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爆发后,陈毅和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展开作战,屡次取得胜利。毛主席曾评价各大野战军的作战能力,其中指出山东第一位——指的就是在鲁南地区作战的陈粟华东野战军。 1947年3月至6月的四个月间,人民解放军在多个战场上给予蒋军沉重打击,共歼敌40.7万余人,俘虏敌军将官41名,击毙敌军将官9名。特别是陈毅和粟裕指挥下的部队,歼敌数量最多,俘虏和击毙的敌将官也最多。
这一成果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关注。1947年5月19日,蒋介石在对军官训练团的讲话中惊呼:前线高级将领被匪军俘虏,这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局!为此,他开始夜以继日地研究陈粟的作战方法,分析国民党军屡次战败的原因。最终,他发现,解放军能抓住他的高级将领,打击指挥中心,根本原因在于解放军有一套特种战术,能够使国民党军的高级指挥官无力应对。 那么,解放军的这套特种战术究竟是什么呢?蒋介石表示,陈粟等解放军指挥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总能精准找出我方高级指挥部的位置,尤其是当国民党军主力调动或高级指挥官行动时,几乎每次都会被解放军察觉并加以打击。结果,国民党军的高级指挥部常常受到袭击,高级将领也常被俘虏。蒋介石认为,这正是解放军在八年时间里,专门研究出来的一项特种战术,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指挥体系。蒋介石还强调: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最大损失就是这一点。 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开始思考如何对抗解放军的这种战术。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他所谓的秘决办法,主要包括三条措施: 第一,军、师、旅、团各司令部应该尽量设立多个假司令部,指挥官白天住一处,晚上住另一处,或者有时指挥官甚至住在营、连里。行军时,司令官不能骑马、坐轿,而是要与士兵一样,融入队伍中。这样,解放军就无法确定谁是真正的指挥官。 第二,面对包围时,绝对不能退却。蒋介石认为,一旦退却就会造成混乱,而混乱必然导致被共军消灭。 第三,若被包围,绝不允许通过无线电或电话向上级报告敌军损失、粮食短缺等情况,因为解放军已经掌握了国民党的密电码,几小时内便能破解这些信息。蒋介石要求各级官员保持节操,不成功便成仁,决不能轻易投降。陈毅得知蒋介石的秘决后,不禁大笑:依靠老蒋的三条规定,的确可以避免各级官员当俘虏,但命却保不住了。我们活捉敌军将领的‘特种战术’,就是在战场上彻底歼灭敌人,绝不让任何敌人逃脱! 这一事件被陈冠任在其著作《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中记载。该书成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年度畅销书,曾一度登上中国军事畅销书榜单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