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正在参加开罗会议的蒋介石突然收到一份报纸,里面刊登了几张照片,照片中中国士兵在常德城墙上举着白旗向日军投降。原本满怀信心、准备在罗斯福和邱吉尔面前争取更多权益的蒋介石,看到这些照片时顿时怒不可遏。这几张照片不仅他看得到,罗斯福和邱吉尔也必然能看到。显然,日本人利用开罗会议的时机,故意散布这类照片,一方面是为了在罗斯福和邱吉尔面前羞辱蒋介石,另一方面是想让英美两国怀疑中国作为盟友的可靠性,从而动摇他们与中国结盟的决心。蒋介石的愤怒远不止于此,他甚至萌生了杀意,余程万后来因“常德失陷时未在阵地”而被捕,差点被处死,正是由此事件引发的。
1942年6月5日,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遭遇惨败,四艘航母被击沉,一艘战列舰受重创,两艘巡洋舰一沉一伤,驱逐舰也遭受重击。8月,日本海军在所罗门群岛再次失利。尽管如此,日本军方却不敢公开真实战况,企图用未来的胜利掩盖这些失败。为了扭转局势,日军急于在中国战场发起一次他们自认为能够获胜的攻势,以“胜利”安抚国内民心。
此时,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得知情报,称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已经秘密前往昆明,正严格训练24个师的部队,准备对缅北发起反击。同时,还有约25万中国精锐部队正从湖南调往云南。日本军方很清楚,这些大规模调动势必与反击缅北有关。此刻,印缅战场上日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已经处于劣势,如果让近50万中国军队进入战场,后果将不堪设想。东条英机、杉山元和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达成共识:“无论如何,必须拖住中国部队进入印缅战场的步伐。”
于是,日本军方连下两道命令:一是向印缅战场增派第15和第33师团,二是催促中国派遣军尽快在正面战场发动一次必胜的局部攻势,以牵制缅北战局。增兵虽然简单,派兵出击取胜却异常艰难。此次攻击存在三个难点:一是确定攻击方向,二是选择攻击城市,三是明确作战目标。
经过反复考虑,畑俊六将目标锁定在沅江边的常德。常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常德位于川黔咽喉,是重庆的屏障和中国抗战大后方重要的后勤基地,素有“粮仓”之称,供应第6、第9战区近百万军队的粮食,同时还为重庆大后方补给粮食。如果常德失守,不仅中国军队将陷入粮食困境,日军也能缓解军粮紧缺问题。其次,常德在军事上隶属于第6战区,行政上归第9战区,两大战区的隶属关系复杂,一旦开战,双方易因管理权问题产生矛盾,给日军可乘之机。再者,常德是沅陵、贵阳、长沙、衡阳的前哨阵地,若被攻陷,日军可从西面经沅陵威胁黔东,或从南面直逼益阳、衡阳,孤立长沙。若进一步攻占衡阳,湘桂铁路和粤汉铁路将落入日军掌控。最后,若粤汉铁路被日军掌控,不仅能调兵南下支持南太平洋作战,还能将掠夺来的物资运回日本,缓解经济困境。畑俊六此举目光毒辣、深谋远虑。
1943年9月27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进攻常德的命令。次日,第十一军接到作战任务:一是11月上旬开始攻势,攻击常德周边,摧毁敌军力量;二是完成目标后,恢复原有阵势。然而这份机密命令被潜伏在安庆的第6战区特工截获,尽管情报经过多次传递后出现变形,第6战区仍要求复核,但复核过程中,两名特工被日军13军特高课发现,一死一逃。此时,第3次长沙会战后,薛岳所创“天炉战法”已成为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术,推广至各战区。尽管“天炉战法”在后续的浙赣会战中因顾祝同生搬硬套而遭遇失败,但其核心理念依旧被广泛重视。
“天炉战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诱敌深入,引诱敌军进入“天炉”中心;二是向心攻击。为了实现这两步,撤退方式尤为重要。直线撤退不可取,因敌军尾随会冲散防线,导致决战区域混乱。必须采取斜侧线撤退,从两翼后撤,保证中间部队稳固防线。此外,决战“炉膛”必须部署坚强部队,确保不被突破,为向心攻击创造条件。常德会战时,第6战区的部署基本是“天炉战法”的翻版:
- 王敬久的第十集团军和王瓒绪的第29集团军部分兵力在河沼地带阻击日军,利用津市、澧县河流和暖水街附近山地进行侧击和伏击。
- 第74军余程万的第57师固守常德,51师、58师及74军军部机动于太浮山附近。
- 施中诚的100军从浏阳至益阳待命,随时支援常德。
- 空军立刻出动,对沙市、监利、石首、华容、岳阳集结的日军实施轰炸。
- 丁治磐的第26军和冯治安的第33集团军出击日军防线薄弱处。
- 第9战区出动两个师向岳阳攻势,第5战区出动两个师向京山进攻,牵制日军。
除了新增空军轰炸外,此部署几乎与第3次长沙会战时相同。余程万内心忐忑,因为他知道第3次长沙会战胜利除了“天炉战法”外,还受益于三个关键因素:长沙防守兵力充足,尤其是战中韩浚的第77师加入稳定阵线;岳麓山上的炮兵力量强大,有一个重炮旅和一个炮团支援;日军进攻长沙时临时起意,弹药供应不足,最终弹尽粮绝而撤。相比之下,此次常德防守部队只有8000余人,配备的火炮寥寥,弹药有限,且日军兵力充足、准备充分,根本无法复制长沙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天炉战法”成功依赖于上级对敌情准确判断,一旦误判,战法即失效。事实证明,余程万的担忧是正确的。
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并不被部分日军将领认可,尤其是116师团长岩永旺更看不起他。横山勇战场经验平平,曾被桂军高射炮击落飞机,战绩逊色于先任冢田攻。尽管如此,横山勇的作战计划极具诡计。他分四阶段进攻:
1. 以第3、第13师团配合佐佐木支队、第65师团栖田支队、独混17旅团宫胁支队,在暖水街一线进攻,击破中国第79军,占领暖水街西南。116师团与第68师团向安乡方向推进,116师团占领安乡、澧县和津市,第68师团占领南县及滨湖通往常德的要点;第58师团古贺支队向鄂西渔洋关佯攻,牵制江防军,防止其东调;第40师团户田支队在华容方向牵制作战。
2. 消灭第73军和第74军,具体以第3、第13师团和佐佐木支队从石门进攻常德西南,116师团从津市、澧县正面攻击常德,第68师团从汉寿地区进攻。
3. 在常德南部抵御第9战区从长沙方向的援军。
4. 攻占常德后撤退至石门,抵御第6战区援兵,恢复战前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