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亚楼抗战期间在苏联留学,回国就担任四野参谋长,原因何在?
迪丽瓦拉
2025-09-22 03:02:48
0

文章重写如下:

---

文|阡客到了骚年

编辑|阡客到了骚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被称为“雷公爷”的刘亚楼,令人好奇的是,曾经身处苏联的他,获得了少校军衔,并且回国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第四野战军的参谋长,代号103。那么,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抗日战士脱颖而出的?为何在星光熠熠的第四野战军中,他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主帅的三号人物?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刘亚楼,1910年4月8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刘亚楼进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就读,不久因家境贫寒,无法交纳学费,便被迫辍学回乡。

虽然他未能完成学业,但凭借出色的文采,刘亚楼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成为崇德小学的老师。然而,这所学校的校长刘克模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的革命思想深深影响了刘亚楼。在刘克模的引导下,刘亚楼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由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刘亚楼与48名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共同成立了“铁血团”,在寻求进步思想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张涤心,并在张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后,刘亚楼投入到了闽西游击队,他凭借自己在战斗中的勇气和智慧,不断获得提拔。

1929年12月,刘亚楼被送往红四军学校接受教育。1930年起,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并屡次立下战功,逐步晋升为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困,红军不得不放弃中央苏区,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刘亚楼也随红一方面军主力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

他与陈光师长率领部队担任前卫,在湘江四道封锁线突破、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和夺取泸定桥等战斗中,展现了过人的指挥才能,为全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长征结束后,刘亚楼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第二师师长,随后被派遣东征讨伐阎锡山,并且很快被调往红军抗日大学担任训练部长。在抗大期间,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高级将领,成为党内的重要军事人才。

到了1938年4月,毛主席找到了刘亚楼。刘亚楼当时以为自己终于能够上战场,然而毛主席却告诉他,要他前往苏联深造。刚到苏联时,刘亚楼不懂俄语,沟通上很有困难,只能通过比划和生硬的中文式俄语交流。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刘亚楼利用空余时间积极与苏联人练习口语。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刘亚楼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这所学院是苏联培养高级军官的摇篮,致力于研究各兵种的协同作战。刘亚楼的眼界大大拓宽,他深知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与实战环境中。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习生涯,给了刘亚楼极为宝贵的军事经验。

1941年9月,德军入侵苏联,战火蔓延,刘亚楼随同苏军驻扎在莫斯科附近。由于中苏之间的外交关系,刘亚楼被滞留在苏联,他在苏联红军中参加了对德作战的卫国战争。这段经历令他不仅在战术和战略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锤炼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素养。

随着战争的结束,苏联宣告胜利,刘亚楼也得以回国。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随苏军抵达大连,准备参与解救中国。这时,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进了中国的土地。

在大连,刘亚楼听说罗荣桓正在养病,便急忙前去探望。两人久别重逢,异常激动,聊起了过去的经历与战争经验。刘亚楼向罗荣桓报告了自己的学习和实战成果,表达了回国继续为党国奋斗的渴望。罗荣桓听后深感刘亚楼的才干和经验,决定向东北局推荐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1946年5月,刘亚楼正式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此时,国共双方在东北已经形成了严重对峙,战事一触即发。刘亚楼迅速着手熟悉情况,发现司令部组织松散、信息不畅,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整顿了情报部门,组建了专门的侦察队,并重新组织通讯系统,迅速提升了部队的指挥效率。

在炮兵建设方面,刘亚楼与朱瑞司令密切合作,推动了炮兵力量的迅速发展。他还在业余时间翻译了《红军野战参谋业务条令》俄文版,配发给各级参谋,让军队的指挥更加规范和高效。

1948年12月,刘亚楼被指派指挥解放天津,面对防御固若金汤的敌军,他带领解放军在短短29个小时内成功攻占天津,收复了这座重要城市。天津的解放为四野的战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刘亚楼名声大噪,成为新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并被授予上将军衔。作为第四野战军的参谋长,刘亚楼的迅速崛起,正是得益于他与四野将领的良好关系,他在抗大担任过部长,与许多将领有深厚的师生情谊。而他在苏联的学习经历和战斗经验,更是让他成为了军事指挥的佼佼者。

总的来说,刘亚楼之所以能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崭露头角,并成为四野的重要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出色军事才能、坚定的信念、以及不断学习的决心。他的成功不仅仅源于他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领导们的提携和支持。正如罗荣桓所说:“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朋友们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图一:... 朋友们 瞧瞧这几个人的面相 图一:希特勒 图二:日本裕仁 图三:内塔尼亚胡 图四:高市早苗...
彭玉麟:中法战争的“操盘手”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中法战争图画 脚穿草鞋、手握钢刀的67岁老将冯子材。 同...
原创 清... 清朝末期,军阀割据,战火四起,这时候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最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口号是...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成就,赢得了“女版成吉思汗”的称号。她的传...
原创 美... 中国有句老话:“大水冲了龙王庙”,意思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最近我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社区的邻居们因...
原创 华... 在介绍龙脉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与龙脉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秦始皇,还与龙脉的传说息息相关。...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 距今8100年,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位于溧阳市的鲍家遗址初露峥嵘,这处现存2...
原创 清... 咸丰皇帝去世后,朝政完全由慈禧掌控,他的儿子光绪和溥仪成了她的傀儡。鸦片战争后,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但...
原创 原... 宋朝一直以“弱”著称,尤其是南宋,它只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然而,尽管面对蒙古这种横扫欧亚的强大力量...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之战... 1275年,元军南下,潭州孤立。就在这场围困将近尾声的夜里,知府李芾悄悄吩咐家人全体灌醉。他一言未发...
吉鸿昌:铁骨铮铮,恨不抗日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叫吉鸿昌。他的故事,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
原创 清... 标题:清朝一小官员,因为值夜班,被皇帝发现,连升几级到两广总督。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有一位名叫...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
原创 程... 程咬金三次闯祸,都是死罪,但却一步步高升!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提到程咬金,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
AI生成历史影像,勿忘求真之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来自东方的报道》海报 资料图片 《英雄无名》剧照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