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宋一幅“鬼画”,画中内容很诡异,至今没人能参悟其中深意!
迪丽瓦拉
2025-09-24 12:06:26
0

世事无常,人生如戏。凡人遇到生死之事,常常先求神佛庇佑。然而,若面对骷髅之影,恐惧常常让人胆战心惊,仿佛灵魂都被吓裂了。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李嵩创作了一幅绢本设色团扇画,名为《骷髅幻戏图》。这幅作品因其诡异的氛围而闻名,许多人都难以彻底理解画中深藏的寓意。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近这幅奇妙的画作,探寻其中隐藏的秘密与内涵。

李嵩的《骷髅幻戏图》采用了扇面册页的形式,画面左侧署有画家的亲笔签名,右侧则盖有历代收藏家的印章,显示了这幅画流传的历史与收藏价值。

从整体上看,画面中仅有四个人物,分成两组彼此呼应。细细观察左前方,坐着一位头戴纱帽、身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他慵懒地席地而坐,右手撑膝,姿态随意自然。

他的右手提着一个提线木偶,木偶形态极为特别,是一具小骷髅。这个小骷髅四肢被线牵引着,右脚稳稳着地,左脚则抬起,似乎正在做出调皮搞怪的动作。

紧挨着小骷髅的是一名年幼孩童,正趴在地上,目光专注地盯着这个木偶骷髅,眼中满是新奇与好奇。小孩兴致勃勃,右手向前伸出,仿佛正想要抓住这奇异的小骷髅。

孩童身后站着一位年轻妇人,或许因为孩童对骷髅毫无恐惧,她见状立刻伸手阻拦,面露为难与担忧的神色。

最后,在大骷髅背后,还有一位母亲,虽然不甚显眼,却充满温情。她正抱着婴儿哺乳,脸上慈爱温柔,散发出浓厚的母性光辉。

这幅画中人物栩栩如生,虽各自独立,却又紧密联系。构图巧妙,充满艺术张力。

静静凝视,画面左右明显形成黑白对比。画家用货担和墙壁作为左侧背景,营造出阴暗阴森的氛围,更衬托骷髅的阴冷属性;而右侧的孩童与妇人则置身于开阔空地,显得明亮而生机盎然。

整幅画的主题大致如此:大多数人初见骷髅时,都会产生恐惧与排斥;而看到孩童则自然而然生出怜惜和温柔之感。

因此,这幅画给人强烈的割裂感,正因如此才被称为“诡异”。那么,这幅画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

现代人眼中的骷髅,多被视为“死亡”、“晦气”与“恐怖”的象征,但早在宋元时期,骷髅早已作为一种幽默讽刺的隐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骷髅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庄子的言论。《庄子·至乐》中有句:“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庄子将骷髅与生死联系起来,揭示了骷髅自古便是生命与死亡不可分割的符号。

李嵩此画的核心思想正是围绕“生与死”展开。庄子曾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道家倡导顺应自然,认为生命终将走向死亡,而死亡又是新生命的开始。

画中那大骷髅与孩童,分别象征着死亡与新生,二者既分离又交织缠绕。这与佛教中的寂灭与涅槃理念也不谋而合。

画旁还有王玄真书写黄公望《醉中天》中的一段词:“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孙线抽,弄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也羞那不羞?呆你兀自五里巴单堠。”意思是说,骷髅虽无皮无肉,却承载着苦痛与忧愁,却依然逗得孩童欢笑。人们常常只看见表象,真正的本质则需深入洞察。

说到绘画技法,李嵩对骷髅的塑造极其生动细腻。笔锋柔顺而灵活,骨骼结构刻画得极为精准,使得骷髅形象栩栩如生。

衣物描绘方面,画家用笔别具一格,对飘逸的绸带与薄纱袍的描摹轻盈自然,丝毫不显呆板。器具与场景色彩与光影的对比鲜明,使画面黑白分明,层次丰富。

因此,无论是构思还是笔法,此画都堪称艺术珍品,值得细细品味。

李嵩这幅作品在后世获得诸多解读,但其真正的内涵应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及画家的个人经历来分析。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幅画展现了李嵩独特的幽默感,也传递了宋代人关于生死的深刻思考。

众所周知,宋代社会开放且经济繁荣。君王修订礼制,民风民俗深受儒释道三教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礼”,自宋太祖至宋仁宗,涌现了诸多礼仪著作,如《开宝通礼》《礼阁新编》《太常新礼》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政和五新礼仪》,这些礼仪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

自两汉佛教传入以来,生死观念便与因果轮回紧密相连。《政和五新礼仪》中也体现了多样的祭祀形式与神灵沟通的方式。

宋代的丧葬礼仪也随之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尤其是斋会与法会,影响深远,延续至今。

回望宋人的生死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死重于泰山,有人视死如鸿毛;有人选择以死殉道追求真理,有人借死解脱世间烦恼。

他们对于人性、精神超脱、政治理想与修行脱苦的思考,在这时期相互碰撞融合,极为丰富多元。

宋人并非回避生死,相反,他们勇于直面死亡,探究生命的本质。

在三教合流的时代背景下,佛教、儒家及民间信仰对死亡的理解各有侧重。日常生活中,儒家的“乐天知命”观念最为普及。

因此,文学与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画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感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

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既流露了他对生死的独特见解,也为后人研究宋代文化人文精神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的大巴山缺口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名为通江县。通江地处川陕边界的要...
原创 2... 当刘章见到他的哥哥刘襄时,内心充满了震惊与难过。昔日那个英勇无畏、意气风发的齐王,如今却只能无力地躺...
敦煌文物“天团”先睹为快,南都... 备受瞩目的“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本周六将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启幕,为粤港澳大湾区观众带来跨越...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这9... 匆匆1年,管弦乐奏响中轴京韵,前门飘来咖啡香气,老戏楼上演时尚大片,网红龙脊公交载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
迎申遗成功一周年,北京中轴线世...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7月27日,在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
原创 历... 阅读本文前,敬请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方便进行讨论与分享,也能感受到更多互动的乐趣,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苏... 凌云 摘要: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苏联...
尹才干的《两重天》被普遍认为是... 尹才干的《两重天》被普遍认为是精品 根据现有信息分析,尹才干的《两重天》被普遍认为是精品,理由如下:...
原创 韩... 继续,瞎聊一天是一天。 这两天,历史圈关于“伪史论”的话题,火了。此前,一批特能叫嚣的“伪史论”大咖...
原创 最... 相信有不少了解历史的人士都知道,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开国十大将军中,有三位在担任兵团司令员的位置...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战火纷飞,群雄割据,各路英雄辈出。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涌现了许多令人敬仰的英雄豪杰。历...
原创 杨... 隋唐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两朝涌现的名将数量甚至超过了汉末三国时期。据《十七史百将传》统计,三国...
原创 历... 文章首发挑战赛 文 | 历史求知所 编辑 | 历史求知所 1941年,纳粹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
原创 曹... 刘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能基于两个主要原因。首先,萧何已经年老,并且曾经是刘邦的上级。在刘邦年轻...
人物系列PPT:红色三杰之一苏... 今天要分享的课件是:《红色三杰之一苏兆征的红色党史故事党课ppt,》,讲稿字数:4231字,党课pp...
宋代书画装裱四品 ● 宋代书画装裱四品 ︱沈骅︱ “宋朝诸帝,多优文事,兼长书画”,宋代偃武修文,是一个以文治天下的王...
原创 新... 轻轻翻开那本有些陈旧的相册,一组新中国的上色老照片映入眼帘。瞬间,时光像是被按下了回放键,那些被岁月...
原创 陆... 孙权这个人,他的哥哥孙策曾经对他有过准确的评价,称他具有守护国家的能力,但缺乏争夺天下的野心。孙策的...
原创 不... 韩文英,河南嵩县人,原属冯玉祥部下,中原大战后被蒋军收编,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100军第75师...
原创 他... 康熙帝在位时期,朝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官员,他与皇帝的关系非常亲近,此人既是康熙帝的舅父,又是岳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