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不复存在了,那不是还有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吗?债务难道就此消失了吗?当然不是,这些欠款依然需要继续偿还。清政府背负的庞大债务账单,耗费了极长时间才能逐步理清。
关键是不同国家,尤其是西方列强,对于清政府债务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处理方式尤为特殊。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条复杂的逻辑:清政府还活着时欠下大量债务,清朝灭亡后,这些债务到底如何处理?
第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在迈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程中,掀起了一系列残酷的全球争霸战争。这些战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国原有的世界霸权,同时抬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虽然这部分历史细节我们不做过多展开,但可以简单说,战胜国是协约国阵营,主要包括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及美利坚合众国。
而同盟国则由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动员人数约达6500万,伤亡人数超过3000万。中国也派出士兵加入协约国一方。此次战争中,平民伤亡主要因西班牙流感爆发,协约国阵亡士兵人数超过549万,而同盟国阵亡超过338万,中国方面伤亡约5000人。作为胜利者,协约国有权向战败国提出赔偿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败国中,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主。有人会疑惑:“意大利不是协约国吗?为什么又被归入战败国?”实际上,意大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立场多变,左右摇摆。这里暂且不细谈其复杂原因,简单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自动丧失对中华民国赔偿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点,美国放弃了部分赔偿金额。1904年,中国驻美公使发现赔偿金额触及美国当时正陷于金本位与银本位争论的敏感话题。当时,关于赔偿是以黄金还是白银支付,成为讨论焦点。美国国务卿随口的一句话暴露了一个秘密:赔偿金额被夸大了。经过调查,发现美国在赔款金额上做了手脚,也就是说,美国虚报了赔款数额。虽然赔款数额不小,但也非天文数字。此事曝光后,美国为了维护国际信誉,勉强退还了大约一半赔款,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兑现退款。
更复杂的是,美国退回赔款附加了一个条件:这笔资金只能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当时赴美留学的学生能够享受这笔赔款带来的福利,普通百姓则无法受益。美国早已意识到,通过掌控中国的高端人才培养,便能间接影响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这种手段极其狡猾且隐秘。更可怕的是,美国的做法迅速被其他列强模仿。
第三点,英国也选择放弃部分赔偿金额。这里说的是英国对中国庚子赔款的退款协议。1926年,英国国会正式通过议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这些退还款项同样必须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赴英学习等教育用途,和美国的做法极为相似。
第四点,苏维埃政权也放弃了赔款。1924年,中苏双方签订中俄协定,明确中国部分款项可免除偿还,对退款的款项同样限定只能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对于当时刚刚成立不久、尚未被西方国家承认的苏维埃政权,这样的决定颇具战略考量。苏维埃政府急需获得周边国家认可,尤其是中华民国的合作。于是他们明确放弃庚子赔款的权利,但同样设置条件,要求中国学生赴苏联学习。
有人认为这是利好,毕竟留学生能够学习先进科技。但实际上,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技术,还接受了政治思想的灌输。学成归国后,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华民国的骨干力量,正是通过控制这批高知识分子,外部势力得以影响国内政治。
第五点,周边其他国家的态度。奥匈帝国因战争瓦解成多个国家,如奥地利和匈牙利,这些新国家先后宣布放弃庚子赔款。同时,法国也表示将退还这笔赔款,不过采用基金形式操作。国内对此不甚了解,结果法国表面上退款,实际上从中获利颇丰。
日本则截然不同。日本持续向中国索要庚子赔款,原因在于其当时经济极度紧张,贪得无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给了日本可乘之机,所谓“落后就要挨打”,真是铁一般的事实。甚至到了1936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仍向国民政府索赔。这意味着国民政府一边抵抗日本侵略,一边用赔款支持敌国战争,这种荒诞的局面令人难以理解。背后隐藏的复杂国际利益,这里暂不深入探讨,只做简单说明。
第六点,为什么重点谈庚子赔款?有人疑惑,文章大多讲庚子赔款,是不是有失全面?事实上,清政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00年间,签订了许多赔款协议。为何只聚焦庚子赔款?原因在于庚子赔款极为特殊,代表了清末的腐败无能。
一篇文章要写得太长,许多人难以耐心阅读,因此只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赔款事件进行分析。需要强调的是,赔款本质上就是输家赔钱的结果,原因在于打不过对手。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需要支付高达9.8亿两白银的赔款(本金加利息),这一数字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多次出现。赔款必须支付足额利息,因为一次性支付根本不可能完成。
更重要的是,列强虽然对赔款有所关注,但对土地割让和通商口岸开放却丝毫不肯退让,该占的便宜继续占,该吃的好处继续吃。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开始收回被割让的土地。这一历史背景直接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简而言之,这是一段几代人拼尽全力才实现的承诺,向那些为民族解放奋斗的革命先辈们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