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您不仅可以随时获得更多类似的内容,还能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对我们来说是持续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小黑
编辑|t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称得上“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评价了这个朝代的辉煌与壮大。汉朝在历史上可谓是屈指可数的几个长期能够压制外敌的朝代之一,即便在东汉末期进入乱世,它依然保持了对外族的强大威慑力。
然而,尽管汉朝强大,依然面临过一些强大的敌人。汉朝初期的匈奴就是其中之一,东汉末年的鲜卑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特别是在鲜卑的领袖出现之后,凭借着个人的雄才大略,鲜卑几乎压制了汉朝长达二十年之久。在这二十年里,汉朝几乎没有取得过任何战斗上的胜利,每次对抗鲜卑时都以失败告终。
北方草原的力量,长久以来被视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宿敌”。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几乎总是与北方草原势力发生战斗,并且多次遭受草原势力的入侵。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和清朝就是草原势力成功建立的两个政权,它们在中原大地上取得了历史性的地位。
草原势力之所以能够不断崛起,不仅因为他们的战斗力极强,还因为他们的“更新换代”速度让人震惊。每个历史时期几乎都会有一个草原部落崛起,然后统一其他部落,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某些时期,草原上甚至会出现多个势力竞争的局面。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首先,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的生存压力。草原地区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居民只能依靠“逐水草而居”来生存。这意味着草原上的人们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任何一次气候变化或资源的枯竭,都可能导致草原上的部落生存困难。正因如此,草原上的居民自古以来在冷兵器时代都保持着惊人的战斗力,这种生存压力极大地锤炼了他们的作战能力。
其次,草原上的内部等级制度也非常严苛。大部落常常会压迫小部落,这种压迫下,反抗的力量总是存在。因此,草原势力内部的竞争格外激烈。任何一个条件成熟的小部落,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甚至超越其他部落,鲜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鲜卑,最初只是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早期它与乌桓一起,受制于强大的匈奴,属于匈奴的下属部落。但随着匈奴的衰落,鲜卑迅速崛起,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国家规模的强大部落。然而,当时的东汉依然强大,鲜卑的崛起对于东汉来说,并不足以构成威胁。鲜卑只能屈服于东汉的控制,成为了东汉的“大都护”,负责保卫东汉边疆,并参与对北方匈奴的进攻。
但此时的鲜卑就像一只等待时机的猛兽,表面上看似遵从东汉的指令,实际上他们已经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寻找机会脱离东汉的统治,甚至打败东汉。根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中的记载:“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质。是后或降或畔,与匈奴、乌桓更相攻击。”这段话表明,鲜卑已经开始暗中策划脱离东汉,准备反击,寻找对抗的机会。
在鲜卑中,涌现出了一位具有非凡才能的领袖——檀石槐。檀石槐的出现,成为鲜卑势力发展的转折点。不同于以前的继承制,檀石槐通过“推荐制”成为鲜卑的大汗,说明他得到了各部落的认可。檀石槐上位后,鲜卑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领土的扩展,还是军队的战斗力,都远超当时的汉朝。鲜卑的疆域通过南征北战,拓展至“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超越了当时的汉朝。而他的军队,被史书赞誉为:“戎狄炽强,古未有之”,“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来如飞鸟,去如绝弦”,这些表述无疑显示出鲜卑军队的强大。
然而,这样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鲜卑的崛起,促使东汉在156年到177年之间,几乎每次与鲜卑交战都以失败告终。如果不是鲜卑不善于攻城,汉朝或许在这一时期便已灭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檀石槐一人就压制了汉朝整整二十年。以当时的鲜卑实力,若持续发展,必定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尽管不一定能够摧毁整个汉朝,但其强大程度足以和后来蒙古帝国相抗衡。遗憾的是,天妒英才,檀石槐于公元181年去世,享年仅44岁。
檀石槐的去世,意味着鲜卑失去了继续壮大的机会。这里再回到草原势力的竞争问题。从整个封建历史来看,草原的部落有着独特的传统——他们只会忠于某个强有力的领袖,而非一个家族。与中原地区的政权不同,中原政权即使遇到昏君,也能凭借皇朝的威望维持一定时间的稳定。然而,在草原势力中,一旦领袖去世,势力就会面临迅速分裂的局面。蒙古帝国的分裂就证明了这一点。而鲜卑国在檀石槐去世后也迅速面临了类似的危机。
檀石槐去世后,他的儿子檀和继位。但檀和能力平庸,又喜好奢华,无法管理庞大的国家,因此鲜卑很快出现分裂。西部鲜卑部落背叛,剩下的鲜卑势力也分裂成了多个部落。曾经令汉朝喘不过气的强大鲜卑势力,随着领袖的去世,迅速失去了威慑力。《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记载:“光和中,檀石槐死,时年四十五,子和连代立。和连才力不及父,亦数为寇抄,性贪淫,断法不平,众畔者半。”可以看出,檀石槐去世后,鲜卑在短时间内陷入了混乱。
虽然檀石槐的鲜卑国在他在位时极为强大,但最终却依赖于个人魅力。历史铭记了这一位领袖,但鲜卑的后代逐渐汉化,鲜卑的文化也逐步消失。因此,历史中的这位伟大人物,最终也未能获得应有的尊崇和祭奠。
事实上,历史中有很多像檀石槐一样,凭借个人力量改变了历史局势的人。严格来说,檀石槐的起点并不高,但他凭借非凡的智慧和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他像霍去病那样,得到了朝廷的全力支持,历史上很难想象他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曾为檀石槐的表现作出高度评价:“鲜卑檀石槐,勇健有智略”。
王庆献.《乌桓鲜卑势力嚣长》[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6.
列传·乌桓鲜卑列传[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