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是如何解决“伪史论”问题的?
迪丽瓦拉
2025-09-24 16:34:14
0

继续,瞎聊一天是一天。

这两天,历史圈关于“伪史论”的话题,火了。此前,一批特能叫嚣的“伪史论”大咖,在这一波严打下,相继“滑铁卢”。

我之所以讨厌“伪史论”,倒不是他们胡诌八扯、信马由缰的观点。主要是他们太侮辱人了,打着给你增长“自信”的幌子,一副为人师表的姿态,把人当傻子教育。

说起“伪史论”,它绝不是某一家的特产。早在上个世纪,有一个国家闹得可比这凶多了。

这个国家,就是韩国。

一提到小韩,除了三星、起亚这些跨国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小韩家的历史。用小韩自己的话说,把他们家的历史“单行摆开”,足够绕地球八圈。

他们用实践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历史,也得想方设法创造历史。

为此,他们重新整理了一套以“大韩”为中心的亚洲历史体系。这个体系真不是一般的牛,地理位置上,西邻印度,南跨长江,把半岛打造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超级帝国。

这个国,被称为“桓国”。古桓国起源于公元前7000年,人类还在地洞里刨食吃的时候,“桓国”已经进入了国家形态,地盘占据了整个东北亚。

“桓国”存在历史长达4000年之久。一晃眼,时间来到公元前3898年,一个叫“檀君”的盖世英雄崛起,建立起“倍达国”,逐渐取代了“桓国”。

但韩国的伪史论者有一点是值得称赞的,它不像当前一些国家的伪史论者,给其他文明一律扣上“虚假编造”的帽子。

对待中华和日本文明的态度上,韩国伪史论者是肯定“存在”的态度,只不过韩国的伪史论者认为,中华和日本文明全部来自于他们的倍达国和桓国。

简而言之,整个亚洲文明都是他们创造的。——朝鲜崛起于帕米尔高原,经过千年迁徙,在贝加尔湖住过一段时间,最终定居不咸山,并在那里点燃了文明的火花。

这个火花开始向四周蔓延,最终孕育了黄河文明,进而影响了长江文明。差不多与黄河文明同时期,桓国人远渡重洋去了日本,帮助日本催生出文化的种子。

(不知道古韩国人是乘船去的,还是开飞机去的)

可是。韩国伪史论并不是铁板一块。

另一派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檀君”就是中华文明中的“蚩尤”。当年,被黄帝打败后,“檀君”或者蚩尤,一路往北逃跑,跑到了半岛上,打败了“桓国”,开宗立国,创建了“檀君朝鲜”。

在“蚩尤檀君”的带领下,韩国开疆拓土,往西一路打到喜马拉雅山脉,往南一直打到长江,往北就更厉害了,北冰洋都是他们的。

瞧,伪史论者都一个德行,非但瞧不起正史,同样是伪史还相互攻伐,这玩意真得噬主。

虽然同宗不同派,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历史编得“有理有据,天衣无缝”。

韩国伪史论在韩国属于一个传统“品种”。

早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有一些伪史论大咖,开始煽动民众情绪,激发国民自信。

比如。申采浩,他提出了“韩民族掌东北则强,失则弱”的口号,要求当时还是朝鲜的韩国收复旧疆“东北”,还把朝鲜称为与古罗马、匈奴、女真、蒙古、鲜卑齐名的伟大民族。

申采浩叫嚣了一辈子,没人拿他当回事儿。他的衣钵就被二战后的李丙焘继承。申采浩是空谈,拿不出任何证据,李丙焘就通过实证的方法,苦心造诣寻找各种支撑证据。

老登找了一辈子的证据,结果找了个寂寞。

这伙人嗷嗷狂叫了半个世纪,压根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儿。真正开始有人拿他们当回事儿,是从六〇年代开始。有一小部分人觉得他们的观点很新颖。可是,当时的半岛正处在震荡状态,没人有闲工夫听他们的自信言论。

七〇年代,“伪史论”异军突起,野心暴露。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嗨,而是想渗透历史教材。

1975年10月,韩国伪史论扛把子文定昌联合李裕岦共同成立“国史恢复协议会”。打着复兴国史的口号,公然对抗韩国正规历史教材。

为什么是七〇年代呢?

因为1963年,朴正熙上台,韩国在漂亮国的支持下,经济飞速发展,“汉江奇迹”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

饱满思淫欲。有了一点钱后,有些人就开始寻找自信了,韩国伪史论正式“登堂入室”。

他们的历史证据来源,大多是来自两本书,一本是《桓檀古记》和《葵园史话》。这两本是什么级别的书呢?

相传,此书成书于1911年,由韩国太白教教士桂延寿所著,里面充斥着各种关于古朝鲜的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

这本书狂野到什么程度呢?

《桓檀古记》里一口咬定上古皇帝“檀君”的存在,还称檀君是太阳神的嫡长孙,由桓雄与熊女所生。这位创立韩国的上古大神,在位时间长达1500年,最后归隐阿斯达山,成了阿斯达山神,又过了408年,檀君仙逝,回到了天庭。

就这。韩国伪史家们还将其奉为证据。

此时,韩国当局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还没来得及整顿他们。他们居然在1978年9月,把韩国政府给告了。

理由是,韩国当局全是一伙“软蛋、大殖子、没骨气”,必须要用他们“伪史理论”来编写教材。

面对如此荒诞的要求,韩国政府当然不会惯着他们,但也没有过于理会。

见官方不搭理自己,“伪史论协会”怒了,他们采取抗议的方式,向国会发起了挑战,要求组织一场辩论会,让“伪史论”和“正史论”进行一场公开辩论。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场史诗级辩论赛在1981年成功举办。

最终,这场辩论赛跟当下国内自媒体对轰一样,没有任何结果。

正史论拿纸质版史书,伪史论就说这是后人篡改过的。

可是,你让伪史论拿出证据时,他们全是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的神话传说和主观猜测。

这,还辩个毛线。

之后。韩国官方选择了“冷处理”,不再插手这件事。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伪史论在韩国市场也就破产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