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无疑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大亮点,他单枪匹马大闹曹军阵营,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赵云的长枪横扫千军,背后紧跟着剑光闪烁,先后斩杀了曹营的五十余名将领。仔细翻阅《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这些倒在赵云枪剑之下的将领大多并不是赫赫有名的顶尖武将。例如,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等五人,他们虽然在战斗中被赵云击败,却并非曹军中的一线名将。淳于导、夏侯恩等人死于赵云之下的可能性也并不确定,毕竟他们在这场混战中仅仅是被挑落马下,而未必就会当场丧命。
此外,四名降将——焦触、张南、马延、张顗——曾围攻赵云,但他们是否最终死在赵云的青釭剑下,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尽管《三国演义》描述赵云的英勇行为时,写到他“拔剑乱砍,血如泉涌”,并杀退了曹军众将,但并没有明确表示这些降将一定会在赵云的刀剑之下丧命。焦触、张南等人在袁绍麾下曾是赫赫有名的高级将领,他们投降曹操后被封为列侯,因此有理由相信,他们可能在这场混战中有幸存的机会。
实际上,这几位降将并没有在长坂坡一战中完全殒命,后来在长江水战中,他们还曾遭遇韩当和周泰的屠杀。在这场水战中,韩当与周泰分别亲手斩杀了焦触和张南,显示出这些人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若说曹军中真正的名将,在长坂坡之战中可谓屈指可数,张郃无疑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赵云一较高下的。张郃曾是袁绍手下的名将,后来投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他与赵云有过多次交手,却始终未能取胜。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张郃曾被马超打得落荒而逃,显示出他虽然勇猛,却也有些惜命。事实上,张郃和赵云的交锋不止一次,早在穰山之战时,赵云便以一枪秒杀高览后,又与张郃厮杀三十回合将其击退。
在长坂坡之战中,张郃再次试图追击赵云。赵云在逃脱过程中,一度因马陷入土坑,差点被张郃捉住。就在张郃准备刺杀之际,赵云的战马奇迹般跃出了坑外,令张郃惊讶不已,最终放弃追击。这个时候,曹洪突然出现在战场上,见到赵云后竟喊道:“军中战将可留姓名!”赵云则回应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这一瞬间,曹洪的表现让人有些惊讶:身为曹操的兄弟之一,为什么曹洪不直接冲上来和赵云一决高下?
曹洪之所以没有出手,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曹操的军令极为严谨,曹洪只是奉命去景山探查情报,并未接到出战的命令,所以他必须尽快回报曹操,而不是在此时与赵云纠缠。其次,曹洪自有算盘,曹营当时大肆劫掠刘备队伍,而曹洪作为曹营的“富豪”,对这些战果并不感兴趣,宁愿坐享其成。此外,曹洪也深知赵云的强大,毕竟赵云在过去的战斗中曾轻松击败过高览和张郃,曹洪不敢轻举妄动。
曹洪虽然在长坂坡未与赵云直接交手,但从他与马超的较量来看,可以看出他具备相当的战斗力。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曹洪坚决拖住了马超五十回合,展现了不容小觑的实力。若曹洪真的与赵云交手,是否能维持五十回合不败,恐怕也难以确定。更何况,曹操的其他三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若见曹洪与赵云激战,肯定会在背后支持,四兄弟联手围攻赵云,赵云是否能够全身而退,实在值得深思。
从四兄弟的战绩来看,夏侯惇曾在大雨中与吕布激战数十回合未败,关羽也未能轻易击败他;夏侯渊与黄忠的对决也是势均力敌;曹仁的武功更是与夏侯惇相当,甚至有过与东吴的激烈交锋,未曾落下风。若四人围攻赵云,赵云的处境无疑将非常艰难。因此,单打独斗时,赵云或许能与曹洪一战,但若四兄弟联合出击,赵云的胜算无疑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