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边形东方古堡,四百年岭南乡情
迪丽瓦拉
2025-09-21 17:34:36
0

航拍道韵楼

身穿旗袍的游客在道韵楼屋檐下拍照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监制|陈桥生

策划|邓琼 吴小攀

统筹|朱绍杰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岁月无声,古迹有痕。

以历史学者黄仁宇的著名论断,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是明代中国的重要节点。也是这一年,潮州饶平的先民迎来了家族的重要节点,拥有了自己的“城堡”——道韵楼。自此,他们在粤东的山海之间,从“迁徙者”成为“安居者”。

四个多世纪来,道韵楼见证粤东社会发展、族群交融,更以其独特的建筑价值,成为地方的文化地标。

如今,随着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推进,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焕发新颜。

从“迁徙者”到“安居者”

每天早上8点,潮州饶平道韵楼的管理员之一,今年75岁的黄何钦都会推开嵌在青石方框里的杉木门,绕过草坪,沿木梯拾级而上直到三楼,开启每日的工作。他要从高往低,逐层检查楼内的53个开间。查看门窗是否锁紧,房间内部是否有损毁,楼梯、走道栏杆是否稳妥……

羊城晚报记者跟随他的步伐登上三楼廊道,从高处俯瞰,八个梯形单元围合成一个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正八边形。楼内每个开间皆被精心设计为三进两天井,前、中进为宽敞平房,后进则是三层高楼,错落间透出这座“中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八角形土楼”的古雅大方。

道韵楼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直至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方告竣工,凝聚了三代人逾百年的辛勤付出,于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潮州府志》卷二·《饶平志》记载:“(饶平)暑多寒少,稀见霜雪,桃李冬花禾稻两熟。夏秋间多暴风淫雨,三九月瘴霾蔽空……”由此吸引不少南徙族群在此定居。《晋书》中称“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意指这里部分族群是为躲避战乱南徙而来的“客家”。宋元以来,这里山林野兽出没、强盗袭扰之事也时有发生。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春声在《地方故事与国家历史:韩江中下游地域的社会变迁》一书中指出,韩江流域在明清政权交替的百余年时间里,因为山贼、海盗、倭寇的空前活跃,官府号召散居的百姓归并大村,并同意村民们在聚落中设防自卫。由此,韩江21县内围寨土楼林立。据统计,目前饶平县内有迹可循的土楼达700余座,道韵楼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据《饶平道韵黄氏族谱》记载:“始迁祖黄建饶,号七郎。延祐间由福建澄州宁化石壁迁广东,居饶平道韵乡。”正是在明成化年间,从福建宁化石壁辗转至饶平的黄氏一族修建起道韵楼,在此扎根,自此完成从“迁徙者”到“安居者”的身份转变。

“我在道韵楼里出生,直到50岁那年才搬走。”黄何钦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一代代黄氏族人在这座坚实“东方城堡”的庇护下出生、成长、老去。

百年土楼的营建智慧

一束光透过道韵楼的方形枪眼,照亮了青灰色的土墙。朝外看去,群山半露在浓密的树林之外。道韵楼所在的饶平县,于明成化十三年置县,县名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该县地处闽粤两省、潮梅两市交界的潮汕平原边端,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黄冈河支流穿境而过。

黄氏后人讲起关于道韵楼楼名的由来,其中一个说法是“谐音梗”。黄何钦说:“据说,我们的祖先看了好几处适合建楼的地方,发现还是最初选址道韵乡最宜居,于是给这座楼取名‘倒塭’(潮汕话:倒回来)。”另一说法是,道韵楼在明代建楼时地属饶平县光德乡弦歌都倒塭村,潮汕话中“道韵”与“倒塭”同音,此楼因此便与村同名。

如今,道韵楼已成旅游胜地,不少旅客专程从外地前来参观。门额上石匾的“道韵楼”三字,是清顺治四年(1647年),曾官至礼部尚书的同姓族人黄锦受邀到访此楼,挥毫写下的。

采访期间,有身着旗袍、手持罗伞的大学生在前廊拍照,有孩童在不同开间里游走嬉戏,人来人往。黄何钦的神经紧绷了起来,他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开始逐层去提醒游客们不能倚靠栏杆,不能破坏开间里的门窗,尤其要注意防火。

一边走,他一边操着口音浓重的“潮普”,向记者讲述祖先的营建智慧。厚1.6米、高10米的外墙筑起道韵楼的“盔甲”,由生土混合糯米、红糖夯成的墙身耐火性较强。门楣内设有水槽,紧急时可倾倒雨水灭火。楼内32口水井既可用作消防水源,也保证了居民日常用水。

“四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雨污分流,你说厉不厉害?”黄何钦指向屋顶水渠,三层屋檐由内到外依次升高,相邻建筑的屋顶雨水向低处流至内环院落天井,最终汇入楼外的半月池中。而居民的生活污水,则直接倒入天井内,通过排水口流入地下暗渠,顺南高北低的地势汇至半月池。

沿楼梯直上三楼,面向内庭的走马廊连通楼内所有建筑单元。不难想象数百年前,若遭遇敌人进攻,楼内一呼百应,宗亲一同抵御外敌的情景。

“道韵楼属于单元结合通廊式土楼,既通过走马廊加强空间联系,也具备单元式的私密性。”饶平县博物馆馆员张曼雪介绍,通廊式土楼是闽西客家人的聚居建筑,每个空间都有廊道串联,共用同一楼梯;单元土楼主要是闽南人的聚居建筑,各单元有独立楼梯,私密性较强。而道韵楼内,既有适合小家庭生活需求的单元空间,又有满足大家庭使用的内院和祠堂,在空间处理上既“重家族”,也“重家庭”。

潮客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客家、潮汕两个民系的文化风俗交融在道韵楼南边两座祠堂的设计和艺术特征上,有诸多鲜明体现。

楼内的两座祠堂于1919年改建而成,位于中轴线上的“垂统公祠”是下厝大房的宗祠,中轴西侧的“懋侃公祠”是下厝三房的宗祠。

“这两座祠堂与大门形成明确的中轴线,像是一块磁石吸引、统摄着两侧对称布置的民宅。既保持了祠宅之间紧密的联系,又突出了宗祠不可替代的地位。”张曼雪表示,祠堂中坐,象征诸多后代簇拥先祖,向心而望。两座祠堂既是祭奠祖先之地,也是族内接济孤寡、学子助学的公益机构。

道韵楼自2020年封闭修缮以来,目前已无人居住。然而每到元宵、中秋等重大节日,黄氏子孙都会回到祠堂祭祖。三饶镇南联村党委书记黄淑章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十四,南联村都会举行游神活动。村民们会请出“土地神”,由族里添丁的家庭抬香炉,插满香火,一家一家地巡游。

记者随黄淑章步入垂统公祠大门,只见门厅上方石板题有“闻见在上”四字,桁条中部装饰吉祥瓶花等灰塑及彩绘,展现出东方建筑韵味。

“道韵楼的居住单元与客家民居风格相似,设计朴素,用料较少。然而,改建而成的两座祠堂大到门楼、梁架样式,小到柱础、梁头做法,皆为潮汕建筑样式。”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丹表示,两座祠堂设计精巧大气,如垂统公祠中厅的石质梭柱,圆形柱础以叠珠装饰;后厅前檐的石屐头也为潮汕建筑流行的柿花型。

道韵楼三层各户的隔扇门窗也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潮客文化。楼内现存39户格栅形制较完整的门窗,其中26户运用客家民居常见的“一码三箭”直棂槛窗和隔扇门,朴素雅致。其他例如如意灯笼锦隔扇、雕花槛窗等,雕饰更复杂富丽,亦为潮汕建筑清中后期常见的门窗样式。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道韵楼通过不断增建或改造,最终呈现出多民系建筑艺术特征并存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

接力守护安放心灵

下午5点闭楼前,黄何钦从存放工具的开间里取出扫帚,逐层打扫卫生,挨户检查门窗。他告诉记者,二、三层的房间曾受台风影响,瓦片被掀翻,墙身也发生剥落,经过近几年的修缮才恢复成从前的样子。走近细看,能发现部分门窗颜色微深,但仍保留着与周边各户门窗相同的纹饰和形制。

道韵楼建成至今已有430余年,随着朝代变迁、自然灾害侵蚀和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该楼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显示,从1918年至今,道韵楼经历了数次维护修缮,最新、最具系统性的一次是2020年1月启动的保护修缮工程。

经过近4年的修缮加固,该项工程于2024年2月,伴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推进而完工。2024年春节,道韵楼面向社会公众重新开放。修缮后的道韵楼多了几分现代化气息,也带动了当地新业态的发展。周边村民在正门附近摆摊售卖三饶饺、海石花等特色商品,也有本地年轻人经营写真拍摄。楼内人气越来越旺。

“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每天约有三千人走进道韵楼。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楼内二、三层严格控制人流,最多容纳五六十人同时参观。”黄淑章表示,作为饶平县重点打造的文旅名片,如今的道韵楼实现了百年建筑的活化利用,也成为公众领略粤东古建筑艺术的重要平台。

下午5点整,仍有身穿汉服的游客在道韵楼内庭流连忘返。工作了一整天的黄何钦耐心地劝退不愿离去的游客。记者也跟他道别,回头见他正俯身清理着草坪杂草——这片草地也见证着他从垂髫稚子到古稀老人的岁月变迁。

道韵楼,这座百年土楼,如今已成为当地人心里最有底气的一部分。这份底气,是黄氏先祖持续110年的接力建造,更是岭南人400多年的接力守护。它超越了砖瓦土木,成为血脉扎根的精神图腾——让一代代华夏子孙在动荡迁徙的岁月长河中,始终有一处安放心灵和烟火气的坚实坐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面...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在分封诸侯后,命令大家各自返回自己的封地。尽管一切看似恢复平静,项羽仍然不放...
原创 4... 1981年秋,河南巩义遭遇了连续几天的暴雨,北宋皇陵区内的几座帝陵和后陵的封土堆相继发生了塌陷。消息...
原创 安... 党项等羌族的部落吞噬边境地区,唐朝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军事策略。为了更好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马登云:在... 新华社西宁7月12日电 题:马登云: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
原创 1... 历史开讲 18世纪时期,俄美公司不仅肩负着商业利益的任务,还肩负着服务国家利益的重任。那时,英国著名...
原创 不... 一、僧人神异事迹的意义与价值 僧人的神异事迹,指的是那些超出常人理解和自然规律的神奇能力。作为一种...
原创 “... 引言: 所谓荐举制度,就是由朝廷指定一定层级的官员,以特定形式推荐适合的官员进入朝政体系的一种选官...
原创 俄... 文 | 南破青丝蛊 编辑 | 南破青丝蛊 在沙俄的辉煌历史中,只有两位皇帝被称为“大帝”。其...
原创 这... 头条创作挑战赛中,关羽的败亡并不意味着全军覆没,尽管大多数武将战死或投降,几乎没有人能幸免,但许多文...
原创 吴... 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溃败,许多高级将领选择随蒋介石一起前往台湾,继续与人民解放军作战。然而,...
陶瓷版《西游记》来啦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7月12日,由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主办的《西...
原创 南... 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朝廷与契丹、党项、女真人、蒙古等各族多次交战,持续不断的冲突成为了这个时期的...
原创 后... 后金攻察哈尔蒙古之战,发生在1628年至1635年间,是皇太极亲自领导的对蒙古察哈尔部的征服战役,标...
原创 司... 司马懿,这位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被誉为“老狐狸”,以其卓越的忍耐力和谋略著称。在他的生涯中,司马懿不...
从殷墟到笔端:汉学家顾立雅的中... 《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是20世纪美国汉学家顾立雅(Herrlee G. Creel)对中国...
奉天葵卯库平一两铜币 # 奉天葵卯库平一两铜币:历史长河中的珍贵印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
原创 抗... 清军入关后,虽然初期的进展异常顺利,势如破竹,然而随着战事的推移,麻烦也逐渐增多。首先,清朝当局强制...
原创 从...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执政时期,士族逐渐衰落,人才短缺,政权逐渐失去控制。东晋余杭令范弘之,曾对会稽王司马...
原创 秦... 暴政最终会导致政权的灭亡,但从历史角度来看,暴政并非直接导致王朝快速崩溃的唯一因素。以秦朝为例,虽然...
原创 洪... 1956年底,黄克诚不再兼任总后勤部长及政委的职位,接替他的是洪学智出任部长。对于这次总后勤部领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