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一年后问斩,最终回来多少人?
迪丽瓦拉
2025-09-23 20:08:59
0

唐朝鼎盛的繁华盛世,离不开皇帝的辛勤治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安定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被后世誉为“大唐盛世”的辉煌时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深爱国家和百姓的君主,却做出了一件令世人震惊的举动——他下令释放了390名囚犯,让他们回家过年,并且与他们达成协议:一年之后必须回到监狱。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有多少囚犯最终如约归来?

李世民为何做出如此决定?这些囚犯大多都是穷凶极恶的重罪犯,甚至是死刑犯,按理说秋后必然问斩。放他们出去,竟还指望他们能守约回来,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深意?

事实上,李世民的此举是有深刻考量的。无论是唐朝的李世民,还是明朝的朱元璋,二人虽然都是励精图治的帝王,但其皇位都非正统传承。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联合长孙无忌及多位功臣发动政变,先后除掉了自己的兄弟,迫使父亲退位,才得以登上皇位。

正因为此,他背负了“弑兄逼父”的恶名,成为历史上难以抹去的污点。虽是皇帝,无人敢公然质疑,但这段血腥夺位的过程却深刻刻印在世人心中。

玄武门之变虽非李世民本意,但他多年征战四方,平定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治军有方,深得民心和军中爱戴。李世民的威望和才干,令他在军政界备受推崇。

然而,正是因为功高震主,他的兄弟们感受到了威胁。李世民曾一度威胁皇帝和皇太子的地位,激起宫廷内多次刺杀阴谋。尽管暗杀屡屡未遂,敌人最终集结兵力,意图在宫外诛杀李世民。幸亏李世民事先得知消息,在城外设伏,一举扭转局势。

这场生死搏斗,使李世民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面对生死存亡,他不得不奋力一搏,最终成功夺取权力,享尽无尚荣耀。

李世民的举动虽充满争议,但也是为了自保。他自幼文武双全,聪明过人,无论是处世智慧还是治国方略,都深受百姓爱戴。登基后,他广纳贤才,礼贤下士,虚心采纳谏言。魏徵在朝上曾劝谏两百余次,李世民皆虚心听取。

正是这份谦逊与智慧,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景。即便如此,他在法制上仍较为严厉,使得文武百官办事时战战兢兢,时刻提防触犯律法。

尽管政治上有诸多成就,玄武门之变却始终成为李世民心头难以释怀的痛。世人虽不敢明言,但私下里仍有人敢于偷偷谈论这段血腥史事,令李世民如鲠在喉,夜夜难眠。

为了缓解心结,李世民希望做些能够赢得百姓赞誉的实事。贞观六年,按照惯例,死刑犯的最终审查文件需呈至皇帝手中,此举被称为“录囚”。

“录囚”制度源于汉代,皇帝和刺史们需审查囚犯案卷,确保证据确凿,杜绝冤假错案,避免滥杀无辜。

在审阅这些重刑犯时,李世民发现有390人面临极刑,这让他深感忧虑。

当时天下一片太平,怎会有如此多重罪犯?他们真都是十恶不赦的恶徒吗?

为验证心中疑虑,李世民亲自前往牢狱探查。牢房阴暗潮湿,鲜少阳光,但皇帝的出现令囚犯们无不敬畏,纷纷跪地不敢直视圣颜。

李世民着重询问一位年长囚犯的情况,逐渐打消了对方的戒心。他细致地了解囚犯的年龄、籍贯、犯罪原因,并让身边官员详细记录。

经过仔细调查,真正罪大恶极、应处死刑的不过29人,远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余大多罪轻或者情有可原。

许多人因走投无路才犯罪,有的是家中顶梁柱,有的是独子,有的甚至未婚无子。也有因父母重病无钱医治,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李世民听闻这些不禁感同身受,对他们深表同情。但死罪不可轻易废除,若随意赦免,只会削弱法律的威严和震慑力。

同时,他也自问:自己弑兄逼父,难道不是最该受刑的人吗?

回到行宫,李世民心怀怜悯,决定给这些囚犯一次机会。于是,他再次来到牢狱,对囚犯们说道:“我可以让你们回家,但期限只有一年,届时必须归来。”

这番话点燃了囚犯们几近熄灭的希望,哪怕只有短短一年,他们也有未了的心愿。

此举需向朝廷报告,释放死刑犯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许多大臣担忧放人后会扰乱社会治安,反对释放。

李世民总结道:“我放他们一回,是想看看他们是否能改过自新。且罪行多数非十恶不赦,这也是一种恩典,若行得通,将成为佳话。”

皇帝已下决心,将这390名死刑犯释放,允许他们在一年内实现未了心愿:有的要娶妻生子,有的要照顾年迈父母。

一年后,所有囚犯无一缺席地按约归来。

李世民为此深感欣慰,认为此举意义深远:既体现了囚犯的守信,也显示出其宽厚仁慈的君主风范。

他决定赦免他们死罪,说道:“你们都曾‘死过一次’,如今重获新生,往昔过错一笔勾销,未来当好好生活。”

正是因为李世民能够以德服人,而非单靠刑法暴力,才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对这些囚犯而言,这既是重生的机会,也是李世民心灵的释放。他渴望借此释怀过去,虽然皇位非正统传承,却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明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如流星般短暂却璀璨,他们的名字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刘春霖,这个名字...
《富锦杭州知青史》新书发行座谈... 近日,一场承载着深厚历史情感与时代记忆的新书发行座谈会在杭州举行。黑龙江省富锦市委代表团跨越千里,与...
原创 毒... 当赵高亲手将剧毒灌入秦二世胡亥喉咙的那一刻,整个咸阳宫似乎都屏住了呼吸。胡亥的挣扎与绝望终结于章台宫...
原创 明... 顺治七年,1650年,在这一年,明朝的降将定南王孔有德率领大军攻入了桂林,并且围困了靖江王府。此时的...
原创 历...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些事件以其神秘莫测和巧合之处深深震撼着后世人们的心灵。三次令人称奇的巧合,就如...
原创 周... 多数人对于分封制的理解,往往认为秦始皇以后,分封制就没了。古代史官也认为,秦以后,“封建变郡县”(这...
原创 刘... 前言 史书的长卷中,总有那么几页,墨迹仿佛都浸透了天意,字里行间跳动着凡人无法理解的脉搏。 刘秀,...
原创 嫡... 在清朝宫廷那幽深壮丽的深宫大院中,一场围绕权力与地位的无声较量悄然展开。紫禁城,这座既庄严又神秘的皇...
原创 解...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争夺这场胜利的成果,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口,向我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最终酿成了同...
原创 北...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
原创 袁... 将时间追溯到明朝末期,那个时期的大明帝国正面临着多重危机。除了来自努尔哈赤的威胁,西方列强也逐渐把目...
原创 西... 在评选西晋时期的十大名将时,我们应当综合考量他们的军事才能、实际战功、战略影响以及对西晋统一及稳定的...
埃及曾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哥,为何... 阿拉伯世界由22个阿拉伯人占绝对主体、通用阿拉伯语的国家组成,生活着超过4亿阿拉伯人。 但这22个阿...
这场历史名人讲座 用图片解码“... 7月19日,由成都规划馆主办的“成都规划馆·说”专题讲坛第31期《图解成都历史名人系列讲座》第三讲《...
原创 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您能持续接收到此类文章的推送,同时也能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
原创 戈... (一) 若想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历代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地理概念你必须掌握,那...
原创 他... 在1948年,随着对廖耀湘兵团的围歼任务圆满完成,第二纵队接到了命令,立刻投入沈阳的战斗。尽管部队在...
原创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为净化革命队伍、打击腐败资本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三反五反”运动。...
原创 黄... 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提到的“五虎上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这五位将领中,有一些是名声显赫的英雄人物,而...
原创 朱... 纳哈出的命运与忠诚 纳哈出,这位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英雄,在被明军俘虏之后,原本注定要迎来一个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