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这座史诗建筑,曾经是公共租界工部局、民国上海市政府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经过近两个月的修缮,即将重新向公众开放。不禁让人想问:你期待这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吗?
在近代的上海,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由三个主要区域组成:即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而工部局则作为公共租界的权力中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20世纪初,由于公共租界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工部局办公楼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兴建一座全新的大楼。这座大楼的建筑历程从1914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22年,整整历时八年之久。大楼落成的那一刻,被誉为“远东第一围合式建筑”,这一称谓让当时的上海市民感到略显奇怪,最终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石头房子”。
大楼建成的第二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莅临此地,用德语发表关于相对论的演讲,极大地吸引了在场观众。可惜大多数人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有人向他提问有关“心灵学”的看法,这让爱因斯坦也感到困惑不已。不过,来这里主要是为了见证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风采,所以他所讲的内容反而并没有成为重点。
直到1943年前,这栋大楼一直是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办公地点,尽管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实际管理权转移到了日本手中。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民国上海市政府的新址。而到了1949年,这栋建筑见证了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成立,并迎来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到了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往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该建筑则被称为“老市府大楼”。
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变迁,随着2024年3月的到来,这座大楼将迎来全新的面貌,化身为上海时尚的新地标。据说内部将会包含商业功能,可能会设有购物中心。我肯定会去那里逛逛,尽管到底会不会消费,还要看当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