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廖承志:乐观、幽默,笑对人生
迪丽瓦拉
2025-09-21 15:32:28
0

文/铁竹伟

廖承志(1908—1983),原名何柳华,祖籍惠州市仲恺区陈江街道幸福村,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以及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出生在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家庭,曾是国民党三大公子之一。然而,面对革命低潮,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多次遭遇囚禁,每次都奇迹般幸存。尽管因“海外关系”曾遭批判,但他凭借这些独特的关系在外交领域获得了重要地位。从少年时代的“肥仔”到晚年的“廖公”,他的身份与地位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反映了他一生的风风雨雨与不凡历程。

1982年初春,我有幸采访了廖公,为了撰写《陈毅传》而与他面对面交谈。廖公那浓重的家乡口音,亲切的微笑和温和的眼神让我感到无比亲切。谈及“文革”时期陈毅的经历,他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每讲完一段,往往还没尽兴,总是眼神不自觉地瞥向旁边的录音机,俨然像个调皮的孩子,笑着说:“哎,三中全会开过了吧,宜粗不宜细!”每说一次,他都笑眯眯地瞟我一眼。忍不住的我问:“廖公,录音机开着不好吗?”他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答道:“对对对!你把它关了,我再多给你们讲点儿。”那一瞬间,他的得意和无拘无束的开心像一股暖流,感染了我和在场的每个人。关掉录音机后,他的叙述变得更加生动与真诚,仿佛这些历史的片段都重新在他心中浮现,让人感动。

访谈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午,我的朋友——廖公的儿媳告诉我,廖公在家里提到,我当天采访时所听到的内容,仅仅是冰山一角,他还知道更多的故事,且这些故事都足以写成几本书。廖公的那种广博的阅历与丰富的情感,在他的一言一语中显现无疑。我常常想,如果能更近距离地了解廖公,去真正书写他的生平,那该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不久后,我的朋友廖晖,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打来电话,通知我中央决定撰写《廖承志传》。他还告诉我,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推荐我,认为我写的陈毅传记最为生动、接近原貌,所以希望我来完成这本书。我激动不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作为一名部队作家,我一直崇敬那些有着大胸怀、大志向的老一辈革命家。自1980年以来,我便潜心研究历史档案,深入采访,已累计写下了不少关于陈毅元帅和周恩来总理的传记。我在陈毅传记中写下了他坚毅的品格,平静的坦荡;在周恩来传记中,我写下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如今,如果我能将廖承志那才情与幽默并存的个性,以及他乐观豁达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的这段写作生涯便是无悔的!

然而,冰心老人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看法。这是我第二次去她家采访时,91岁的冰心老人听完我的来意后,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开口说:“你能不能不写《廖承志传》?”她的语气出奇的尖锐,让我愣住了。接着,她柔声说道:“你年轻,未曾与廖公打交道过,写一个你并不熟悉的人,如何能写得真实且生动呢?”尽管她语气柔和,仍让我深感这番话的分量。虽然她的意见有些不同寻常,但她的用心让我受益匪浅。她提到了与廖公一起参加世界和平会议、赴日访问等生动经历,这些鲜活的故事让我意识到,要写好廖承志,我需要投入更多时间,走遍各地、采访更多亲历者,确保能真实再现廖公那不平凡的传奇人生。

接下来的七年里,我走遍了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采访了廖公的许多战友与部下,包括王震、方毅、谷牧等;我还随中国友好代表团赴日本,采访了43位了解廖公的日本知名人士;三次访问香港和澳门,采访了大量侨界人士,包括霍英东、何贤、马万祺等知名华侨领袖;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我借机采访了38位港澳台及海外的华侨委员。在这段时间里,我彻底感受到了廖公那独特而充满魅力的个性。

廖公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精通五种外语,曾游遍世界,结交了无数朋友。然而,他做官却始终保持着天真和简单。他的生活方式,可能在许多开国领导人中显得“呆”了一些,但也正是这种“呆”让他与众不同。廖承志出身显赫,但他的心胸广阔,远离了权谋与世俗。

1925年,年仅17岁的廖承志因父亲被刺杀而毅然决然脱离国民党,投身共产主义。1928年,在关泽恩等人的介绍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德国担任国际海员工会的执行委员。接着,廖承志接受组织任务,前往红四方面军,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革命生涯。尽管在红军内部遭遇政治斗争,甚至一度被张国焘开除党籍并囚禁,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直到长征胜利。

廖承志在长征期间的一些经历令人难以忘怀。他不仅在行军时绘画速写,还亲自刻蜡版制作宣传画,为部队提供精神支持。最令他痛心的是,他竟然亲手刻下了将自己开除党籍的文件。而他之所以能在严酷的长征中生还,除了他的才华与独特能力外,更多的是因他在极端环境中不断寻找希望与生存的智慧。

廖承志的一生充满波折,但他从未让自己屈服于命运。在他75年的生命里,经历了七次半的监禁,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未曾对命运产生任何怨言。即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软禁,他依然能以幽默的语言与笑声化解一切困境。究其原因,或许正是由于他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和宽广胸怀,正是这种坚韧和幽默让他始终保持与世界的连接。

廖承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更是一个极具人情味和孝心的人。他从不让母亲担忧过去的困境,始终保持着对母亲的极致孝顺。即便在长征途中,他也未曾向母亲提起过自己的艰难与痛苦,而是将所有的辛酸和无奈深藏心底,只为让母亲生活得安稳快乐。

他的故事,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也蕴含着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情感。在新中国成立后,廖公依旧不改幽默风趣的本色,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与欢笑。无论是在国内外的侨务工作中,还是在改革开放的风潮中,他都竭力为祖国的繁荣和统一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廖承志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辉。1998年,邓小平题写书名的《廖承志传》出版,广受好评。2008年,他百年诞辰之际,这本传记再次重版,成为人们永远铭刻的经典。而廖公的影响力,早已深深扎根在人民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一些细节了解为何明朝会设立两京制度,即为何会有两个首都。...
【申遗•圆梦】为何只有七号陵确... 西夏陵陵区内含风格独特的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北端建筑遗址以及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
原创 美... 提到美洲大陆,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哥伦布。这位在欧洲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探险家,原本是为了寻找印度而出...
原创 袁... 袁术的初衷一直是想稳固自己的地盘并扩展势力,而他的最初目标便是豫州,尤其是掌控全境。然而,由于孙坚的...
何懋勋:南开抗战英烈的逸文重现 文/袁帆 何懋勋烈士(1917—1938) 何懋勋(1917-1938),又名何方,江苏扬州人,出身...
原创 从... 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做事的方式与性格。庞统随刘备进入川蜀已有三年多,这段时间...
原创 为... 当我们谈论中国古代历史时,夏朝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王朝。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个颇...
原创 酒... 大神酒徒明朝历史新书《杂牌卧底》,是桃花酥呀《道起皇城》切书,千万字完结小说《大周不良人》,我要一步...
原创 冠... 众所周知,侯爵这一称号并非一开始就有固定的等级和明确的划分,实际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同为侯爵的贵族之...
人文知识的命运齿轮,在300年... 这些年,由于多个国家的高校缩减文科专业,一种关于“文科衰落”的论调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此处的文科,大...
原创 曹...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曹操,素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美名,尤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原创 日... 钓鱼岛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中最为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之一。日本声称依据国际法中的“无主之地、先行占有”的原...
原创 日... 在日本爱知县幸田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神社,专门供奉蒋氏,这座神社名为“中正神社”。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填海造陆:亚历山大大帝的提尔围...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高歌猛进,在广袤的亚洲大陆犹入如无人之境。无论老对手希腊人,还是...
原创 历... 最近国际外交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历史算账大戏。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拿着计算器,气势汹汹地向俄罗斯提出...
“宋韵辽风——易县大北城窖藏金... 新京报讯 据“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2日,“宋韵辽风——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展”在...
唐代陶瓷版“西游记”:勾勒古代... 《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12日在河南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展出唐代陶器、瓷器近百件,其...
原创 关...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英雄的气概贯穿天地,历经千秋,依然激荡人心。我们总是歌颂英雄,追随他们的步伐...
八边形东方古堡,四百年岭南乡情 航拍道韵楼 身穿旗袍的游客在道韵楼屋檐下拍照 总策...
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谈... 权威访谈|生动讲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 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