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孟良崮之围并非死局,有一人能救出张灵甫,只是战前被远远踢开
迪丽瓦拉
2025-09-27 02:31:52
0

1947年5月16日,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击毙,年仅44岁。许多人认为,孟良崮之战注定是个死局,张灵甫当时率军撤往孟良崮的决定无疑是错误的。然而,若细究其事,孟良崮战役并非注定失败,张灵甫的死也非必然,前提是蒋介石更善用此将。然而遗憾的是,战役还未开始,张灵甫便已经被蒋介石排除在外。

那么,这个能够改变战局的关键人物到底是谁?为什么他能在孟良崮战役中扭转乾坤,挽救张灵甫的性命呢?他就是蒋介石五大主力军中的顶尖将领,整编第74师的创始人——王耀武。而王耀武的能力也深得我党“常胜将军”粟裕的认可。粟裕这一生,几乎从未经历过失败,在他眼中,国民党军中仅有两位将领足以与他匹敌,一个是薛岳,另一个便是王耀武。

1934年10月,粟裕与寻淮州等人带领抗日先遣队进入闽浙赣苏区重溪地区,与红十军会师组成红军第10军团。12月中旬,红十军团与国民党三个团在谭家桥展开激战。为确保红军的胜利,红十军团决定埋伏敌军,企图全歼敌人,而不巧的是,王耀武正率队执行任务,红军恰好迎上了他。12月23日晚上,红军小心地埋伏在公路两旁,屏息等待敌人来临。王耀武的队伍却非等闲之辈,在上午10点左右便摸索到了我军阵地。无奈之下,寻淮州下令:“兄弟们,给我冲!”

不同于其他国民党军队,王耀武的部队没有选择撤退,而是迅速调整阵型,进行迂回,占领有利的630高地。当时我军的两支部队配合不默契,王耀武迅速找到了空隙,突破了防线。最终,战斗爆发在630高地,由于我军需要从下往上进攻,战况对红军极为不利,最终以撤退告终。在这场战斗中,寻淮州英勇牺牲,红军也损失惨重,约300人阵亡。此战的失败也影响了方志敏部队的战局,方志敏在撤退过程中遭到敌军包围,最终几乎全军覆没。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被叛徒出卖,最终在8月6日英勇就义。粟裕当时跟随方志敏,但他成功突围,继续参与接下来的战斗。这也成为了粟裕与王耀武的第一次交锋,尽管他们未能正面交手,但双方的战术与能力却已在战场上互相留意。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王耀武被调往上海,参加“八一三”抗战,他所率领的51师坚守阵地,成功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屡次击退日军的猛攻。随着战事的推进,王耀武率部进行反击,成功击毙了日军多个连队的指挥官,赢得了上级的称赞,战后,51师与58师合并组成74军,王耀武成为74军的核心人物。

1938年7月,日军为了逼近武汉,调动装备精良的106师团包围了我军,任务交由74军负责。在第一天的进攻中,尽管我军伤亡惨重,但仍死守张古山阵地。王耀武指挥得当,在一系列激烈战斗后,成功突破日军的防线,最终将张古山阵地收复,日军损失惨重,超过3000人伤亡。此次胜利,使得王耀武名声大振。之后,他被提拔为74军副军长兼51师师长。1939年6月,蒋介石亲自任命王耀武为74军军长。

1941年,王耀武指挥74军参与江西上高会战,对抗强大的日军。他冷静而果敢地制定应对策略,经过25天的战斗,成功击毙数千名日军,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一胜利令蒋介石十分欣喜,并称这是自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此役后,74军被授予飞虎旗,王耀武也因此获得了国民党军队的最高勋章。

1943年11月,王耀武率领部队参加常德会战,在常德东北方向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常德城,74军的57师坚守16天,虽然最终阵亡人数惨重,但仍成功守住阵地,最终收复常德。此役后,王耀武被任命为24集团军总司令,指挥10万大军,成为蒋介石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

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王耀武的辉煌岁月也逐渐走向终结。1946年6月,整编74师在张灵甫的指挥下参加孟良崮战役,然而张灵甫因过于自信,轻敌等原因,最终带领74师进入了包围圈,败亡于解放军之手。

张灵甫的失败,原因显而易见。他过于自大、轻视敌人,将装备与火力当作唯一依仗,未曾真正评估解放军的战斗力,导致最终无法应对围攻。加之他当时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身边的将领并未提供帮助,才导致了这场“死局”。

如果当时王耀武在场,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王耀武不仅灵活多变,能够在复杂的战局中调整策略,而且他也绝不会轻易把主力部队全部派出。即使陷入困境,他也会设法实施反包围,寻找脱身之道。而与其他高层指挥官的“见死不救”不同,王耀武必定会全力以赴,试图营救张灵甫。

然而,随着莱芜战役的爆发,王耀武与粟裕再次交锋,这时的粟裕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经验尚浅的年轻将领,最终粟裕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而在济南战役中,王耀武的74军被我军击败,王耀武本人也被俘,直到1959年才被特赦。

王耀武的军事生涯,无疑充满了辉煌与传奇,然而,也因为蒋介石的战略失误,使得张灵甫的牺牲与整编74师的灭亡成了无法挽回的历史遗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闯...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历史学家和后人对其命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其中,有一种比较流行且有代表性的...
原创 彭... 有一种威严,仿佛天生带着让人敬畏的气场,哪怕没有丝毫恶意,也能让周围的人不敢轻视或应付了事。开国元帅...
原创 关... 关羽,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不仅在史实中有着卓越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塑造了忠诚与勇猛并存的武圣...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东京城的良缘:从邢家女到康王妃 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东京汴梁...
原创 是... 一、大意失荆州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流传千古的格言,精准地揭示了深思...
原创 周... 周朝建立之后,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最大优点是能确保政权的平稳交接...
原创 济... 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贺春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政委,向所长王英光提出了两个看似简单,实则充满...
原创 退...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洛阳和长安。面对危机,唐玄宗匆忙逃往蜀地。当他终于抵达成都时...
聊聊三国:三国时期,魏晋玄学为...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面对蒋济这个太尉的征召,阮籍为什么会拒绝呢? 这个问题,后世其实一直...
什么是黄帝纪年,为何革命党人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夜。不到两个月,十余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然...
原创 苏... 许多人提到犹太自治州,脑海里可能立刻想到巴勒斯坦、特拉维夫以及中东的沙漠地区。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苏...
原创 盘... 按照谥法的规定,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是祖,而守成皇帝的庙号则为宗。虽然历史上也有个别例外,但大部分王朝...
原创 三... 一提到三国时期,我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往往是那些智勇双全、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比如诸葛亮的神机妙...
原创 黄... 1940年11月,江苏海安的我军指挥部内,一场紧张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争论的双方身份差异明显,其中一...
原创 匈... 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和中国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两国都...
原创 此... 清朝末期,列强纷纷入侵,国家危在旦夕。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百姓疾苦,生死未卜。社会动荡,灾难不...
原创 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非常恰当地描述了毛主席的伟大一生。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对世界...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在此时被重新整编为八路军,分成三个主力师,每个师下设四个主力团,合...
原创 为... 网友们常说,项羽虽是英雄,却未能得到天下,而刘邦这个小人却最终得了天下,真是天理不公。然而,项羽为何...
原创 刘...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杀手,许多人立刻会想到马忠,因为关羽和黄忠都是死在了马忠的手上。但其实,三国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