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的《1960年,江渭清大谈食堂的弊端,毛主席提出解散,他却摇头说不行》一文中提到,1960年3月15日,毛主席携华东六省一市的主要负责人,乘坐专列前往绍兴东湖农场进行实地调查。
对于这个东湖农场,老覃曾在2023年12月5日发布的《1954年,有人说东湖是“五百尺不见底”,毛主席大笑:骗人的鬼话》一文中做过详细的介绍。这个地方原本土质贫瘠,曾被讥讽为“放鸭贩”与“溺煞贩”——意指其土地无法种植农作物,甚至适宜的生物如鸭子都难以生存。然而,解放后,政府大力推动科学种田,使得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很快转变为浙江省的一块高产农业示范田,成为全国农业改革的成功典范。实际上,毛主席与宪法起草小组在1954年春节期间,曾带领团队前往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期间,毛主席还于1954年3月9日,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谭启龙一同前往东湖农场视察。
六年后的1960年,春意盎然,毛主席再度访问这片他曾考察过的土地。然而这一次,天气与以往大不相同。毛主席的专列到达东湖农场时,正值瓢泼大雨滂沱。此时,前往农场进行调查工作显然充满了困难与不便,尽管如此,农场的领导们还是决定冒着大雨前往视察。毛主席则选择留在专列内办公与休息,等待晚上听取农场领导的详细汇报。
16日,毛主席在专列上起草了关于加强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领导的批示,随后决定乘专列继续前往宁波。当天,专列经过了绍兴,驶向宁波,继续开展会议。
到了宁波后,专列停靠在海军航空兵的专用线,紧接着毛主席要求稍作休息,并提出要视察宁波的市容。于是,大家乘车穿行于宁波的主要街道,来回游览,领略了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的风貌。此外,毛主席还专门参观了宁波的天一阁。这座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的古老书阁,藏书量超过七万卷,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毛主席素来喜爱阅读,天一阁的深厚文化底蕴自然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当日,毛主席在会议结束后,还提出要前往宁波海军航空兵部队视察,并且曾一度计划亲自前往舟山群岛进行检查。得知毛主席即将到访,岛上的官兵们无比激动,纷纷将岛上唯一的一座两层楼房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以确保毛主席能够有一个舒适的落脚点。
提到舟山群岛,其历史对于解放战争的意义不可小觑。1949年秋,经过长时间的筹划,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浙江南部与东部的过程中,开始以舟山群岛为重要战略目标发起海上登陆作战。舟山群岛的战略意义重大,在解放战争时期,它是我国在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解放军通过艰苦的战斗,在1949年11月成功解放了舟山群岛,并打破了国民党军在这里的防线。
然而,随着19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蒋介石集团的驻台军队逐渐稳固了在台湾的防御,并开始利用金门岛作为跳板,频频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骚扰与破坏。为应对这一局势,毛主席多次召开会议,指示外交与国际法专家,研究与划定我国领海的范围。最终,在1958年举行的北戴河会议上,决定将我国的领海范围从原来的3海里扩展至12海里,这一举措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尽管毛主席希望亲自前往舟山群岛进行视察,党中央最终出于战略考量,决定毛主席应及时返回杭州,以接待外宾。无奈之下,毛主席于3月17日乘专列离开了宁波,踏上了返回杭州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