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夷陵之战,汉中之战,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看看诸葛亮的真实身份
迪丽瓦拉
2025-09-21 10:31:09
0

《——【·前言·】——》

提到诸葛来,很多人都把他想象成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好像三国时期刘备的每一场胜仗都有他的影子。

可真实历史中,刘备在赤壁之战、入川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这四场关键战役中,竟然没带诸葛亮一起上战场!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刘备不信任自己的军师,还是诸葛亮另有隐藏身份?

刘备的慧眼识人术

刘备这个人啊,最牛的本事不是打仗,而是看人。

就说那闹市之中一眼就相中了关羽、张飞,这两位可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温酒斩华雄",一个"丈八蛇矛",成了他最得力的帮手。

还有赵云,那可是从公孙瓒手下挖来的将才,后来在长坂坡救阿斗的事迹简直就是三国名场面了!

刘备识人的本事可不止于此,他还有一手提拔人才的绝活。

魏延这个人脾气暴躁,在别人手下干不长,刘备却能重用他;王平原本是曹操的将领,被刘备收服后也是尽心尽力。

207年末,刘备已经打拼多年,却还是混得不咋地,地盘小、兵力少。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听说隆中有个卧龙先生,于是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很多人以为刘备从此就事事都听诸葛亮的了,其实不然!

刘备对诸葛亮的真实才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诸葛亮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又是什么。

临终前的刘备还留下了一个预言,警告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

结果五年后,马谡在街亭失守,差点让蜀汉全盘皆输。这一手千里眼,足见刘备识人的功力有多深厚。

所以说,刘备不带诸葛亮上战场,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赤壁烧曹操

208年的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三国历史的转折点。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领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拿下江东和荆州。

面对强大的曹军,刘备被打得节节败退,在长坂坡差点全军覆没,最后只能退守江陵。

这个紧要关头,诸葛亮干了一件大事——出使东吴

他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孙权和周瑜,促成了孙刘联盟。

在那著名的"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展现出了超强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智慧。正是这次联盟,为后来的赤壁大胜奠定了基础。

可是到了真正开战的时候,诸葛亮在哪儿呢?史料记载,赤壁之战的水军总指挥是周瑜,而刘备则负责陆上阻击。

诸葛亮呢?他负责的是后方军需物资和战略协调,根本就没上前线指挥作战!

这就很有意思了。明明是诸葛亮促成的联盟,打起仗来却不让他指挥,刘备是不是不信任他啊?

其实不是,而是刘备清楚地知道,诸葛亮的才能在于谋划全局和外交谈判,而不是临阵指挥。在战场上,还是得交给有实战经验的将领们。

入川争地盘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但地盘还是不够大。

这时候,庞统给刘备出了个主意:放弃荆州,西取益州。

这个建议可以说是高瞻远瞩,因为益州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是建立根据地的绝佳选择。

214年前后,刘备决定入川与刘璋争夺益州。

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战役,军师诸葛亮应该随军出征才对。

可实际情况却是,刘备带着庞统、法正等谋士前去,诸葛亮再次留在后方。

为什么?因为刘备需要诸葛亮管理荆州的民生和政务。要知道,打仗不仅仅是前线厮杀,后方的稳定同样重要。

诸葛亮在荆州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安抚民心,整顿政务,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兵源。

这再次证明了刘备对人才的准确定位。他明白诸葛亮是个治国能臣,在政务管理上有着非凡的才能。

与其让他在前线指手画脚,不如让他发挥所长,管理好后方。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的典范。

汉中大战斩夏侯

到了219年,刘备已经占据益州,建立了相当稳固的基础。

这时候,他把目光投向了汉中。汉中地区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在这次汉中之战中,刘备依然没有带上诸葛亮,而是带着法正作为主要谋士。

法正可不简单,他提出了著名的《汉中略》,为刘备夺取汉中制定了详细的战略。

在定军山一战中,刘备军队大获全胜,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

这场胜利使得刘备控制了汉中全境,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这些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法正的谋略。

那诸葛亮呢?他仍然留在成都,负责治理蜀地的政务。

这时的蜀汉,百废待兴,需要一个有才能的人来进行全面治理。

诸葛亮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为蜀汉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

再次印证了刘备的用人之道:法正擅长军事谋略,就让他去前线出谋划策;诸葛亮擅长治国理政,就让他留在后方管理国家。

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这才是刘备成功的秘诀。

夷陵惨败

220年,一个重大的变故发生了——关羽在麦城被东吴所杀。

这对刘备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关羽不仅是他的得力助手,更是结义兄弟。

愤怒之下,刘备决定对东吴发动报复性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

在这次战役之前,诸葛亮极力反对刘备东征孙权。他认为蜀汉刚刚站稳脚跟,实力还不足以与东吴开战。

而且,曹操才是真正的威胁,与东吴交恶只会便宜了曹魏。可是,刘备此时已经被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坚持要为关羽报仇。

结果如何?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损失惨重,不久后就病逝于白帝城。这场失败的战役,成为了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诸葛亮没有参与这次战役的指挥,但他的预见是正确的。如果刘备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也许历史会有不同的发展。

这也从侧面看出,诸葛亮的政治眼光和战略判断力确实非凡,只是在具体的军事指挥上,可能并不是他的强项。

《——【·结语·】——》

通过梳理刘备四次重大战役,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不带诸葛亮参战绝非不信任,而是明确了解诸葛亮的才能所在。

诸葛亮确实是个奇才,但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和治国理政上,而非前线指挥。

刘备的识人之明让他能做到人尽其才,这或许才是一代枭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参考资料:
《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
四川大学历史系《三国史研究》专题论文集(2023年)
《刘备集团的人才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
《诸葛亮评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最近,《天下长河》这部电视剧在热播,讲述了康熙年间皇帝治理黄河的故事。剧中有一段情节,河道总督与两江...
原创 野...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皇帝,他从贫困潦倒的乞丐起步,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坚韧,逐步建立起强大的...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文化...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灰砂岩石马。...
陈良为:“西方伪史论”可以休矣 近日,中国互联网上一批宣扬“西方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据报集体被封禁,出现被禁言的情况。 “西方伪史...
原创 春... 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 隋朝的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重大变化。此举...
原创 李...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等人组成的取经队伍,历尽艰难险阻,前往西天求取佛法的...
原创 仅... 咸淳三年(1267年),当蒙古军队逼近襄阳城时,南宋与蒙古之间的生死较量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场对决...
原创 吕...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俗语在中国广为流传,而其中提到的吕洞宾,更是中国神话历史中的一位传奇人...
原创 吕...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争霸天下。吕布,这位来自并州的年轻猛将,武力堪称一绝,时人称他为“人中吕布,马中...
原创 日... 近来,一篇帖子持续引发广泛关注。一位名叫山田一郎的网友表达了他的困惑:二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为什么日...
原创 朝... 在您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能让您便于分享和讨论,也能带给您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西夏陵”,申遗成功!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
原创 郭... 后人常常把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位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拿来比较,甚至有人提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的说法...
原创 古... 老子,本名重耳,字伯阳,出身于楚国苦县曲仁里。他的母亲在一次目睹大流星划过天空后,怀孕了。虽然据说是...
原创 名... 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被誉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这一称号无疑是对他们卓越军事才能的认可。然而,在这四...
原创 公...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国家科委(今科技部)在上世纪末组织了一个由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
开启历史奇幻之旅,这个研学宝藏... 中山国研学基地依托业内专家、高校资源,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得以亲手触...
原创 万... 说起万家岭战役,得先弄明白这仗是怎么回事。这场仗是1938年10月打的,属于抗日战争里武汉会战的一部...
原创 从... 前言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七月,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刚满一个月,便收到了一封来自陕西平凉的奏表。...
原创 从... 阅读本文之前,麻烦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体验到更多的互动乐趣,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