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亚夫只是吃肉要双筷子,仁善的汉景帝刘启为何就起了杀心?
迪丽瓦拉
2025-09-26 12:02:15
0

一、矛盾的长期积累

根据《史记》的记载,刘启和周亚夫之间的矛盾可追溯到他们所代表的两方势力的深刻对立。周亚夫,作为汉朝的重臣,一度与刘启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冲突。第一次冲突发生在著名的七国之乱期间。当时,吴王和其他诸侯纷纷举兵反叛,猛烈攻击梁国。周亚夫看见形势危急,立即向汉景帝刘启上书,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战略:他建议放弃梁国,视其为“弃子”,目的是吸引敌军的主要火力,这样他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截断敌军的粮道。这个战略表面上看似残酷,但实际上具有深远的军事眼光。刘启听从了周亚夫的建议,决定采纳这一方案。

然而,事与愿违,七国联军的攻势过于猛烈,梁国最终陷入危机。梁王不断上书请求支援,刘启为照顾宗室利益,最终决定派兵援助梁国,命周亚夫调兵前往。但周亚夫对梁国的状况充耳不闻,一心只想着执行自己原本的战略,坚决不派兵支援梁国。尽管经过短短三个月,七国联军便被成功平定,刘启心中的不满却并未减轻,反而更加强烈。梁王的屡次请求和周亚夫的态度,使得刘启对其产生了愈加深刻的怨恼。

尽管如此,周亚夫依然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往的功勋,最终被任命为丞相。这一职位在西汉建立初期,几乎是专属于功勋贵族的顶级职位。周亚夫的父亲周勃,也曾在文、景两朝担任重要职务,是当时仅存的几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元老之一。因而,周氏父子不仅拥有极高的威望,也逐渐成为了西汉功勋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

然而,周亚夫年轻气盛,身为丞相后,常表现出过于自信的态度。作为一个出生平凡的青年,他从未料到有一天会接替父亲的爵位。直到其哥哥因罪被贬,周亚夫才不得不承担起家族的重担。他刚进入官场时,因其直率、耿直的性格,常常以劝谏的名义直言不讳。然而,这种做法却频频触怒了刘启,使得两人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张。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周亚夫多次得罪刘启,并且未曾意识到自己与刘启的裂痕已渐渐加深。例如,刘启曾打算废除栗姬所生的太子刘荣,周勃坚决反对,认为“国本不可动摇”,这一行为直接让刘启对他产生了不满。此外,刘启还曾试图为皇后家族的兄弟封侯,周勃再次出言反对,认为这是违反了祖训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刘启心中对这些功勋贵族的愈加疏远和忌惮,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二、吃饭之事成为导火索

随着时间推移,刘启与周亚夫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最终,连一顿饭的细节都成了两人矛盾的导火索。根据《史记》的记载,某日,刘启在禁宫举行宴会,特意召见周勃,向他表示感谢。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刘启竟然在宴席上没有为周亚夫准备筷子,甚至连切肉用的刀具都没有。这一不经意的举动令周亚夫感到极为不满,作为一名耿直的重臣,他毫不犹豫地提出要求:“请给我筷子。”这一举动显然让刘启感到不悦。即便刘启没有立即发作,但他内心的怀疑和猜忌显而易见。

宴后,刘启并没有立即与周亚夫展开冲突,而是暗自观察。刘启冷冷地注视着周亚夫离去的背影,暗自心生不满,心中更是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想法:“这种人,不适合辅佐我的儿子。”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评论,显然意味着刘启已经开始筹划如何解决周亚夫的问题。

没过多久,周亚夫的家族就陷入了巨大的麻烦。周亚夫的儿子周阳因购买了五百甲盾用于父亲的葬礼而被牵涉其中。当时,甲盾作为禁止私买的军用装备,若被发现私自购买,将是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工人们因周阳拖欠工资,将这一事件公之于众,这引起了刘启的高度警觉。景帝似乎早已准备好这一切,在案件爆发的瞬间便立刻命令廷尉对周亚夫进行审问。

在审讯过程中,廷尉故意用挑衅的语气质问周亚夫:“你买甲盾是为反叛做准备吗?”这种刻意的挑衅,显然是刘启授意下的行为。周亚夫当场表现得非常愤怒,坚决否认自己的罪行,但廷尉不依不饶,继续暗示他可能在“地下谋反”。这种恶意的指控,直接将周亚夫逼入绝境。在巨大的羞辱和压力下,周亚夫最终选择绝食而死。

周亚夫的死亡,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西汉初期功勋武将集团的彻底没落。尽管刘启在历史上常被批评为“刻薄寡恩”,但他毫无疑问地通过这场斗争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地位。通过周亚夫的死,他不仅清除了一个政治障碍,还为后来汉武帝的崛起铺平了道路。虽然他的做法残忍,但却显示出了他对未来的深远眼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的文章更新,也方便与我们...
原创 遵...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的主要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这一时期,...
原创 岳... 《梁山与岳飞:若两者相遇》 在古代中国,梁山好汉与岳飞的名字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梁山好汉,都是江...
原创 陈... 在西汉时期,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匈奴频繁侵扰中原。朝廷在犹豫和动摇中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就在这一关键时...
原创 他... 最近,少林寺的相关话题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今天也来介绍一位与少林寺“颇有渊源”的历史人物。此人的...
原创 隆... 在清朝末期,随着大清王朝的垮台,隆裕太后不得不面对一个历史性的决断。在这个国家即将告别的时刻,她成了...
原创 斯... 斯大林,曾被称为苏维埃的“慈父”,也是苏联的“新沙皇”。在他领导下,苏联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斯大林一度...
这帮伪史论者一张嘴,中国发明造... 对于伪史论者与反对伪史论的人来说,无论站在哪一个立场,除了具备逻辑分析推理的能力,还肯定都得具备最基...
原创 武... 武庙最初名为“武成王庙”,原本用于祭祀姜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随着历朝更迭,庙中的祭祀名单也在...
原创 拔... 在遥远的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的铁骑已然震撼了整个亚洲大陆,然而,这位伟大汗帝的影响力远未消退。他的孙子...
汉文帝霸陵邑在哪里?专家推测或... 汉文帝霸陵邑在哪里?居民有多少?从事西汉帝陵考古工作30余年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近日进行了...
原创 他... 1975年,王扶之当时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接到了中央的紧急调令:即刻前往山西,担任省军区司令。这一...
原创 国... 在三年的解放战争期间,许多曾被蒋中正亲自信任的大将纷纷落入我军的手中。这其中既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年轻军...
原创 他... 抱歉,由于文章内容较长,我无法一次性进行完整的改写。我会从文章的开头开始逐段改写和增加细节描述,以确...
原创 清... 有时,命运的转折,往往隐藏在一个偶然的瞬间里。清朝有一位贫困的船员,本来只是因为腹部不适匆忙下船解决...
原创 伙... 1949年3月,春光明媚,百花齐放,正是大地复苏的季节。在这片春意盎然的大背景下,我军的革命事业也在...
复旦大学:首创移动考古实验室探...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李斯嘉)7月31日,复旦大学—克拉玛依“古丝绸之...
原创 麦...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一时刻,对日...
原创 1... 1955年,当评衔小组将名单呈递给毛主席审阅时,主席果断划去张际春的名字,表示此人不授衔,我另有重用...
原创 蔡... 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曹操从征战中凯旋归来,他在邺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封赏仪式,奖励那些为国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