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布雷在女儿女婿被捕后,写信向蒋介石求情:该当何罪,任凭发落
迪丽瓦拉
2025-09-27 02:31:35
0

1947年夏天,陈布雷,这位曾被誉为“蒋介石的笔杆子”的国民党学者,突然接到一则让他心急如焚的消息——他的女儿和女婿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了。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陈布雷并没有立即寻求蒋介石的庇护,而是冷静地在书桌前提笔,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该当何罪,任凭发落。”让人惊讶的是,在蒋介石读完这封信后,立即决定释放陈布雷的女儿和女婿,还特别强调:“下不为例。”如此情形令人费解:为什么蒋介石会因为这封信而放人?而陈布雷的女儿和女婿究竟为何被捕?

1、大义灭亲的父亲

在动荡的战争年代,除了冲锋陷阵的士兵,深谙政治的文人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对象。陈布雷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作为国民党的“第一支笔”,他通过时事评论影响着不少人的思想。尽管陈布雷是蒋介石的重要支持者,但他并未因此免除蒋介石的怀疑。

1947年夏天,当陈布雷得知自己女儿陈琏和女婿袁永熙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时,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助。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未在慌乱中前去求情,而是在书桌前沉静下来,写下了那封“该当何罪,任凭发落”的信。蒋介石在接到信后,果然决定释放陈琏和袁永熙,并附言“下不为例”,这令人不得不疑惑:蒋介石为何会因为这封冷静的信件做出如此决定?

2、国民党第一支笔——陈布雷

陈布雷是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他的名字一直在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890年,陈布雷出生于浙江慈溪一个普通家庭。凭借卓越的文学天赋,年轻时的陈布雷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报界的知名人物,并吸引了许多追随者。随着社会的进步,陈布雷逐渐接触到先进思想,撰写了不少呼唤民族复兴、批判时弊的文章,对当时的社会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陈布雷的初期思想进步、热衷时事,但在1927年之后,他却突然选择了加入国民党,成为蒋介石的忠实支持者,并且时常在蒋介石面前充当“发言人”。这一转变令许多人不解,甚至连他的家人也感到困惑。作为父亲,陈布雷曾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严格要求,他要求子女远离政治,去从事其他事业,而不让他们参与任何革命活动。甚至在得知自己的儿女有投身革命的想法时,他毅然决定将他们的梦想扑灭,让他们走上医学、农学等平凡却稳定的道路。

对于这种行为,外界有两种解读:有人认为陈布雷过于忠诚国民党,因此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未来;也有人认为,陈布雷只是看透了官场的险恶,想要保护儿女不陷入危险的政治漩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在抗战时期,陈布雷并没有阻止儿女参军报国,反而鼓励他们投身革命。由此可见,陈布雷并非全然是个死忠政治家,做出这些决策更多的是出于对家人安全的考虑。

3、无辜被捕的背后

尽管陈布雷一度要求儿女避免参与政治,但这并没有抹杀他们心中的革命信念。尽管成功劝说了大部分儿子放弃革命事业,二女儿陈琏却成了“漏网之鱼”。1939年,陈琏在重庆秘密加入了共产党,虽然她深知父亲对这一行为的反感,但她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然而,1947年夏天,陈琏和新婚丈夫袁永熙被国民党特务以“涉共”为由逮捕。尽管陈布雷心急如焚,但他并未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前往蒋介石那里辩解,而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的身份。经过冷静思考,陈布雷决定写下那封信:“该当何罪,任凭发落”,希望通过这种大义灭亲的态度来换取蒋介石的宽容与信任。

蒋介石收到信件后,立即派人调查了陈琏和袁永熙的背景,同时也审查了陈布雷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调查后,蒋介石确认了陈布雷对国民党的忠诚,随即决定释放陈琏和袁永熙,同时警告陈布雷要加强对家人的管束。陈布雷如愿以偿地带走了女儿和女婿,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风波,他将两人送往了自己的老家。最终,陈布雷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上,陈布雷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尽管他有“愚忠”的嫌疑,但他在革命初期宣传先进思想以及在抗战期间对革命的支持,依然为他赢得了部分历史肯定。无论怎样,陈布雷的名字和他的一生都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辽... 1948年11月2日,随着沈阳和营口的解放,辽沈战役圆满结束。这场战役持续了52天,不仅成功解放了整...
原创 部... 1945年9月23日,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了一项紧急命令,要求他带领部队立刻前往东北参...
原创 正...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清官,一直以来是历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铁面无私和公正廉洁成为了后人心...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入选...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近日联合公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
许倬云先生去世,享年95岁 澎湃新闻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视觉中国 图 许倬云在《许倬...
原创 孙... 《——·前言·——》 庞涓的死,标志着这场残酷战斗的结局——魏国的赫赫有名的将领,曾经与孙膑共读兵...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政治波动。在这一幕的背后,中国共产党(...
花脚大仙分享:《“大邦之梦”系... 《吴国的北方朋友》上篇 苏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本展以晋、楚、吴三国的文化交流为明线,以春...
原创 蒋... 提到民国时期的军阀韩复榘,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他那段臭名昭著的历史,尤其是他在1938年无缘无故放弃山...
原创 我... 《波茨坦公告》是二战后国际社会用来处理日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其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内容——它明确...
原创 唐... 历史上有许多官员,他们的形象各异,但其中总是能看到两种极端,一种是富贵荣华,富得流油;另一种则是贫困...
原创 6... 清太宗皇太极共生育了11个儿子,其中3个在年幼时夭折,8个成年。最著名的是顺治皇帝,他在6岁登基,童...
原创 李... 清朝末年,一场震撼全国的大型农民起义在中国大地上席卷而来,四处动荡不安,民众深感恐慌,甚至连偏远的新...
原创 佟... 在大清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原配几乎被历史遗忘,其中之一便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任妻子——钮祜禄氏。她是...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荆州的地位可谓至关重要。在这部120回的长篇巨著中,荆州被提及的次数多达七十多次,...
原创 临... 李善长,这位明朝的开国功臣,无疑是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谋略家之一。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智,他在朱元璋的起义...
许倬云大师朱元璋一文谬误(八)... 许倬云说“除了南北、直隶外,整个明代全国有五六十个藩国。到明代终了时,宗室人口不下四五十万。王府的土...
原创 东... 1948年12月23日,东京巢鸭监狱,七名甲级战犯在法庭上面临着生死审判。这一幕似乎充满了“正义的胜...
原创 南... 一、青少年叛逆期的普遍性与古代的对比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叛逆期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必经的阶段。这是...
原创 李...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