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九月,礼部对山西乡试的主持官员提出弹劾,指责他们出题时在诗经部分使用了“维周之桢”四个字,而这其中的“桢”字未能避开,应该受到处分。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时会感到迷惑,毕竟正统年间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以严格避讳著称,而这四个字也没有明显的犯讳之嫌。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难道“桢”和“镇”发音相近吗?
其实大明皇帝在避讳上并不十分苛刻。以明英宗为例,只要不将“祁”和“镇”这两个字连用,基本上就不算犯忌。事实上,“维周之桢”中的“桢”确实犯了忌,但这个忌讳的对象并非朱祁镇,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楚昭王朱桢。
在正统年间,礼部的弹劾措辞如下:
“丙申,礼部奏山西布政司正统十二年乡试小录所出诗经题内维周之桢,其桢字犯楚昭王讳,不曾回避。”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五十八》
尽管英宗没有过度惩罚相关官员,而只是轻微惩戒,让他们注意避免再次犯错,但仍做了一定的处理:考试官学录郭明郁、教谕吴骥和其他相关官员被罚俸一个月,提调官左布政使石璞等则被给予纪录还职的处分。所谓的“纪录还职”其实是一种记录在案的惩戒,日后若再犯事,便可以拿出来作为依据。
虽然楚昭王朱桢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经去世,但对于当时的考试官而言,楚昭王的名字或许已经模糊得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至今仍需避免相关忌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楚王家族在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故事。
---
楚王家族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朱桢去世后,嫡长子朱孟烷继位,成为楚王。朱孟烷为人谨慎小心,以“始终如一,谨言慎行”著称。他的稳重不仅消除了朝廷对楚藩的疑虑,还让楚府在正统年间相对稳定。然而,楚府与朝廷的关系并非一直顺畅,特别是在涉及边疆军事时,楚府的马场和资源再次引起了不少关注。
在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十一月,镇守陕西的都督郑铭建议小皇帝朱祁镇向楚府借马,以补充陕西地区的军事需求。起初这个建议显得有些奇怪,因为楚王的封地在湖广武昌,离陕西有着很远的距离。然而,楚府在隆德县的马场却养着大量的马匹,这才让郑铭等官员感到迫切需要借用这些马匹。
不仅朝廷清楚这一点,连当时的“达贼”也有所耳闻。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达贼侵扰边疆,其目的就是劫掠楚府的马匹。英宗对此高度重视,指派了大将方政等人进行围剿,同时特地给楚王和肃王写信,请求他们提供战损的马匹。
“闻王府中及肃府陕西平凉草场多马。可遣人驰驿往选,给官军应用。”
——《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二》
通过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楚府不仅在经济上富甲一方,甚至在西北边疆的军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想象一下,边军缺马,竟然要依靠一个藩王的私人马场来支持,这样的强大势力确实令人无法忽视。
然而,这样的楚府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拥有显赫的文化地位和政治影响力。即使英宗对楚王表现出宽容,心中对其过于强大的权力依然有所戒备。
---
楚王家族的变故与英宗的处置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八月二十五日,楚王朱孟烷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英宗为他辍视朝三日,并赐予“庄”字谥号。“庄”代表着他恪守正道、温文尔雅的品质。在楚王去世之后,他的妹妹郡主葛隆也受到朝廷的特别关照。葛隆出嫁给了孝陵卫指挥使葛能的儿子,这一婚姻背景足以证明楚府的显赫。
然而,葛隆的婚姻生活却并不顺利。在丈夫去世后,葛隆并未急于再婚,而是独自守节,并得到了朝廷的特别赐命。然而,在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她因在处理当地一位官员贪污案时有所不当,最终被朝廷整治。
朱季堄,楚庄王的庶长子,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封为武陵王。武陵王的婚姻问题也充满波折。原本,他在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选定了湖广都指挥佥事鲁曾的女儿为妻,但因鲁家一女二嫁的问题,这段婚姻被紧急取消。直到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朱季堄才终于成婚。
---
孝道与墓园碑文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楚王朱季堄的嫡母邓氏去世。朱季堄为她的去世表现出了极大的孝心,不仅亲自服侍她,还多次在床前呼号,以示诚心。如此孝行,令英宗大加赞赏,称其为“孝闻”。
朱季堄继位后,不仅开始处理父亲和祖父的墓园碑文问题,还向朝廷请求为父祖立碑。英宗最终同意,由翰林院撰写碑文,以示朝廷对楚王家族的尊重。
然而,尽管碑文已经准备好,朱季堄并未等到石碑完成就去世了。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三月初十日,楚王朱季堄去世,享年三十一岁。英宗为他辍视朝三日,并赐予“宪”字谥号,称其为“天性明敏,克勤问学,孝友谦恭,汉之东平、河间不是过也”。
---
楚王家族的继承与文化传承
在朱季堄去世后,楚王的继承问题再次引起了朝廷的关注。朱季堄的庶弟朱季埱继位,成为楚王。朱季埱继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处理父祖墓园的石碑问题,第二件事则是为生母邬氏争取名分。尽管英宗最终答应给邬氏封号“楚庄王夫人”,但并未同意她成为正式的王妃。
这一系列的家族变故和权力继承,展示了楚王家族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复杂的内部关系。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楚府的地位和权力在外界看来稳固,但在朝廷内外的风云变幻中,楚王家族仍然不得不应对各种挑战。
---
结语:
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楚藩已经在朝廷交上了二护卫,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底蕴和影响力。正是因为昭王、庄王和宪王这三代贤王的谨慎和努力,楚府才得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保持着相对的独立与尊贵。
朱桢临终时所言:“吾保有楚国至今日亦不易”,这句话充满了沉痛与无奈,足见他在保卫家族荣誉与地位方面付出的努力。对于楚王家族来说,这样的荣耀与权力,无疑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波折才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