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很少提及“缺粮”,为何孔明总是缺粮?
迪丽瓦拉
2025-09-26 02:33:05
0

首先,这个问题是伪命题,战国也缺粮,情况并没有比诸葛亮好到哪里去。

相比于三国时期,战国时期的人似乎确实是打仗规模很大。三国时期的几大战役最大的动员也就是一二十万级别的(别提《三国演义》,小说里的兵力都是张口就来)。

官渡之战,袁绍十万人。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人。关羽北伐襄樊,只有三万人。曹操刘备汉中之战,总兵力不到二十万。《三国演义》小说中号称动员了七十五万大军的夷陵之战,实际上刘备只有五万人。而小说中说诸葛亮带三十万大军北伐,那是做梦,实际上最多只有四万人。

相比之下,战国打仗规模就大多了,秦灭楚,先出兵二十万,被击溃。后出兵六十万,一举灭楚。秦赵长平之战,更是打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上百万人的战争,赵国军队四十五万,秦国军队六十万,总兵力超过了一百万。这个数字即使对于两千年后的欧洲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战国七雄缺不缺粮呢?

如果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中的战争,杀俘虏是非常常见的。

虽然古人也知道“杀降不详”,但历史中杀俘虏的行为从来没有绝迹过。前至项羽灭秦,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坑杀降卒二十万。后至太平天国在苏州投降李鸿章,两万多人被李鸿章杀降,气的信奉骑士精神的“洋枪队”领袖华尔要去找李鸿章拼命。

而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杀降,就出现在战国时期:

公元前260年,秦国赢得长平之战。白起用计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

消息传回邯郸,整个邯郸家家在哭丧:

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战国策》

秦国和项羽杀俘虏,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性残忍。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来说,几十万壮劳动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杀害劳力的。

那么为什么要杀降呢?

古今道理相同——没有粮食了。

战胜的一方,供养自己的军队已经竭尽全力,哪里还有粮食供养多出来的几十万人呢?

收编他们加入军队?自己没有粮食养活他们。放他们回家?他们回到故国还会重新组织起来打自己。抓到老家当苦力?在没有成熟的集中营制度的古代,这和放他们回家没有区别。

所以,只能杀掉。

秦国也是缺粮的,像长平之战这种战役,已经倾尽了秦国的全力。

但是这还是不能解释:同样是倾尽全力,为什么秦国能出动六十万人,蜀汉只能出动四五万人呢?

原因有几点:

1:秦国粮食比蜀汉多

长平之战时期的秦国,已经占领了关中、巴蜀两大粮仓。再加上秦国人口远多于蜀汉(秦国人口四五百万,蜀汉人口顶多两百多万),秦国的生产力要大大强于蜀汉。

2.秦军补给比蜀汉容易

我们可以看到,像长平之战这种战争,都是在秦国家门口打的——

秦国可以从河东(今山西)一带筹措一定的粮草,在咸阳到河东的一路上,都可以不断地补充粮草。

而蜀汉政权北伐,一路越过的全都是崇山峻岭,秦岭的栈道连牛马都不好行进,只能靠人拉肩扛。

更重要的是,蜀汉无法因粮于敌,也无法在前线获得本地的粮食。

汉中之战结束前,曹操感到自己可能要放弃汉中,所以迁走了汉中所有的百姓,让他们充当魏国的劳动力而不是给刘备效力。

汉中之战后,曹操甚至迁走了秦岭以北雍凉一带的百姓,也是为了防止刘备北伐,让他无法在西线因粮于魏,只能靠蜀地供给。

这就导致了诸葛亮北伐时,所有的粮食都要从成都方向调运,距离和难度都远大于秦国。

本来粮食就少,运过去还困难,自然兵力就少了。

3.秦国与蜀汉军制不同。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实现了部分的军国主义,当兵的人员占人口比例很大。

而秦国,实现了完全的军国主义!即一切围绕战争。为了战争,可以完全放弃国内生产,实现了全民皆兵。

秦国制度,男子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都要去当兵。平时务农,打仗的时候上战场。事实证明,这种制度的国家一般军事实力都很强大,比如后世唐朝的吐蕃、宋朝的蒙古,都是这种军国主义制度。

而三国时期的军队,都是职业兵。虽然也曾经有过屯田的记录,可是由于高烈度的战争,让军队几乎都是全职军人,要常年养活这些不事生产的军人,自然规模大不了。所以蜀汉无论如何也动员不起来像秦国那样的百万大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前言·——》 几百名士兵竟然能够让数十万大军陷入困境,宋武帝刘裕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么惊人...
原创 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也正式确立了“皇帝”这一称谓。而与此...
原创 朱... 一、选朱棣还是朱允炆? 朱元璋在晚年的一大困扰,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痛苦的抉择——在太子朱标去世后...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统一了六国,成为了中华大地的统治者。他不仅在...
原创 北... 人类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关注的课题,大家都在探索人类这一物种究竟是如何演化和发展的。除了...
原创 司... 三国末期,司马家族凭借着巧妙的谋略,成功从曹魏手中接管了政权,他们的成功不可小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这位实现了大一统的帝王,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将六国的纷争统一,开创了中国封建历...
原创 古... 在《史记》一书中,有一句话叫敌国灭,谋臣亡,意思是当一个国家击败敌人并称帝之后,曾经为他出谋划策的大...
被《三国演义》美化的六大历史人...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然而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存在...
原创 明...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存在了三百年,期间一直备受历史学者的争议。除了清朝是由少数...
原创 原... 一、五夷山 在古代中国,用来指代戎狄等非汉民族的贬义词,代表着华夏与夷狄之间的差异。封神演义中提到的...
原创 亚... 在西方人眼中,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个与拿破仑、汉尼拔、凯撒等并肩的传奇帝王。16岁时,他便开始统治马其顿...
在韩国,盲人高考卷的是体力?试... 2025年11月13日,也就是今天,是韩国高考(全称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的日子,韩国全国共有84个...
原创 雍...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出自《木兰辞》的千古名句,传颂至今,仿佛让我们在古老的战场上看到将军和士...
原创 1... 1949年,蒋介石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战局时,决定带着亲信和随身的财富逃往台湾。然而,1954年,他竟...
原创 刘... 前言 在三国时期,刘备周围汇聚了许多英才,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按理说这应该是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深宫起步:从普通姬妾到龙德宫妃 北宋元符三年(1100 年),17 岁...
原创 李... 李世民,大唐的开国皇帝,也是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一生致力于广纳贤才,致使大唐的治理成就令后世敬仰。然...
原创 历... 中国历史波澜壮阔,战争不断,其中涌现出的许多名将都让人印象深刻。大汉时期的霍去病,凭借几千骑兵打败匈...
原创 康... 古代的状元是非常稀有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举世瞩目。而相比之下,现代的高考状元在含金量上,还是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