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夷陵之战,汉中之战,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看看诸葛亮的真实身份
迪丽瓦拉
2025-09-21 10:31:09
0

《——【·前言·】——》

提到诸葛来,很多人都把他想象成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好像三国时期刘备的每一场胜仗都有他的影子。

可真实历史中,刘备在赤壁之战、入川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这四场关键战役中,竟然没带诸葛亮一起上战场!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刘备不信任自己的军师,还是诸葛亮另有隐藏身份?

刘备的慧眼识人术

刘备这个人啊,最牛的本事不是打仗,而是看人。

就说那闹市之中一眼就相中了关羽、张飞,这两位可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温酒斩华雄",一个"丈八蛇矛",成了他最得力的帮手。

还有赵云,那可是从公孙瓒手下挖来的将才,后来在长坂坡救阿斗的事迹简直就是三国名场面了!

刘备识人的本事可不止于此,他还有一手提拔人才的绝活。

魏延这个人脾气暴躁,在别人手下干不长,刘备却能重用他;王平原本是曹操的将领,被刘备收服后也是尽心尽力。

207年末,刘备已经打拼多年,却还是混得不咋地,地盘小、兵力少。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听说隆中有个卧龙先生,于是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很多人以为刘备从此就事事都听诸葛亮的了,其实不然!

刘备对诸葛亮的真实才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诸葛亮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又是什么。

临终前的刘备还留下了一个预言,警告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

结果五年后,马谡在街亭失守,差点让蜀汉全盘皆输。这一手千里眼,足见刘备识人的功力有多深厚。

所以说,刘备不带诸葛亮上战场,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赤壁烧曹操

208年的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三国历史的转折点。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领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拿下江东和荆州。

面对强大的曹军,刘备被打得节节败退,在长坂坡差点全军覆没,最后只能退守江陵。

这个紧要关头,诸葛亮干了一件大事——出使东吴

他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孙权和周瑜,促成了孙刘联盟。

在那著名的"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展现出了超强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智慧。正是这次联盟,为后来的赤壁大胜奠定了基础。

可是到了真正开战的时候,诸葛亮在哪儿呢?史料记载,赤壁之战的水军总指挥是周瑜,而刘备则负责陆上阻击。

诸葛亮呢?他负责的是后方军需物资和战略协调,根本就没上前线指挥作战!

这就很有意思了。明明是诸葛亮促成的联盟,打起仗来却不让他指挥,刘备是不是不信任他啊?

其实不是,而是刘备清楚地知道,诸葛亮的才能在于谋划全局和外交谈判,而不是临阵指挥。在战场上,还是得交给有实战经验的将领们。

入川争地盘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但地盘还是不够大。

这时候,庞统给刘备出了个主意:放弃荆州,西取益州。

这个建议可以说是高瞻远瞩,因为益州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是建立根据地的绝佳选择。

214年前后,刘备决定入川与刘璋争夺益州。

按理说,这么重要的战役,军师诸葛亮应该随军出征才对。

可实际情况却是,刘备带着庞统、法正等谋士前去,诸葛亮再次留在后方。

为什么?因为刘备需要诸葛亮管理荆州的民生和政务。要知道,打仗不仅仅是前线厮杀,后方的稳定同样重要。

诸葛亮在荆州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安抚民心,整顿政务,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兵源。

这再次证明了刘备对人才的准确定位。他明白诸葛亮是个治国能臣,在政务管理上有着非凡的才能。

与其让他在前线指手画脚,不如让他发挥所长,管理好后方。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的典范。

汉中大战斩夏侯

到了219年,刘备已经占据益州,建立了相当稳固的基础。

这时候,他把目光投向了汉中。汉中地区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在这次汉中之战中,刘备依然没有带上诸葛亮,而是带着法正作为主要谋士。

法正可不简单,他提出了著名的《汉中略》,为刘备夺取汉中制定了详细的战略。

在定军山一战中,刘备军队大获全胜,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

这场胜利使得刘备控制了汉中全境,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这些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法正的谋略。

那诸葛亮呢?他仍然留在成都,负责治理蜀地的政务。

这时的蜀汉,百废待兴,需要一个有才能的人来进行全面治理。

诸葛亮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为蜀汉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

再次印证了刘备的用人之道:法正擅长军事谋略,就让他去前线出谋划策;诸葛亮擅长治国理政,就让他留在后方管理国家。

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这才是刘备成功的秘诀。

夷陵惨败

220年,一个重大的变故发生了——关羽在麦城被东吴所杀。

这对刘备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关羽不仅是他的得力助手,更是结义兄弟。

愤怒之下,刘备决定对东吴发动报复性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

在这次战役之前,诸葛亮极力反对刘备东征孙权。他认为蜀汉刚刚站稳脚跟,实力还不足以与东吴开战。

而且,曹操才是真正的威胁,与东吴交恶只会便宜了曹魏。可是,刘备此时已经被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坚持要为关羽报仇。

结果如何?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损失惨重,不久后就病逝于白帝城。这场失败的战役,成为了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诸葛亮没有参与这次战役的指挥,但他的预见是正确的。如果刘备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也许历史会有不同的发展。

这也从侧面看出,诸葛亮的政治眼光和战略判断力确实非凡,只是在具体的军事指挥上,可能并不是他的强项。

《——【·结语·】——》

通过梳理刘备四次重大战役,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不带诸葛亮参战绝非不信任,而是明确了解诸葛亮的才能所在。

诸葛亮确实是个奇才,但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和治国理政上,而非前线指挥。

刘备的识人之明让他能做到人尽其才,这或许才是一代枭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参考资料:
《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
四川大学历史系《三国史研究》专题论文集(2023年)
《刘备集团的人才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年)
《诸葛亮评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自... 自古以来,山东和山西就有着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早有记载,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两地的文化特点...
原创 一...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和东北的四大野战军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野...
原创 原... 在古代,一个朝代走向灭亡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比较尴尬的原因是皇帝不能生育,导致了继承人问...
原创 周... 在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出色的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有一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人物,如貂蝉、...
原创 摆...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幕。在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追兵,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
原创 在... 在蒹葭关之战中,张飞与马超的对决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战斗。两人激烈交战了220多回合,始终没有分出胜负,...
原创 中... 11月14日,我在《》一文中谈道,中国完全可以在美国及西方反对的情况下,根据联合国的法律条文单独对日...
原创 原...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关系非常复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变化。不过,尽管如此,还...
原创 历... 近日,琉球地区出现引人瞩目的新动态,“琉球有事,就是有事”这类曾难以想象的标语竟被公然悬挂。这一变化...
原创 清... 从西晋时期开始,皇室的封王制度出现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一字王通常等级较高,二字王则较低。因为一字王通...
原创 尧... 从我们小时候学的历史来看,尧是一个大部落的领袖,以德行治理国家,后来因为年老,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很多...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
原创 真... 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传奇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像抗金名将岳飞...
原创 朱... 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原创 知... 作为官员,能被称为“青天”的,必定是那些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比如宋代的包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