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最大包围战!苏军近19万人被杀66万人被俘,苏联被彻底打醒
迪丽瓦拉
2025-09-24 16:34:51
0

阅读本文前,敬请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方便进行讨论与分享,也能感受到更多互动的乐趣,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二战期间,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苏联红军惨遭围困,最终有66万人被俘,导致了苏联的一次重大军事失败。

自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军队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占领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掌控了大量的人力与物资资源。随着巴巴罗萨行动的展开,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短短时间内便推进到苏联腹地。1941年9月,号称史上最大围歼战的战役落下帷幕,苏联在这一战役中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这场被称为“基辅战役”的围歼战,究竟给苏德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它是如何展开的?希特勒的野心可见一斑。在西线战事顺利的情况下,他认为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东线,进攻强大的苏联。尽管苏联展现出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军事潜力,但德国军方认为苏联内部存在腐败和不稳定因素,这些内部问题会影响其对外作战的稳定性。因此,希特勒和他的军事顾问误判形势,认为在短期内击败苏联是完全可能的。他们希望借此行动实现德国的长期扩张战略。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启动,标志着东线战场的关键转折点,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德军在开始阶段凭借闪电战战术,迅速深入苏联,占领了大量领土,给苏联造成了极大的困境。为了应对德国的迅速进攻,苏军不得不采取紧急反应,局势发生了剧变。

与此同时,德军内部开始对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产生了分歧。前线指挥官们希望继续攻打莫斯科,以彻底摧毁苏联的政治与经济中心,打击其战斗意志。而希特勒却担心直接进攻莫斯科会面临巨大的困难,特别是苏联有可能采取一切措施保护首都。此外,他还忧虑德军的后勤供应线脆弱,一旦攻打莫斯科遭遇挫折,德军可能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因此,希特勒决定改变战略,命令德军将进攻目标转向南方,进攻基辅,意图削弱苏联在乌克兰的控制力量,破坏其士气。基辅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连接俄罗斯西南部与乌克兰的交通枢纽,控制着多条重要的铁路和河流路线。其周围区域拥有丰富的煤炭、钢铁资源,是苏联军事工业的关键所在。控制基辅,将使得德国获得极大的战略优势。

基辅战役的爆发,意味着双方将展开一场殊死搏斗。苏联为了保卫这块战略要地,强化了基辅的防御力量,部署了大量部队,而德国则集结了精锐力量,准备实施一场决战。双方为争夺基辅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1941年7月,德国对基辅实施合围战术。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试图切断苏联军队的撤退路线。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士兵表现出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展开了顽强的抵抗,给德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然而,尽管苏联军队拼尽全力,他们依然无法逆转战局。由于德军装备优势和战术灵活,苏军最终未能成功突破包围圈。

苏联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德军的进攻迅速占据了上风,苏军无法有效阻止包围圈的形成。虽然战斗中苏军进行了一定的抵抗,但逐渐失去战斗力的苏军难以改变局势。朱可夫提议撤退,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但斯大林在政治和心理上都不愿放弃基辅,认为撤退会严重损害苏联的国际形象。最终,斯大林的固执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到了1941年9月,德军的包围圈已几乎完全形成。苏联军队的高层再次提出撤退,但斯大林仍然拒绝,错失了最后的逃脱机会。随着时间推移,德军逐渐逼迫苏联军队走向绝境,采取了围剿战术,有效压缩了包围圈,并利用空中与装甲优势对苏军进行持续打击。

战斗中的苏联军队逐渐失去战斗能力,补给线被切断,士气下降,部队内部出现了极大的混乱。最终,德军通过精密的包围和摧毁,彻底瓦解了苏联的防线。苏联军队在这场战役中遭遇惨重损失,大约19万苏军在战斗中阵亡,66万人被俘,苏联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那么,基辅战役的失败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他们是否因此陷入深深的低谷?1941年,苏联在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中损失了超过80万人。战斗结束后,基辅的陷落使得苏联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大量兵力和装备的丧失,严重削弱了苏联的战争潜力。

然而,尽管损失惨重,苏联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经过这场惨痛的失败,苏联从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认识到自己在战术、指挥和战略规划上的诸多不足。斯大林的错误决策和指挥系统的混乱都导致了这场失败,但也促使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反思。苏联在战争后期逐步加强了军事训练,更新了装备,提升了士兵的作战素养,最终在战争中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节奏,并为反攻纳粹打下了基础。

本文由“洞鉴历史”原创,版权已登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