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周灭亡前夕,杨坚见到冯小怜后,为何连夜将其送给她的仇人?
迪丽瓦拉
2025-09-23 15:31:21
0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作过两首描写北齐冯小怜的诗篇,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一笑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当北周军队逼近北齐都城时,北齐末代皇帝高纬却沉醉于冯小怜的柔情似水之中,浑然不觉时局紧迫,连军国大事都抛诸脑后。正因为他只图博得冯小怜一笑,北齐的灭亡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那么,冯小怜究竟拥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高纬如此沉迷难舍?这里有一个成语能够精准地诠释冯小怜的吸引力,那就是李商隐诗中所提的“玉体横陈”。

提起冯小怜的魅力,其实不必多谈她的才艺。毕竟,作为一名受宠妃子,能歌善舞、懂得音律已是基本要求。这里我们单说她的容貌,光用“绝色”二字已无法完全描绘她的美丽。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如凝脂般细腻光滑的肌肤,宛若雪白的玉石,兼具冰肌玉骨之清透质感,无论冬日严寒还是夏日酷暑,肌肤总显得温润如初,更奇妙的是她浑身散发着淡淡幽香,令高纬为之神魂颠倒。

当然,冯小怜还具备别人难以企及的独特技能——按摩。她精通人体脉络和构造,早在伺候皇后穆邪利期间便自创了一套按摩手法,能极大地缓解疲劳,使人身心舒畅。正是因为她不仅美貌出众,还拥有这般技艺,穆邪利才甘心将她献给高纬。

自从高纬得到冯小怜后,两人形影不离,简直如同连体婴儿般密不可分。高纬分秒不愿离开她,不论是在座同席还是同行出行,甚至在与朝臣议事时,也时常将冯小怜搂在怀中,或者让她坐在膝上,令在场的官员们脸红心跳,难以言辞连贯。

此外,高纬还有一份令人匪夷所思的恶趣味。他认为如此倾国倾城的冯小怜不应只属于自己,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想让天下男子都能一睹她的风采。于是,他竟在朝堂上专门摆放了一张案几,时不时让冯小怜裸体横陈其上,摆出各种姿态表演,供群臣排队观赏。正因如此,才有了“玉体横陈”这一荒唐成语。

不论此故事的真实性如何,足以看出冯小怜的魅力之大,而高纬对她的迷恋也的确到了近乎病态的程度。

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尽管冯小怜被誉为一代尤物,赢得不少人的宠爱和倾慕,但也有人对她颇有微词,尤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隋文帝杨坚。

北齐灭亡后,高纬与冯小怜被押解至长安,成为阶下囚。国都沦陷,故土不再,但高纬依然难舍冯小怜,甚至央求宇文邕将她归还。对此,宇文邕冷冷回应道:“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在宇文邕眼中,冯小怜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带有嫌恶。对普通人来说,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冯小怜完美诠释了“祸国妖妃”的形象。

当年北周军队兵临城下时,有急报连夜送到高纬手中,然而当时的高纬正与冯小怜打猎。冯小怜不仅未劝高纬速回处理政事,反而央求他再围猎一场,因为她还未尽兴。

后来,冯小怜随高纬踏上逃亡之路,即使身后有追兵紧逼,她依旧有闲情雅致地精心打扮自己,不断欣赏镜中美貌。如此妃子,正常的英明君主怎会心生喜爱?更遑论如宇文邕、杨坚这等雄主。

应高纬请求,宇文邕将冯小怜赐还给他,两人得以再度相伴半年。随后,高纬因被诬陷与穆提婆谋反遭处死,冯小怜又被赐给他的异母弟宇文达。

宇文达本是不近女色之人,然而冯小怜的绝世风华依旧令他着迷,宠爱有加。凭借宇文达的宠爱,冯小怜在宫廷中得以施展手腕,矛头直指宇文达的正妻李氏。她仗势欺人,屡次诬陷李氏,险些将其害死。

然而好景不长,北周步入灭亡的边缘。杨坚篡权,屠杀北周五王,宇文达也未能幸免。

宇文达死后,杨坚见到冯小怜,同样对她毫无好感,甚至更甚于宇文邕。当夜便将冯小怜赐给了李询。

李询是杨坚为冯小怜精心挑选的归宿,因为李询的妹妹正是宇文达的妻子李氏,这无疑是将冯小怜送入仇人的怀抱。

果然,在李家,冯小怜非但未获宠爱,反而遭受冷落和虐待。李家人清楚她昔日所作所为,视她如奴婢一般,强迫她穿粗布衣裳,承担最繁重的粗活,吃最简单的粗粮。

尽管如此,李家人仍不满足,尤其是李询和李氏的母亲,每次见到冯小怜,便联想到女儿曾险遭祸害,心中的恨意难以平息,最终逼迫冯小怜自尽。

俗话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冯小怜未能挺过人生中漫长的苦寒,没能迎来属于她的春天。

回望冯小怜的一生,充满了无奈与被动。她如同一株寄生的菟丝花,被皇后穆邪利推向高纬,牢牢缠绕着这位昏庸的君主。

她所做的一切,皆是“女为悦己者容”的真实写照。即便在国破家亡、逃亡途中,她依然心无旁骛地打扮自己,力求在高纬面前永远保持最佳状态,确保自己能够持续获得宠爱。

然而,高纬自己都丢了江山,又怎可能长久宠爱她?

高纬死后,冯小怜被赐予北周宗室成员宇文达,虽算是得宠一时,却也招来了众多敌人。等到宇文达被杀,冯小怜又被转手送入杨坚的安排,落入仇敌李氏之家,命运悲惨难逃。

归根结底,冯小怜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如同一件被人随意摆弄的物品,从穆邪利到高纬,再到宇文邕、宇文达、杨坚、李询,没有一个人曾真正考虑过她的意愿,而她的意见,似乎也从未被重视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都... 前言 人们总爱说,每个成功男人身后,都站着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这话搁刘邦身上,怕是只讲了冰山一角...
为什么安徽省会安庆会被合肥取代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六日,一道圣旨从北京紫禁城发出: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迁至安庆。自此,安庆...
数智海丝看泉州|百年侨乡古村落... 红砖古厝与南洋番仔楼在梧林村并肩而立,诉说着百年风雨与赤子归心。7月21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
“85后”刘寅任浙江大学历史学... 据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召开干部任免宣布会。浙江大学副校长...
人类社会中的“不把人当人”问题... 如何定义“人”?在哲学层面,对这个抽象问题的回答无疑可以列举众多理论和学说。当我们转向日常生活会发现...
原创 上... 上海的这座史诗建筑,曾经是公共租界工部局、民国上海市政府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经过近两个月的...
原创 五... 刘备在其鼎盛时期,拥有着三国最顶尖的文武力量。他同时拥有诸葛亮和法正这两位杰出的谋士,而在法正的辅佐...
原创 国... 很多人认为,胡适始终站在蒋介石一方,支持国民党,视其为“正统”,并对共产党持不以为然的态度。然而,鲜...
祖辈传下的时光秘宝:丙午户部直... 在江西省赣州市的一座寻常民居里,骆先生意外地翻开了家族历史中一页尘封的记忆。这枚丙午户部直字版大清铜...
原创 白... 权力交锋:蒋介石与白崇禧的悲剧对决 白崇禧,这位被誉为“小诸葛”的桂系军事领袖,其与蒋介石的恩怨纠葛...
原创 朱... 如果将历代开国皇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最不容易的一位。朱元璋的出身背景极为艰...
原创 正... 华夏历史长河绵延千年,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而自秦朝建立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家多次陷入动荡,战火不断,...
张德明:建构“红色中国”——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翻译出版了一批海外亲历者所写的中共革命史著作。这些著作观察细致、视角新颖,既...
把热爱写在大地上 | 现场评论...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晋商博物院参访。(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宁 摄) 荷花盛夏始,万物向美时。 “在历史...
原创 毛... 老覃在昨天发布的《1960年,江渭清大谈食堂的弊端,毛主席提出解散,他却摇头说不行》一文中提到,19...
原创 本... 从二品的布政使官员晋升通常会升任哪些职位?为什么清代官制中特别规定本省的布政使不能被列为本省的巡抚?...
原创 国... 1937年8月,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为了适应战争规模日益扩大的现实,南京军委会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经...
原创 刘... 刘备一生波折起伏,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后,逃到白帝城(今重庆奉节)。那是公元223年的春天,他病重不起,...
原创 以... “以夷制夷”这一策略,并非近现代才开始出现。早在隋朝时期,李世民的岳父长孙晟就曾巧妙地运用过这一手段...
“东方杯”第三届朗读者大赛开始... 本报讯(记者石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