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波兰是怎么当上“欧洲搅屎棍”的?(下)
迪丽瓦拉
2025-09-21 23:03:28
0

波兰,是历史上少数几次经历过多次灭国的国家之一。它在200年间三度被吞噬,独一无二。简而言之,波兰几乎是不断在被打的过程中,生活和生存着。对于波兰来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说法显然并不适用。虽然其频繁被征服,但问题往往不在于波兰是否落后,而在于它总喜欢惹是生非,挑战周围的强大势力。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波兰的两次灭国,其中沙俄是主要的推手,甚至拿破仑也未能挽回波兰的命运。那么,波兰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混乱的全球冲突中,逆境复国呢?

从表面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波兰不仅面临国内动荡,外部战争不断,似乎复国的机会微乎其微,甚至连生存的可能性也变得相当渺茫。然而,波兰人似乎总能在最艰难的时刻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虽然他们看似无所作为,但却有着一股无形的韧劲,这种韧劲在历史的浪潮中显得尤为珍贵。

战后,几乎所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都因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筋疲力尽。胜利的国家收获了胜利的果实,失败的国家则失去了土地和财富。德意志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等列强,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然而,波兰却迎来了新的机会——1917年10月,列宁宣布废除与普奥帝国的瓜分波兰条约,意味着波兰有望重新出现在世界地图上!经过了百年的沉寂,波兰终于在几乎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复国。

按理说,波兰已经历过两次国破家亡,若真的有复国的机会,应当好好安定自己,避免再度招惹四方。说不定,恢复到16世纪的强盛时期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问题就在于,波兰始终未能改变其“欧洲搅屎棍”的形象。波兰与苏俄的关系,一直复杂而微妙。在复国之初,波兰并未感谢苏俄,而是向其提出了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请求:希望苏俄能将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波兰,让波兰恢复到最强盛的时期。

显然,苏俄无法答应这个荒谬的要求,尽管波兰没有得到回应,反而心生不满,认为苏俄此举实在不可接受。那时的苏俄刚刚建立,国内尚未稳固,外部又面临西方国家的压力,处于相当虚弱的状态。或许波兰低估了苏俄的实力,或许仅仅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波兰决定动用70万大军,直接向苏俄发起进攻。谁能想到,这一举动不仅没有让波兰感到挫败,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1912年2月,波兰继续上演“搅屎棍”戏码,打击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等邻国,似乎每一次冲突都让它离复国的梦想更近了一步。然而,这一切的顺利进展,只不过是苏俄给波兰制造的错觉罢了。直到1920年,苏俄终于准备反击,波兰的强势态度迎来了回击。

1920年5月,苏俄开始了大规模反击,派遣80万红军一路压向波兰的首都华沙。波兰迅速陷入劣势,眼看着自己的命运再度危在旦夕,西方国家终于坐不住了。波兰的地理位置如此关键,一旦它被彻底灭国,整个欧洲的安全形势都会受到威胁。于是,英国率先行动,宣布向波兰提供军援,并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法国等西方国家纷纷介入。

虽然苏俄继续对波兰进行攻击,但最终,苏俄在强大压力下,不得不与波兰签署停火协议,并大幅度让步,将原先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等领土归还给波兰。看似是波兰获得了胜利,实际上双方只是结束了军事冲突,另一场“战争”却悄然展开。

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波兰认为自己成功保卫了国家,而苏俄则认为,若非自己的让步,波兰早已从世界地图上消失。但无论如何,波兰和苏俄都明白,若不加以制止,波兰可能还会再次面临灭国的命运。

然而,若说波兰真正的敌人是谁,那还得回到它的老冤家——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失去了大量领土和殖民地。虽然如此,德国并未放弃恢复强盛的希望,尤其在美国的援助下,德国逐渐重建经济。然而,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让德国陷入了新的困境。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希特勒的崛起改变了德国的命运。上台后的希特勒,开始加大军事开支,积极为战争做准备。

1938年,德国的军事开支占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这让邻国感到不安。特别是法国,意识到德国一旦发动战争,首当其冲的将是自己。为了应对这一威胁,法国与周边国家联合,建立了反德联盟,成员包括苏联、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然而,波兰始终觉得自己处在夹缝中,既要防范德国,又不能忽视苏联的威胁。为了保命,波兰悄悄与德国签订了博德互不侵犯条约,试图在两强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然而,波兰的算盘很快被打乱。1938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并开始策划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最初信心满满,认为反德联盟会支持它,但很快,它意识到自己被背叛了。英法在默许德国侵占捷克的同时,提出了“慕尼黑协议”,允许德国占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波兰看清了这一点,并趁乱占领了捷克的特清地区,还派兵封锁捷克边境,防止苏联支援。

这一背信弃义的举动让苏联愤怒不已。为了报复波兰,苏联和德国悄然达成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让波兰完全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地,最终走向了灭国的命运。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成为德国的首要攻击目标,迅速沦陷。两周后,苏联从另一方向入侵波兰,完成了对波兰的夹击。不到一个月,波兰被分裂瓜分,迎来了第三次灭亡。

直到二战结束,波兰才得以从灰烬中重生,恢复了国土,并命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经历了三次灭国与三次复国,波兰的领土从16世纪的100万平方公里缩小到如今的32万平方公里。尽管如此,波兰的“搅屎棍”作风仍未改变,今天它依旧是国际上声音最大的国家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
原创 若...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是水镜先生随口对刘备说的一句话,却成了整个...
原创 梁... 南朝的南齐与梁朝是由同一家族建立的,这个家族就是南兰陵萧氏。南齐政权由萧道成在479年建立,后来,萧...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蜀地宝藏上新了 封面直播打卡四川“四普”新发现 漫步在四川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与田...
原创 清... 导读: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清宫举行了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两位美丽的十四岁少女成功...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原创 古... 庞贝古城的妓院装饰着描绘色情和异国情调场景的壁画:但现实要残酷和平凡得多。托马斯·沙汉/维基共享资源...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