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1928年冬,红五军在彭德怀和滕代远的指挥下,转战于湘赣边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并在当地成功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随着局势的发展,到了次年春,彭德怀和滕代远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决定重新带领部队回到井冈山。
然而,当地的反动势力为了阻止红军的重返,不遗余力地采取了各种手段,尤其是以土匪李世廉和反动民团头目萧家璧为代表的势力。他们不仅横行霸道,还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严重危害了当地百姓的安全与稳定。而对于红军的将士来说,最让他们愤怒的是,萧家璧在红军撤离井冈山后,曾对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屠杀,犯下了无数恶行。因此,红五军的全体官兵,尤其是彭德怀,愤恨不已,决心要为民众复仇,彻底铲除这些祸害。
彭德怀表面上看似粗犷豪放,实则深谙军事谋略。他并没有选择以暴制暴,而是通过深入的战略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战术安排。彭德怀将任务巧妙地分配给各个部队:他指派贺国中带领第八大队去引蛇出洞,诱使敌人出击;同时让黄龙率领第十二大队暗中观察,待敌人出动后,再突袭其巢穴;彭德怀自己则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准备在敌人进入伏击圈时发起猛烈攻击。
这一计划堪称妙手回春,实际的战斗展开证明了彭德怀非凡的军事眼光。第二天一早,负责引敌的第八大队在贺国中的指挥下率先出动。他们采取了示敌以形的策略,故意制造出动静,既引起敌人的注意,又避免被敌人追击。他们的目标是吸引敌人出动,但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与敌人接触。这个策略取得了意外的成功,虽然敌人起初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不禁上当,倾巢而出,全力追击贺国中的部队。
按照彭德怀的指示,贺国中让部队伪装成撤退的样子,沿途故意留下粮食和一些布匹等物资,给敌人提供追击的动力。敌人看见这些物品后,纷纷加速追击,萧家璧和李世廉也亲自带队赶来支援,未曾察觉到自己已经掉入了红军的圈套。
就在敌人被成功诱入陷阱时,黄龙率领第十二大队从隐蔽处悄然出击,猛攻萧家璧设在黄垇的巢穴。敌人的巢穴因人手不足而显得空虚,第十二大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便轻松占领了敌人的据点。与此同时,敌军的主力也进入了彭德怀的伏击圈,待所有敌人进入预定区域后,彭德怀一声令下,红军将敌人彻底包围,全力发起猛攻。
萧家璧和李世廉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计,仓皇逃向黄垇,但当他们赶到时,发现自己原本的巢穴早已被红军占领,顿时心急如焚。最终,他们不得不弃队逃亡。红军将敌人击溃,除了部分死伤外,许多敌军纷纷投降。
战斗结束后,红五军的将士们在黄垇汇合,完成了胜利的会师。按照常理,敌人的老巢往往会藏有一些贵重的财物,尤其是金银珠宝,这对于物资匮乏的红军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战士们翻遍了敌人巢穴,除了武器弹药外,竟然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找到。这一发现令大家颇感失望,他们纷纷猜测,可能是敌人预料到黄垇的巢穴难以保住,早已将财物转移。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放弃寻找财物时,奇迹出现了——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老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激动地喊道:“别走啊!我知道他们把值钱的东西藏在哪里!”
战士们虽然心存疑虑,但依然跟着老人走。老人显然对周围的地形十分熟悉,带领战士们走过几条小路,最终来到一堵土墙前。“就在这后面!”老人指着土墙说道。
几名战士毫不犹豫地冲上去,齐心协力推倒墙壁,墙后竟然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洞口。经过确认,洞内没有危险,一名战士迅速钻了进去,兴奋地从中抓出一大把银圆,喊道:“哇,里面有好多这些东西!”
果不其然,洞内藏有大量金银财宝——不仅是三担银圆,还有一堆金元宝和金叶子,重量约为40多斤。这笔财富对资金短缺的红五军来说,堪称雪中送炭,为部队提供了急需的物资,特别是药品和武器装备的购买,极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
一名红军干部激动地握住老人的手,问道:“大叔,你是怎么知道这里藏着财宝的?”
老人笑嘻嘻地回答:“这堵墙是我亲手砌的!当时李世廉的人把我抓来砌墙,我看到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心里就明白这里一定有问题。”
有战士忍不住好奇,问:“既然李世廉把你抓来砌墙,为何没杀掉你?”
老人得意地笑道:“我可聪明,墙还没砌好,我就趁机逃了,躲在山里好些日子,幸好没被抓住。”
战士们纷纷称赞:“大叔,你真厉害!不仅救了自己一命,还帮我们红军立下大功!”
通过这些金银财宝,红五军成功补充了急需的物资,增强了军备,为接下来的反“围剿”战役积蓄了力量,并为红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