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前厦门中山公园醒狮球登上国内知名杂志,鼓舞民众抗战斗志
迪丽瓦拉
2025-09-22 05:31:33
0

《良友》杂志刊登的醒狮球照片。

92年前,厦门中山公园的醒狮球,曾经成为抗日宣传素材,登上当时国内知名刊物。

近日,厦门文史研究者李世伟在查阅民国时期旧杂志时,意外发现1933年出版的第76期《良友》杂志刊登了一张厦门中山公园醒狮球照片。厦门的醒狮球为何出现在当时的知名杂志上,这其中有怎样的背景和故事?李世伟查阅相关资料解疑,并向记者讲述了选用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良友》画报1926年创办于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在海内外影响深远,也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李世伟说,这张照片占据杂志整个封二的位置,配有标题《睡狮醒了?》,照片旁还附有一段文字:中国雄立宇宙间,此梦由来已久,忍看东北四省,尽落敌人手中,是“雄立”,是“低头”,长夜尚漫漫,晨曦几时有?

当时刊登醒狮球照片的《良友》画报封面。

照片刊登幕后

画报摄影团游历多地 来厦时拍下醒狮球

《良友》画报缘何千里迢迢来厦门拍摄一个地方性雕塑,又是何时来拍摄的?李世伟说,1926年接任《良友》画报主编的梁得所担任画报第13期-79期编辑工作。1932年,梁得所率画报摄影团一行4人,历时7个半月,游历大半个中国,其中就包括厦门。摄影团在游览厦门中山公园时发现,落成不久的醒狮球雕塑已成为当时厦门的城市地标,吸引不少人关注。

1933年,不少民众对抗战存有悲观情绪,对打败日寇信心不足。“梁得所在即将离开主编岗位时,策划了一期含有抗战内容的画报,他认为,在厦门所拍的醒狮球照片十分符合抗战主题,便特意把醒狮球照片放在这期画报最醒目的版位上。”李世伟说,醒狮球也伴随着杂志的出版为更多人所熟知。

雕塑创作幕后

是厦门第一座城雕 作者意在唤起大众的觉醒

事实上,醒狮球在创作时就蕴含着唤醒国人的深意。1931年建成的醒狮球,雕塑者为厦门美术专门学校首任校长黄燧弼。“黄燧弼早年投身辛亥革命,目睹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因此想用雕塑作品唤起大众的觉醒。”李世伟说,醒狮球是厦门第一座城雕,也是黄燧弼一生唯一创作的作品。他还提到,当年醒狮球在很短时间内建成,并成为城市雕塑中的精品,是和多人合作分不开的。据说,雕塑开工前进行过招投标,当时有多位能人竞标,其中就有当时在厦门建筑界颇有名望的“灰泥塑状元”李明月。尽管他的设计方案没有中标,但他参与了醒狮球水泥涂抹工序并发挥很大作用。此外,厦门知名彩扎艺人柯石头在雕塑的钢筋绑扎上也提供许多帮助。李世伟说,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是黄燧弼之子黄必育生前写信告诉他的。

链接

现在的醒狮球为1998年重建

据说,黄燧弼在设计“醒狮”时,原型参照了一只他旅游时带回的狮子模型。狮子原型是四脚站立的,黄燧弼设计时改成狮子的后腿蹲着,作怒吼状,有呼唤中国人民觉醒、争取国家崛起强盛之意。

“巨型地球仪直径约有5米,其上的狮子雕塑重约600公斤。原拟铸铜模制作铜狮,但由于资金不足,后改用水泥、钢骨及石子制作成型。”林宏说。林宏曾任中山公园管理处副主任、书记,在中山公园工作17年,曾参与中山公园南门和醒狮球重建工作。据他介绍,黄燧弼当时50岁,带着儿子亲力亲为,除地球仪的经纬线请人帮助画线外,世界地图的图案等都是自己亲手画的。

根据《思明文史资料第九辑》《厦门中山公园建园70周年纪念特刊》等文史资料记载,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醒狮球与公园大部分建筑受到损毁。“醒狮球所处的地方变成一块绿地,好在600公斤重的狮子被保存了下来,就是现在动物园入口那尊断了牙齿的石狮子。”林宏说。

1983年,厦门市政府决定修复中山公园,在公园西南部建起了厦门影剧院,凤凰山麓建儿童游乐园,重建南大门,修建假山、水池、儿童戏水雕塑,在魁星山脚建冰厅、茶座、曲桥等,而重建醒狮球的呼声也渐高。1998年,厦门市政府决定重建醒狮球。当时担任中山公园管理处书记的林宏全程参与了醒狮球重建工作。林宏说,当时在原来的位置、按原有的尺寸,以花岗岩为主材重建了醒狮球,直径5.1米、总高8.3米。

(文/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图/受访者 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
原创 程... 程咬金三次闯祸,都是死罪,但却一步步高升!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提到程咬金,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
AI生成历史影像,勿忘求真之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来自东方的报道》海报 资料图片 《英雄无名》剧照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
世界厕所日,别笑!这个全球节日... “比起登月,让全人类用上干净厕所,才是更伟大的太空工程。” 看到这句话先别皱眉。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清...
原创 清... 要是穿越到清朝当知府,算不算“人生赢家”? 民间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清知府”都能捞十...
原创 刀... 对封建时代的历代帝王来说,如何保持自己的江山稳固、王位不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最令他们担忧的...
傅斯年与“大内档案” 在发现殷墟甲骨及敦煌藏经洞等中国近现代重大文化事件中,应该还包括抢救“大内档案”。“大内档案”即清代...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双耳扁瓶 瓶高22.7㎝,撇口,长颈,猪龙耳,丰肩,椭圆流线型腹,肩下渐收,圈足外...
古人的香囊里藏着黑科技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呈圆球形,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部分纹饰鎏金。将香料放置其中,无论悬挂、手捧还...
原创 权...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非常危险。虽然身为皇帝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拥有众多...
当《诗经》从地宫中醒来:海昏侯... 中国日报11月18日13版 编者按:海昏侯墓考古十周年之际公布最新进展——秦汉时期完整《诗经》在竹简...
原创 民...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民...
原创 揭...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清朝时期的“两江”到底指的是哪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两江”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但其...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