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灭忙以后,清政府欠的一屁股债,最后怎么还了?
迪丽瓦拉
2025-09-24 06:34:45
0

清政府不复存在了,那不是还有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吗?债务难道就此消失了吗?当然不是,这些欠款依然需要继续偿还。清政府背负的庞大债务账单,耗费了极长时间才能逐步理清。

关键是不同国家,尤其是西方列强,对于清政府债务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处理方式尤为特殊。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条复杂的逻辑:清政府还活着时欠下大量债务,清朝灭亡后,这些债务到底如何处理?

第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在迈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程中,掀起了一系列残酷的全球争霸战争。这些战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国原有的世界霸权,同时抬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虽然这部分历史细节我们不做过多展开,但可以简单说,战胜国是协约国阵营,主要包括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及美利坚合众国。

而同盟国则由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动员人数约达6500万,伤亡人数超过3000万。中国也派出士兵加入协约国一方。此次战争中,平民伤亡主要因西班牙流感爆发,协约国阵亡士兵人数超过549万,而同盟国阵亡超过338万,中国方面伤亡约5000人。作为胜利者,协约国有权向战败国提出赔偿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败国中,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主。有人会疑惑:“意大利不是协约国吗?为什么又被归入战败国?”实际上,意大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立场多变,左右摇摆。这里暂且不细谈其复杂原因,简单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自动丧失对中华民国赔偿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点,美国放弃了部分赔偿金额。1904年,中国驻美公使发现赔偿金额触及美国当时正陷于金本位与银本位争论的敏感话题。当时,关于赔偿是以黄金还是白银支付,成为讨论焦点。美国国务卿随口的一句话暴露了一个秘密:赔偿金额被夸大了。经过调查,发现美国在赔款金额上做了手脚,也就是说,美国虚报了赔款数额。虽然赔款数额不小,但也非天文数字。此事曝光后,美国为了维护国际信誉,勉强退还了大约一半赔款,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兑现退款。

更复杂的是,美国退回赔款附加了一个条件:这笔资金只能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当时赴美留学的学生能够享受这笔赔款带来的福利,普通百姓则无法受益。美国早已意识到,通过掌控中国的高端人才培养,便能间接影响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这种手段极其狡猾且隐秘。更可怕的是,美国的做法迅速被其他列强模仿。

第三点,英国也选择放弃部分赔偿金额。这里说的是英国对中国庚子赔款的退款协议。1926年,英国国会正式通过议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这些退还款项同样必须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赴英学习等教育用途,和美国的做法极为相似。

第四点,苏维埃政权也放弃了赔款。1924年,中苏双方签订中俄协定,明确中国部分款项可免除偿还,对退款的款项同样限定只能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对于当时刚刚成立不久、尚未被西方国家承认的苏维埃政权,这样的决定颇具战略考量。苏维埃政府急需获得周边国家认可,尤其是中华民国的合作。于是他们明确放弃庚子赔款的权利,但同样设置条件,要求中国学生赴苏联学习。

有人认为这是利好,毕竟留学生能够学习先进科技。但实际上,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技术,还接受了政治思想的灌输。学成归国后,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华民国的骨干力量,正是通过控制这批高知识分子,外部势力得以影响国内政治。

第五点,周边其他国家的态度。奥匈帝国因战争瓦解成多个国家,如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些新国家先后宣布放弃庚子赔款。同时,法国也表示将退还这笔赔款,不过采用基金形式操作。国内对此不甚了解,结果法国表面上退款,实际上从中获利颇丰。

日本则截然不同。日本持续向中国索要庚子赔款,原因在于其当时经济极度紧张,贪得无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给了日本可乘之机,所谓“落后就要挨打”,真是铁一般的事实。甚至到了1936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仍向国民政府索赔。这意味着国民政府一边抵抗日本侵略,一边用赔款支持敌国战争,这种荒诞的局面令人难以理解。背后隐藏的复杂国际利益,这里暂不深入探讨,只做简单说明。

第六点,为什么重点谈庚子赔款?有人疑惑,文章大多讲庚子赔款,是不是有失全面?事实上,清政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00年间,签订了许多赔款协议。为何只聚焦庚子赔款?原因在于庚子赔款极为特殊,代表了清末的腐败无能。

一篇文章要写得太长,许多人难以耐心阅读,因此只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赔款事件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赔款本质上就是输家赔钱的结果,原因在于打不过对手。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需要支付高达9.8亿两白银的赔款(本金加利息),这一数字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多次出现。赔款必须支付足额利息,因为一次性支付根本不可能完成。

更重要的是,列强虽然对赔款有所关注,但对土地割让和通商口岸开放却丝毫不肯退让,该占的便宜继续占,该吃的好处继续吃。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开始收回被割让的土地。这一历史背景直接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简而言之,这是一段几代人拼尽全力才实现的承诺,向那些为民族解放奋斗的革命先辈们致以崇高敬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连线丨中外学者齐聚大河村遗... 7月24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分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会在河南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
原创 嬴... 公元前238年的四月初八,秦国的雍城蕲年宫内,嬴政正悠然地接受朝政。就在这时,宦官嫪毐突然夺走了秦王...
原创 秦... 秦国的覆灭真相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秦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帝国时代的起点,实际上并不是封建时代...
原创 此...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01期。徐海东,在1955年被评选为我军的10位开国大将之一,在这个名单中...
美国再强大,也不敢招惹中国,根... 美国的软肋:为何强大如它,也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美国,当今世界公认的超级强国。其GDP总量高达29....
他的死,刺痛历史 全文共4034字 | 阅读需9分钟 《广陵散》于今绝矣! 若是魏晋名士也来玩微信,他们的朋友圈想必...
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承...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一条宁静街巷深处,陈女士家中藏有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历...
原创 刘... 咱都知道,刘邦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成了汉高祖。这时候,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这下可算...
原创 汉... 提起今天的新疆,很多人可能会自然联想到汉武帝和左宗棠两位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然而,除了这两位显赫的英...
原创 罗... 1977年9月,开国少将傅崇碧重回军界,受命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同一职务,在中国人...
原创 南... 从公元907年大唐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唐自立、建立后梁开始,到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韩信被杀前,大喊了3个字,如今... 酒桌上年轻人喊得最凶的“我不服”,你知道源自谁的临终怒吼吗?这位叱咤风云的常胜将军,手握刘邦亲赐的“...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雍正对年羹尧的长期不满可谓源远流长。然而,雍正面对年羹尧在“九子夺嫡”期间的...
原创 课... 把文章改写后的版本如下: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名人都以其杰出的成就和高尚的品德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尊敬。...
原创 如...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在提到三国历史时,他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他运筹帷...
原创 诸...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政权腐化,民众疾苦。刘备,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觉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
原创 他... 1948年3月,冬季攻势结束后,东野部队正式成立了第五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其中,第五纵队的...
原创 熊... 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前辽东经略熊廷弼被凌迟处死并传首九边。熊廷弼之所以获此重罚,除了兵败、弃土、党...
原创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韦应物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