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本该在军中大有作为,却坚持回家做农民
迪丽瓦拉
2025-09-26 14:04:13
0

1957年,一份辞呈悄然递交到组织部门等待审核。当时,审阅的司令看到这份辞呈后气得几乎失去冷静,立即下令把撰写辞呈的军官叫过来。当那位军官站在司令面前时,他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定:他打算辞去军职,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司令听后勃然大怒,怒声质问道:“难道我大新疆无法养活你这个少将,你非要回家当农民?!”然而,这位军官只是平静地回答说,当家乡急需他时,他便会毫不犹豫地返回。看到他态度如此坚定,司令无奈地挥手示意,允许他离开。这个坚决要回乡务农的人,正是我国的开国少将——甘祖昌。甘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奋斗,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要放弃军职,回到故土做一名普通农民呢?而他回乡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甘祖昌出生在1905年的江西省莲花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困,生活艰难,甘祖昌的童年几乎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书本知识。幸好,在他六岁时,舅舅给甘家带来了些许帮助,让他有机会在私塾里读了一年的书。这段求学经历,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他免于成为一个完全不识字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甘祖昌在地主家做过杂工,虽然生活依旧困苦,但他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民国九年,莲花县开始了初期的共产党组织活动,甘祖昌很快便被组织发现,因其心地善良、诚实可靠,便被招募到农民协会工作。几年后,凭借出色的表现,甘祖昌被任命为莲花独立团的军需处处长,表现更加出色的他,还被送往井冈山特训班学习,锤炼自己的军事能力。土地革命时期,甘祖昌通过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历程。在加入党后,甘祖昌主要负责后方的工作,管理战士们的物资和生活条件。

1934年,甘祖昌加入了红军,开始随部队长征。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甘祖昌始终坚守着共产党员的信念,不论是在面对严寒的雪山,还是穿越荒芜的草地时,他都没有放弃。即使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依然把自己的口粮分给那些受伤的战士,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祖昌被派往前线,加入了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中。他的机智与勇敢,很快就使他在战场上脱颖而出,并逐渐获得了更高的职位。他不仅在军事上有过人的才智,在领导上也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时常关心部队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解放战争期间,甘祖昌作为后勤部部长,担负起了为前线战士提供物资保障的重要职责。这个职位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部队的作战能力。在解放新疆的过程中,甘祖昌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解决了新疆十万人的口粮问题,并且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稳定了物价,拉近了军民之间的关系。

建国后,甘祖昌留在了新疆,为那里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位有着深厚革命精神的将军,他始终关注着人民的利益。然而,甘将军的内心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牵挂,那就是家乡。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辞去新疆的工作,回到家乡去投身农业建设。

1957年,甘祖昌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向组织递交了辞呈。组织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多次派人前去劝说,但甘将军的决定始终没有改变。家人也无法理解他的决定,尤其是他的妻子和儿子,他们无法理解甘将军为何要放弃显赫的职位,回到乡村做一名农民。甘将军耐心解释道,他认为家乡更加需要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责任就是服务人民,尤其是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改善生活条件。他还提到,如果自己连家乡的建设都无法参与,那他还有什么资格继续当一名共产党员的将军呢?

于是,甘将军决定带着全家从新疆返回江西老家。他带回家乡的行李精简到极致,除了几个箱子,便是六头约克猪、十五对安哥拉兔和十五只来航鸡,所有物品都经过精心筛选,目的是避免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回到家乡后,甘将军被那里的贫困与落后所震惊。家乡的农业几乎无法自给自足,村民们一年到头常常没有足够的粮食维持生计。甘将军心痛不已,决心改变这一切。

他带领着乡亲们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不仅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还开始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与此同时,甘将军的妻子龚全珍也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当地的孩子们传授知识。甘将军和乡亲们一起辛勤耕耘,经过多年努力,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逐渐繁荣,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这个小村庄变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大家都亲切地称甘将军为“带富大家的好领导”。

甘将军并未摆将军架子,始终与百姓们一道工作。他的生活简朴,甚至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他在农业领域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不幸的是,甘将军在晚年因战场上的旧病复发,最终在莲花县去世,享年81岁。在临终前,甘将军依旧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甘将军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无数人,甚至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曾缅怀他,写下“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当了将军,却坚持回家当农民。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我们这一代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继续弘扬。”甘将军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它... 早在2200多年前,秦国开始崛起,意图吞并其他六个国家,壮大自己的力量,实现统一大业。可是,那时并非...
原创 五...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几位英雄,早在《三国志》中就被誉为曹魏的支柱,...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曹魏有一位将军,他的名字虽然并不常被提起,但他却以从未败过的战绩闻名四方。他的作战能力几...
原创 满... 在清朝的末期,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外部,西方列强不断觊觎中国的财富,想方设法从大...
原创 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兴衰承载着许多民族的记忆。在晚清时期,国家在外部势力的不断侵扰...
原创 美...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美... 美国的霸权困境:战略收缩与中国的崛起 美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如今正身处前所未有的战略困...
原创 胡... 进入战犯管理所后,黄维和他的第十二兵团部将们迎面碰上了,然而面对这些来自各方的部队领导,他的境况并不...
原创 张...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的这一声怒吼,曾震碎当阳桥下的流水,喝退曹操百万雄兵。 ...
历代帝王通宝:穿越时空的货币华... # 历代帝王通宝:穿越时空的货币华章 货币,作为一个时代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缩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
抗战影像记忆|东渡黄河第一战 1937年9月25日凌晨,萧瑟秋风劲吹,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秋雨之中,八路军115师官兵在泥泞的山路上...
郑达威:“司马光砸缸”的版本源... 一、研究缘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始于北宋年间,之后代代相传,横跨千年。尤其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天才少年,他们中有的口才出众,能言善辩;有的从小聪明,智计过人,个个都在这个乱世中...
原创 左... 在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献出了生命。其中,左权的牺牲是个让人扼腕叹息的...
原创 日... 张作霖,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无疑是中国东北的“王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逐渐崛起成...
原创 让... 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是国家命运的关键所在。因此,决定迁都或定都是一项牵一发而动...
原创 庞... 据说在四大名著中,唯有关羽是唯一一个出现在其中的古代名将,至于这一说法是否准确,笔者无从确认。然而,...
原创 看... 1949年,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蒋介石终于意识到自己昔日一统中国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尽管如此,他依然...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开幕 新华社圣地亚哥7月31日电(记者朱雨博)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7月3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拉开帷幕。大...
原创 赵... 永乐年间,赵辉,一个普通的大门守卫,凭借一份意外的机遇,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迎来了富贵荣华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