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亚楼抗战期间在苏联留学,回国就担任四野参谋长,原因何在?
迪丽瓦拉
2025-09-22 03:02:48
0

文章重写如下:

---

文|阡客到了骚年

编辑|阡客到了骚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被称为“雷公爷”的刘亚楼,令人好奇的是,曾经身处苏联的他,获得了少校军衔,并且回国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第四野战军的参谋长,代号103。那么,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抗日战士脱颖而出的?为何在星光熠熠的第四野战军中,他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主帅的三号人物?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刘亚楼,1910年4月8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刘亚楼进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就读,不久因家境贫寒,无法交纳学费,便被迫辍学回乡。

虽然他未能完成学业,但凭借出色的文采,刘亚楼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成为崇德小学的老师。然而,这所学校的校长刘克模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的革命思想深深影响了刘亚楼。在刘克模的引导下,刘亚楼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由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刘亚楼与48名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共同成立了“铁血团”,在寻求进步思想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张涤心,并在张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后,刘亚楼投入到了闽西游击队,他凭借自己在战斗中的勇气和智慧,不断获得提拔。

1929年12月,刘亚楼被送往红四军学校接受教育。1930年起,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并屡次立下战功,逐步晋升为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困,红军不得不放弃中央苏区,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刘亚楼也随红一方面军主力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

他与陈光师长率领部队担任前卫,在湘江四道封锁线突破、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和夺取泸定桥等战斗中,展现了过人的指挥才能,为全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长征结束后,刘亚楼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第二师师长,随后被派遣东征讨伐阎锡山,并且很快被调往红军抗日大学担任训练部长。在抗大期间,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高级将领,成为党内的重要军事人才。

到了1938年4月,毛主席找到了刘亚楼。刘亚楼当时以为自己终于能够上战场,然而毛主席却告诉他,要他前往苏联深造。刚到苏联时,刘亚楼不懂俄语,沟通上很有困难,只能通过比划和生硬的中文式俄语交流。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刘亚楼利用空余时间积极与苏联人练习口语。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刘亚楼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这所学院是苏联培养高级军官的摇篮,致力于研究各兵种的协同作战。刘亚楼的眼界大大拓宽,他深知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与实战环境中。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习生涯,给了刘亚楼极为宝贵的军事经验。

1941年9月,德军入侵苏联,战火蔓延,刘亚楼随同苏军驻扎在莫斯科附近。由于中苏之间的外交关系,刘亚楼被滞留在苏联,他在苏联红军中参加了对德作战的卫国战争。这段经历令他不仅在战术和战略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锤炼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素养。

随着战争的结束,苏联宣告胜利,刘亚楼也得以回国。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随苏军抵达大连,准备参与解救中国。这时,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进了中国的土地。

在大连,刘亚楼听说罗荣桓正在养病,便急忙前去探望。两人久别重逢,异常激动,聊起了过去的经历与战争经验。刘亚楼向罗荣桓报告了自己的学习和实战成果,表达了回国继续为党国奋斗的渴望。罗荣桓听后深感刘亚楼的才干和经验,决定向东北局推荐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1946年5月,刘亚楼正式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此时,国共双方在东北已经形成了严重对峙,战事一触即发。刘亚楼迅速着手熟悉情况,发现司令部组织松散、信息不畅,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整顿了情报部门,组建了专门的侦察队,并重新组织通讯系统,迅速提升了部队的指挥效率。

在炮兵建设方面,刘亚楼与朱瑞司令密切合作,推动了炮兵力量的迅速发展。他还在业余时间翻译了《红军野战参谋业务条令》俄文版,配发给各级参谋,让军队的指挥更加规范和高效。

1948年12月,刘亚楼被指派指挥解放天津,面对防御固若金汤的敌军,他带领解放军在短短29个小时内成功攻占天津,收复了这座重要城市。天津的解放为四野的战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刘亚楼名声大噪,成为新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并被授予上将军衔。作为第四野战军的参谋长,刘亚楼的迅速崛起,正是得益于他与四野将领的良好关系,他在抗大担任过部长,与许多将领有深厚的师生情谊。而他在苏联的学习经历和战斗经验,更是让他成为了军事指挥的佼佼者。

总的来说,刘亚楼之所以能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崭露头角,并成为四野的重要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出色军事才能、坚定的信念、以及不断学习的决心。他的成功不仅仅源于他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领导们的提携和支持。正如罗荣桓所说:“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昨天我观看了一段《破晓东方》,剧情推进到了在上海发生的“银元之战”。对于这一部分,我内心感到困惑。导...
扶苏不死,大秦不亡:一个理想主... “天下苦秦久矣!”——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时,他们打出的旗号竟是公子扶苏之名。 这一充满反讽意...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风云动荡的时代,外有西方列强对中华大地虎视眈眈,内有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在这种复...
原创 为... 自古以来,皇室内部很难真正产生亲如手足的兄弟感情。历代皇帝对自己的兄弟们往往充满戒心与猜忌,生怕他们...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值钱二十文:时...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值钱二十文:时代的印记与收藏明珠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值钱二十文,是民国初期货币体系中的...
原创 王... 司马光与王安石,皆为北宋时期声名显赫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两人起初志趣相投,情谊深厚,是彼此惺惺相惜的挚...
原创 不...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不妨轻轻点个关注,这不仅能让您更好地融入其中,还能方便与他人交流与讨论。非常感...
姓和氏的区别您知道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2025年7月11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中国古典学“坐风”讲坛第...
原创 1... 1928年4月30日中午时分,香港九如坊裕记俱乐部的楼梯间里,突然响起了连续三声枪响。 一位衣着...
原创 日... 无论是为了增强统治权力,还是出于个人欲望,绝大多数日本战国时期的领主都极为重视婚姻与生育。某些战国大...
福医学子三下乡|“青春接力百年... 七月的榕城暑气蒸腾,福州船政文化博物馆前的“爱国、创业、创新、图强”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7...
原创 韩... 13世纪与14世纪,可以说是蒙古民族的辉煌时代。这个源自辽阔草原的民族,在短短一百年间,横扫东西,先...
铁证为鉴⑦|东宁要塞:侵略者残...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坐落于牡丹江东宁市,是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苏边境修筑的14处庞大的军事筑垒中最...
原创 阿... 文 | a龙景生 编 辑 | a龙景生 阿拉伯帝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极为辉煌的重要阶段。从公元...
原创 他... 谁能想到,年逾五十的裴天来竟然在53岁时选择参军,投身抗日战场?回想当年,杨门女将穆桂英在53岁时担...
原创 如... 如果张辽投奔刘备,五虎上将谁会被淘汰出局?关羽心知肚明! 张辽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在投奔曹操之前...
原创 吴...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自立为帝,建立了“大顺”政权。 到了二月份,他迅速攻下阳城、汾州、太原...
从抗元烈士到民间庙主:林公忠平...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王”并不是王朝册封的亲王,而是由百姓或地方奉为神灵的人物,比如“包公”包拯、关公关...
原创 历... 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诸葛亮墓,这可是个有着 1700 多年历史的古墓了,神奇的是,这么多年竟然一直无...
原创 为... 从1765年起,英国政府陆续通过多项法案,意图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管控,并加征税赋以缓解财政压力。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