礼兵方阵踏着《胜利进行曲》的节奏走过观礼台。这...
原创 日... 在1937年6月28日,哈医专的学生全赓儒穿上了自己那件11号的哈医专篮球队背心,穿戴整齐的校服让他...
原创 两... 古代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几乎无一例外都具备了卓越的才能和过人的智慧。他们不仅拥有超凡的个人能力,还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