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战时期,只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始终没有出兵抗日,他们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9-26 04:01:27
0

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起,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展开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斗争。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家卫国,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与侵略者在战场上英勇拼搏,谱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然而,在这场全民参与、空前激烈的抗战中,依然有两位手握重兵、拥有极大地位的军阀,一直没有投入战斗,他们的冷漠态度令人唾弃。那么,这两位历史上负有重大责任的军阀究竟是谁呢?

要揭开这两位人物的真面目,我们先得了解民国初期为何会出现那些独立割据、拥有重兵的地方军阀。经过辛亥革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全新的民国政权。然而,虽然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并未能解决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矛盾,导致国家内部分裂严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借机组建了许多私人武装,逐渐发展成地方上的强大武力,并且不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拥有了极大的独立性。

在民国初期,地方武装的势力开始逐渐壮大,它们开始争夺领土,虽然名义上服从中央政府,但实际上各自为政,形成了各种地方军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方势力按照地域划分,逐渐形成了奉系、皖系、直系、桂系等军阀派系。每个派系的领袖,手中掌握的军队都非常庞大,且大多心狠手辣,气吞万里。奉系的张作霖、桂系的白崇禧、滇西的龙云等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地位可与唐朝末期的藩镇割据者相提并论。

这些军阀在争夺利益时,互相攻伐,形势非常复杂,直到蒋介石崛起并建立了国民政府,才表面上统一了国家。然而,许多地方军阀虽然名义上归附于国民政府,但依然我行我素,甚至经常与蒋介石产生冲突。即便如此,蒋介石从未能完全解决地方军阀的割据问题,甚至在他最终失败并逃往台湾时,这一问题依旧存在。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此时,中国境内的种种内乱和争斗终于成为了民族存亡的背景,而不再是纯粹的内部矛盾。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形势发生了剧变,国家的存亡危机已然迫在眉睫。

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和无恶不作,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在这一历史关头,每一个中国人都挺身而出,为了捍卫家园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所有人都明白:没有国,哪有家,民族危机面前,所有的内部分歧都可以暂时放下,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抵御外敌。全民族在抗战的号召下,同仇敌忾,就连那些一向胆小懦弱的人,也不惜以生命来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正是由于全民参与抗战,且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才在历时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段历史中,那些原本各自打着算盘的军阀们,也放下了个人恩怨,选择了团结一致抗敌,这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尽管大多数军阀在此期间投入了战争,出动了大批兵力,甚至倾尽家财,支援抗战,但仍然有两位军阀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未曾出兵参战,完全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那两位就是被称为“新疆王”的盛世才与坐镇西康的刘文辉。

首先谈谈“新疆王”盛世才。他出生在辽宁,早年曾是“东北王”张作霖手下的得力干将,深得郭松龄赏识,成为张作霖的重要人物之一。盛世才在日本留学时,学成归国后发现郭松龄已因叛变而遭张作霖处决,便毅然投靠了蒋介石,获得了上校军衔。尽管如此,盛世才并不尊重蒋介石,甚至背后称蒋为“度量小”,并表示他不适合做领导。为了摆脱蒋介石的控制,盛世才于1930年自愿赴新疆发展,继而在金树仁去世后,成为了新疆的实际掌控者。由于新疆地理上与内地的距离,盛世才便开始独立割据,他不仅大肆扩张个人势力,还与苏联勾结,出卖国家利益。在中国抗战如火如荼之际,盛世才始终没有派遣一兵一卒支援抗战,真正成为了民族的罪人。

与盛世才类似,刘文辉也没有派兵参战,但他的态度稍微有所不同。刘文辉出生于四川的名门望族,曾与蒋介石的亲信、四川军阀刘湘有过深厚的关系。然而,两人因为争夺四川政权而反目成仇,刘文辉被蒋介石冷落。尽管如此,刘文辉还是选择了支持国家,他并没有像盛世才那样完全沉默,而是在抗战期间捐献了50万大洋,支持抗日战争。尽管他没有亲自出兵,但与盛世才相比,刘文辉在情感和责任上稍显厚道。

盛世才最终在新疆作恶多端,死于郁郁寡欢;而刘文辉则在抗战后期与中国共产党秘密合作,并在解放战争中成功起义,率领西康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刘文辉得到了正式的政治职务,直到1976年因病去世,享年82岁。

这两位曾经割据一方的军阀,因对国家大义的冷漠与自私,最终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廖... 这篇文章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我们来重新梳理并改写其中的核心内容。 --- ...
原创 他... 黄埔军校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之后...
原创 如... 1949年,北京。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站在那里,面对着广场上如潮的人群,微笑着挥动双手...
原创 陈... 《——·前言·——》 在鄱阳湖畔的硝烟弥漫中,历史书写了一段壮烈的忠诚篇章。朱元璋的战船在激烈的战...
原创 1... 这段历史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四万名中国劳工被送往日本后,竟然奇怪地消失了。在日本战败后,这些...
典籍里的廉洁故事(第二期) 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三迁陋室 唐代刘禹锡曾被贬至和州。半年内,他被迫三次搬家,住所一次比一次狭小,最...
抗战中的甘肃⑤丨抗战时期甘肃博... 近代中国的博物馆定义较为宽泛,诸如收藏文物的民众教育馆、举办展览的科学教育馆以至水族馆等均被学界视为...
原创 秦... 关于秦始皇与美人鱼的传说:实情揭露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在这...
原创 春... 公元前 686 年,齐鲁边境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正疾驰而过。车中坐着的,是刚刚躲过一劫的齐国公子小白 ...
原创 唯... 什么样的文物才能被誉为“镇国之宝”?或许是那些如金缕玉衣般,用精致的玉片和金丝巧妙缠绕,展现出极致的...
原创 从... “找到一名叫刘秀的人,然后把他杀掉。”随着王莽密令的下达,他手下的死士立刻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追杀行动。...
原创 清...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因此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显著,不同地区的富裕程度也各不相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
原创 长... 长平之战,秦国名将白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赵国大军,斩杀了赵国45万降卒。这场惨烈的战斗不仅让赵...
原创 三... 1882年,年仅23岁的袁世凯走到了人生的关键十字路口。朝鲜发生了剧烈的内乱,清朝政府决定派遣吴长庆...
原创 古...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边疆烽火四起,新疆的局势岌岌可危。就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将军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誓...
原创 南... 在南京大屠杀中,一份由年轻学徒秘密保存的相册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关键证据。这份相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原创 汉... 今天咱来唠唠西汉那位超有福气的汉文帝。在历史的长河里,皇帝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可汉文帝绝对算得上是老天...
原创 他... 2000年4月,在香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掠夺的三件兽头再度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这三...
原创 古... 在古代中国,银子曾是流通最广泛的货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银子常常被不法分子伪造,但银票这一同样...
原创 被... 尽管《汉晋春秋》的情节与历史过程中其他记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书中对孟获“为夷、汉所服”的描绘明显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