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7岁赴港,49岁暴毙街头,娶4妻生15个孩子,留给后代半个铜锣湾
迪丽瓦拉
2025-09-22 06:01:53
0

1928年4月30日中午时分,香港九如坊裕记俱乐部的楼梯间里,突然响起了连续三声枪响。

一位衣着整洁、气度非凡的中年男子应声倒地,鲜血迅速染红了地面,没过多久,他便停止了呼吸。

这名男子正是鼎鼎大名的“香港烟王”利希慎,也是铜锣湾地区半数土地的掌控者,更是创立了“利希慎家族”的传奇人物。

这位烟草巨头在大街上被枪杀,震惊了整个香港社会,利氏家族也因他的逝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利希慎去世,留下了十七位家族成员,这个庞大家族的命运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他的四位妻子和十五个子女未来的路将何去何从?

失去精神支柱的利氏家族,能否顶住时代的风暴,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消息传到英国的利希慎长子利铭泽,年仅23岁的他立刻飞回香港,赶赴父亲身边。

当时的他刚刚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正从事工程师的工作。

作为大家族的长子,利铭泽本应享受无忧生活,凭借家族的力量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

然而,他的新工作刚开始不久,家族便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被害的利希慎是利家事业的灵魂人物,年幼时曾随父亲在美国旧金山生活。

直到17岁那年,他跟随积累了第一桶金的父亲利良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彼时美国高速发展,而家乡广东开平却是一片贫瘠的土地。

当初利良奕远赴旧金山淘金,也是肩负着振兴家族经济的重任。

历经多年漂泊,利良奕终于积累了一笔资金,但回到故乡望着那贫瘠的土地,不禁长叹一声。

广东开平当时既不适合经商,也不适合耕作。

为谋发展,利良奕带着家人迁往土地肥沃的双水镇,并在那里建立了新的利家宗祠。

凭借多年海外打拼积累的商业敏锐,利良奕很快察觉到香港作为华南对外贸易的核心地位。

为了分得一杯羹,他进军香港,经营男装生意,同时涉足大烟产业。

男装生意兴隆,大烟买卖也风生水起。

靠着大烟带来的巨额利润,利良奕赚得盆满钵满。

而利希慎则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香港皇仁书院就读。

留洋多年,利希慎的英文水平远胜同龄人。

凭借这优势,他在学校申请成为兼任实习教师。

毕业后,他进入文咸行兆荣昌公司,负责南北行贸易。

积累经验后,利希慎又跳槽到新加坡一家船务公司担任经理。

积累了丰富的贸易经验后,他开始跟随父亲投身大烟生意——一种风险低利润高的行业。

大烟由荷兰人引入中国,宛如潘多拉盒子般危险。

少量药用时无大害,但滥用则严重破坏人体功能。

吸食后短时间内增强氧气供应,提升体力和兴奋度。

但停止吸食后,体内氧气供给骤降,铁质代谢紊乱,身体功能受损。

人体逐渐依赖大烟刺激氧气再生,断绝后氧气不足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此恶性循环令毒瘾加重,身体日渐被毒品摧残。

滥用大烟轻则败家,重则家破人亡。

尽管国际上许多国家积极禁毒,香港政府却例外。

当时香港更重视税收利益,对大烟生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商家拍得政府发放的牌照,即可合法售卖大烟。

利良奕时代,利家大烟生意已经非常可观。

到了利希慎接手,生意更上一层楼。

有人责怪利家靠“血色生意”发家致富,也有人嫉妒利家一家独大。

利希慎因此树敌无数,既有仇恨也有忌惮。

1914年,他与大烟股东因利益冲突被告上法庭。

凭借强大背景,利希慎聘请顶级律师,赢得了官司。

但这也结下了更多仇怨。

利希慎对此不以为意,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和谐幸福。

1898年,他迎娶门当户对的黄兰芳。

随后又陆续纳妾,育有十四子女。

长子利铭泽生于1905年,母亲是妾室张瑞莲。

利希慎家族虽然庞大和睦,但他也清楚大烟生意不可长久。

于是,他在继续经营大烟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领域。

1923年11月,利希慎成立了利希慎置业有限公司。

次年,他以380万港元从怡和洋行买下铜锣湾大片地皮,成为该区最大地主。

尽管拥有大片土地,他并未大规模开发。

铜锣湾当时多为山地,开发需要巨额投入。

政府虽将地皮划拨给利家,却未批准大规模开发权限,导致项目一再搁浅。

利希慎不愿赔本,便尽力利用土地,建造了“利园”游乐场和酒楼,还在山脚平地兴建了大型剧院。

1926年,宏伟华丽、拥有旋转舞台的“利舞台”剧院落成,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娱乐场所,也为利希慎带来丰厚利润。

没人预料到,这片起初价值仅三百多万港元的土地,日后升值数千倍,市值数百亿港元。

毫无疑问,利希慎在商业领域具备非凡的眼光和天赋。

自1914年诉讼胜诉后,利希慎逐渐减少对大烟生意的依赖。

香港政府随后颁布了大烟禁令。

他转而投身其他产业,但不愿完全放弃这块“肥肉”。

于是,他转战尚未禁烟的澳门,意图开拓新市场。

当时澳门为葡萄牙殖民地,利希慎向葡方政府购买大烟牌照。

不料生意刚起步,葡萄牙政府便单方面违约,令他血本无归。

初时未察觉被针对,直到偶然获知其他商家依然经营,唯独利家牌照被撤销。

这份屈辱让他愤怒不已。

为了捍卫权益,他将竞争对手告上法庭,最终在律师团队帮助下再度胜诉。

这场胜利虽为他带来光环,却也招来了更多仇敌和恐吓。

经验丰富的利希慎并未被吓倒,依旧如常出入各类场所,仅备有一把手枪自保。

1928年4月30日,年仅49岁的利希慎如往常一样步行至惠灵顿街,准备到裕记俱乐部午餐,享受片刻宁静。

刚踏入楼梯口,潜伏的刺客便猛然开火,连发三枪。

子弹击中他的右肩和左胸,他痛呼一声,直挺挺倒下楼梯。

店内侍役闻声冲出,却见凶手早已逃逸无踪,现场只剩倒地不起的利希慎。

尽管他有保镖随行,但对方早已摸清他的行踪,反应过来时,利希慎已无生命迹象。

这起昼间枪杀案震动社会,警方出动大量警力搜捕,利家亦悬赏两万元缉拿凶手。

坊间谣言四起,凶手形象众说纷纭。

然而,警方虽全力侦查,却始终未能将凶手绳之以法。

案件陷入僵局,渐渐被人遗忘。

当时香港移民众多,治安恶劣,犯罪率高企。

行凶者逍遥法外,市民生活忧心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担负文化强省使命 谱写三晋文脉... 如何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的历史之问、时...
原创 吕... 吕布兵败被俘后,为什么高顺会英勇就义,而张辽却被曹操招降呢?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
郝梦龄:血染南口的铁血军魂,用... 1904年,河北藁城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九岁的郝梦龄趴在油灯下抄写《论语》。父亲说:"读书人要顶天立地...
原创 被... 古往今来,因为饮食不当而死的人数不少,尤其是在饥荒时期,很多人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终于吃得过多、暴饮暴...
原创 汜... 华雄是董卓麾下的猛将,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受命迎战敌军。华雄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他连斩数名盟...
原创 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华盛顿的作战室里盯着地图发...
原创 程... 程咬金三次闯祸,都是死罪,但却一步步高升! 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提到程咬金,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
AI生成历史影像,勿忘求真之本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来自东方的报道》海报 资料图片 《英雄无名》剧照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
世界厕所日,别笑!这个全球节日... “比起登月,让全人类用上干净厕所,才是更伟大的太空工程。” 看到这句话先别皱眉。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清...
原创 清... 要是穿越到清朝当知府,算不算“人生赢家”? 民间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清知府”都能捞十...
原创 刀... 对封建时代的历代帝王来说,如何保持自己的江山稳固、王位不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最令他们担忧的...
傅斯年与“大内档案” 在发现殷墟甲骨及敦煌藏经洞等中国近现代重大文化事件中,应该还包括抢救“大内档案”。“大内档案”即清代...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蓝釉冰裂纹双耳扁瓶 瓶高22.7㎝,撇口,长颈,猪龙耳,丰肩,椭圆流线型腹,肩下渐收,圈足外...
古人的香囊里藏着黑科技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呈圆球形,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部分纹饰鎏金。将香料放置其中,无论悬挂、手捧还...
原创 权...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非常危险。虽然身为皇帝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拥有众多...
当《诗经》从地宫中醒来:海昏侯... 中国日报11月18日13版 编者按:海昏侯墓考古十周年之际公布最新进展——秦汉时期完整《诗经》在竹简...
原创 民...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民...
原创 揭...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清朝时期的“两江”到底指的是哪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两江”是指江苏省和浙江省,但其...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