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批日籍华人纷纷回国,还希望“祖国”接纳,中国会不会接受?
迪丽瓦拉
2025-09-26 14:04:27
0

前言

越来越多取得日本国籍的华人,都在发消息问:能不能回中国?能否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这种呼声并非个例,而是在短时间里迅速扩散。

到底是什么吸引很多人当年选择日本,又是什么让他们如今开始动摇?

中国,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回应?

为何许多华人选择定居日本

曾几何时,日本是许多中国人眼中最理想的出国目的地。

不少进步人士和留学生潮始于20世纪初的明治维新时期。

这段时间日本已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国力迅速崛起,吸引了鲁迅等知识分子赴日学习先进思想和技术。

1901年至1911年间,逾两万中国学生在日本求学。

日本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字与中国相近,交通便利,从中国出发两天即可抵达,这些都让他们觉得日本是亲近而友好的落脚点。

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两国经济技术交流迅速升温。

1980年代开始,许多中国人因高薪、就业机会、以及日本相对宽松的移民法规,比如技术类签证和投资签证,从此走入日本定居。

那时,持日本身份常被视为一种身份或命运上的升级 。

多年以后,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与当初幻想形成巨大反差。

日本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劳动力过剩、就业机会减少,职场升迁机会有限,歧视与边缘感普遍存在。

许多华人在公司工作十年、二十年,却上不了管理层,即便技术再强,也难以融入日本主流社会。

东京高昂的房价和租金让很多人月供只够在国内小城市过上舒适日子的水平。

社会冷漠,邻里之间常常形同陌路,孤独感强烈。

经济、社会、文化三重压力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感到原先选择的“理想之地”并未给他们带来理想生活。

他们曾以为一旦拥有日本国籍,人生会一帆风顺,然而多年下来,不少人却发现失去了身份的归属感和生活的温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多曾在日本“漂泊”的华人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人生路径。

他们发现,中国对比日本,不仅发展迅猛,而且文化亲近、语言无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温暖。

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让很多人在思考:是否有机会回“家”。

有媒体指出,不少持日本国籍的大批华人,开始向中国申请居留,甚至希望放弃日本籍重新加入中国。

这个群体的数量之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

日媒也曾报道:日本各地街头、地铁、购物中心里,讲中文的面孔越来越常见,呈现出“急剧增加”的势头。

这样一股回流趋势,背后的动力值得探寻。

一些家庭将日本视为资产保值的选择,在东京购房是为了稳健收益,能让人不必依赖工作收入。

越来越多高净值家庭选择在国内继续发展,同时保留日本身份,为一旦国际环境变化提供保险 。

不少华人希望在晚年保障孩子教育、医疗信任等方面做得更好。

日本整体治安良好、医疗环境规范、养老体系较完善;相对而言,一些国内家庭则因医疗信任问题对未来有所担忧,这成为他们考虑回国时反复权衡的因素。

中国日益成为全球舞台上的主角,一些在日华人逐渐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让他们更想融入中国。

当代中国面貌与他们离开的年代截然不同,归属感、认同感带来强烈动力。

中国法律与认同

根据中国《国籍法》,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任何取得他国国籍者自动丧失中国籍,若要重新申请恢复国籍,也需放弃其他国籍并经过复杂审核。

同时取得外国国籍之后不能再保留中国身份。

因此,很多想回的人面临国籍门槛,非常艰难。

更多无法重新入籍者还希望申请长期居住许可、回国探亲卡、人才签证等路径。

但这些渠道政策不统一,也存在审批不透明、配额严格等问题。

尽管许多人渴望回国,但真正能顺利走通这条路的少之又少。

社会上的讨论亦是两极分化。

有声音主张:“既然大家有中华背景、血缘认同,就该‘叶落归根’,国家应该欢迎他们回家。”

但也有人认为:“当年自己主动放弃中国国籍,是利己选择;现在中国强了,又来回国拿福利,未必合情合理。”

这种矛盾情绪在社交媒体上时有表现 。

不少在国内的年轻人也认为,真正应该接纳的不是拿日本护照漂洋过海多年后再来索求便利的归客,而是那些自然出生成长在中国、热爱中国的人。

回国潮的背后,是一场关于认同、制度与时代变迁的交织。

在国家高速崛起的当下,无数中国人选择回归,这是时代对国人身份认同的一种召唤。

而只有国家制度能做到适度回应,方能真正体现“血浓于水”的底色,让回来的心安而有尊严。

结语

当“祖国”发展到了足以让海外华人回望的时候,接纳之门是否宽敞,真的很关键。

它不仅关乎几十万人的命运,也关乎民族认同与国家制度的现代表达。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有国家自豪感,不应该看到别的国家发达就选择抛弃我们自己的国家。

到最后看到自己国家强大起来就又想回来。

更改国籍容易,想回来比登天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它... 早在2200多年前,秦国开始崛起,意图吞并其他六个国家,壮大自己的力量,实现统一大业。可是,那时并非...
原创 五...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几位英雄,早在《三国志》中就被誉为曹魏的支柱,...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曹魏有一位将军,他的名字虽然并不常被提起,但他却以从未败过的战绩闻名四方。他的作战能力几...
原创 满... 在清朝的末期,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外部,西方列强不断觊觎中国的财富,想方设法从大...
原创 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兴衰承载着许多民族的记忆。在晚清时期,国家在外部势力的不断侵扰...
原创 美...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美... 美国的霸权困境:战略收缩与中国的崛起 美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如今正身处前所未有的战略困...
原创 胡... 进入战犯管理所后,黄维和他的第十二兵团部将们迎面碰上了,然而面对这些来自各方的部队领导,他的境况并不...
原创 张...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的这一声怒吼,曾震碎当阳桥下的流水,喝退曹操百万雄兵。 ...
历代帝王通宝:穿越时空的货币华... # 历代帝王通宝:穿越时空的货币华章 货币,作为一个时代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缩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
抗战影像记忆|东渡黄河第一战 1937年9月25日凌晨,萧瑟秋风劲吹,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秋雨之中,八路军115师官兵在泥泞的山路上...
郑达威:“司马光砸缸”的版本源... 一、研究缘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始于北宋年间,之后代代相传,横跨千年。尤其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天才少年,他们中有的口才出众,能言善辩;有的从小聪明,智计过人,个个都在这个乱世中...
原创 左... 在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献出了生命。其中,左权的牺牲是个让人扼腕叹息的...
原创 日... 张作霖,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无疑是中国东北的“王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逐渐崛起成...
原创 让... 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是国家命运的关键所在。因此,决定迁都或定都是一项牵一发而动...
原创 庞... 据说在四大名著中,唯有关羽是唯一一个出现在其中的古代名将,至于这一说法是否准确,笔者无从确认。然而,...
原创 看... 1949年,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蒋介石终于意识到自己昔日一统中国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尽管如此,他依然...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开幕 新华社圣地亚哥7月31日电(记者朱雨博)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7月3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拉开帷幕。大...
原创 赵... 永乐年间,赵辉,一个普通的大门守卫,凭借一份意外的机遇,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迎来了富贵荣华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