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唐那么强,为何败给吐蕃差点丢掉河陇?唐玄宗好大喜功错用一人
迪丽瓦拉
2025-09-26 11:35:19
0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一则紧急的军情令整个大唐震动不已:吐蕃军队攻陷了瓜州,刺史田元献被俘。而更不幸的是,河西节度使王君?(chuò)也在同一时刻被回纥人暗算致死。此消息不仅意味着战局的重大转折,更象征着大唐的边防形势变得危急重重。

回顾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事,二者虽多次交战,但往往是打打停停,未曾出现过如此高级别的将领阵亡。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尤其是瓜州的沦陷,象征着河西走廊的防线被彻底突破。瓜州一直是河西的战略要地,是大唐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失去它意味着大唐边陲的安全被彻底打破。若河西丢失,大唐的关中平原就会暴露在吐蕃的锋芒之下,甚至长安的安全都将岌岌可危,皇帝再也无法安睡。

历史证明,三十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河西的失守导致了吐蕃军队快速南下,轻松攻占长安,唐代宗被迫逃亡陕州,成为“失国的皇帝”。如果不是郭子仪的及时挺身而出,或许大唐早已画上句号。

那么,唐玄宗执政时期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战略危机?毕竟开元盛世的大唐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处于鼎盛状态,唐玄宗的治国之道一时无两,如何解释这场危机的发生呢?

问题的关键,或许就在于唐玄宗本人。吐蕃自古以来心怀壮志,欲攻占河西,打通西域,进一步拓展其疆域,形成横跨南北的大一统版图,彻底改变其在与大唐的对抗中的战略局势。而河西走廊,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插在青藏高原与西域之间的缝隙,阻止了吐蕃的野心。长期以来,由于吐蕃的实力较弱,无法突破唐军的防线,他们的策略始终是骚扰与试探,一旦大唐有所松懈,便抓住机会发动攻击。如果形势不利,他们又会主动寻求和谈。

自武则天时期起,唐军在河西走廊修建了大量的城堡与堡垒,采取守势的战略,成功遏制了吐蕃的侵袭。这一保守的战略虽然没有过多进攻,但却有效地保障了边境的安全。由于缺乏进一步的军事压力,唐朝在这条防线上的胜率一直是绝对的。然而,王君?的上任改变了这一局面。

王君?的历史记载较为零散,史书中几乎找不到详细的传记。但从少数史料中,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他的人物形象。王君?是一位好战、贪功的将领,虽然缺乏足够的政治眼光,但他依然敢于改变既有的防守策略。王君?时常主动挑衅吐蕃,一再发动袭击,甚至有时为了功绩,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举动。他的行动显然激怒了吐蕃,吐蕃也在国书中开始用更加傲慢无礼的语气与大唐沟通,忘记了自己曾是“大唐外甥”的身份。

唐玄宗对此感到愤怒,誓言要教训吐蕃。宰相张说立刻提出劝阻,建议唐玄宗应避免再起战事,因河西地区已经在长期的战斗中疲惫不堪,若继续战争,不仅难以取胜,甚至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张说提出,可以考虑满足吐蕃的和谈要求,以解边民之苦。然而,唐玄宗对此显然不太满意,于是随便应了一句:“我与王君?商量再说。” 张说心中暗叹,心知唐玄宗的决定不会改变。退朝之后,张说与另一位宰相源乾曜私下讨论:“王君?正是唐蕃矛盾的祸源,他有勇无谋,只会通过战斗来谋取战功。即使签订和平协议,他又如何得到升职呢?我的建议肯定不会被皇帝采纳。”

张说的推测不无道理,唐玄宗任用王君?的根本目的便是希望他主动出击,而王君?的挑衅行为使得吐蕃更加强硬,双方的矛盾愈加激烈。

在这一背景下,吐蕃的军事报复很快到来。开元十四年冬,吐蕃大将悉诺逻率领军队攻入甘州(今张掖),实施了大规模的烧杀劫掠。王君?得知消息后,决定采取报复行动。他派遣部队纵火烧毁吐蕃军队归途必经之地的野草,成功切断了吐蕃军队的后勤供应,使得吐蕃的战马在长途跋涉中大半丧命。加之天气严寒,吐蕃军队不仅冻饿,死伤惨重。

就在这时,王君?发动了突然袭击,吐蕃的先头部队虽然成功脱逃,但后方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这一胜利令唐玄宗欣喜若狂,立刻提升王君?为左羽林大将军,并赏赐他的父亲王寿为少府监。王君?因此升官发财,而悉诺逻则因此失去了许多声望。

然而,吐蕃的势力并未就此消退。悉诺逻出身吐蕃贵族,身为大贡论(宰相),他急于恢复面子,于是决定再次发动进攻,目标正是瓜州。王君?不仅未能及时加强防御,反而因失去父亲王寿而丧失了决策的清晰判断。悉诺逻的进攻最终攻破了瓜州,并俘获了田元献与王寿。

当悉诺逻押送王寿前来凉州时,他高声讥讽王君?:“你不是号称忠勇报国吗,怎么不下来一战?”然而,王君?却因畏惧而未敢出城,孤零零地站在城墙上,看着父亲被押走,泪流满面。

吐蕃的胜利让他们迅速扩展了攻势,王君?的军事失误使得局势日益恶化。更为不幸的是,王君?在回程途中遇到回纥部落的仇人,最终在私仇的驱使下,被伏兵伏击致死。

瓜州失守,王君?死于战场,唐朝河西地区的军事与政治领导几乎全面崩溃,吐蕃和突厥的威胁日益临近。大唐的西大门岌岌可危。幸好,新的河西节度使及时接手,挽救了即将到来的灾难。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这位历史人物,他是如何挽救大唐帝国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有时,命运的转折,往往隐藏在一个偶然的瞬间里。清朝有一位贫困的船员,本来只是因为腹部不适匆忙下船解决...
原创 伙... 1949年3月,春光明媚,百花齐放,正是大地复苏的季节。在这片春意盎然的大背景下,我军的革命事业也在...
复旦大学:首创移动考古实验室探...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李斯嘉)7月31日,复旦大学—克拉玛依“古丝绸之...
原创 麦...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一时刻,对日...
原创 1... 1955年,当评衔小组将名单呈递给毛主席审阅时,主席果断划去张际春的名字,表示此人不授衔,我另有重用...
原创 蔡... 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曹操从征战中凯旋归来,他在邺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封赏仪式,奖励那些为国家立...
隋末唐初岭南最大军阀,却没有仿... 我们知道秦末大乱时,赵佗(公元前203年--前137年在位)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成为南越国第一代王...
原创 顺... 在大清帝国的历史上,十二位皇帝中,有四位并非嫡长子,却仍继承了皇位。这四位皇帝分别是:康熙帝、雍正帝...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在未来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更新的文章内容,同时也...
原创 7... 1947年5月16日,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全军覆灭,师长张灵甫也英勇牺...
原创 假... 1949年6月,随着渡江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大陆的日子进入了倒计时。蒋介石为了寻求一线生机,...
原创 诸...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在影视作品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一直被视为天生的对手。两者的对抗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了经典...
原创 “... (一)农民军的暂时受挫与清军的突袭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的农民军在潼关南原遭遇了洪承畴和孙传庭的伏击,...
原创 吕... 两千多年前的咸阳宫深处,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曾经权势煊赫的秦国相邦吕不韦,被年轻气盛的秦王嬴政一纸诏...
湖北100岁抗战老兵秦子玉: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孝武 通讯员朱文婷 实习生廖芊涵 对于一名100岁的老人来说,想要清晰地回忆起8...
原创 为... 宁都会议,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却往往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事件。尽管这次会议是党内一次极为重要的变...
原创 历... 《——·前言·——》 万历三十四年,明朝京城的送葬队伍犹如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绵延数里。在这队伍的...
【纪检之窗】廉语清风丨无心者公...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代官员李元弼在《作邑自箴》中写道:“临事当无心,无心则...
原创 大... 前言 越来越多取得日本国籍的华人,都在发消息问:能不能回中国?能否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这种呼声并非...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到底有多疯...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