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共生育了11个儿子,其中3个在年幼时夭折,8个成年。最著名的是顺治皇帝,他在6岁登基,童年时受多尔衮控制,难以见到母亲孝庄太后。
当顺治终于亲政时,他的兄弟们,尤其是那些与多尔衮关系密切的,待遇差异显著。顺治对待兄弟们的方式,更注重于他们的嫡庶身份,而非与多尔衮的关系远近。
清初的皇室嫡庶观念颇为复杂。通常,正妻所生的儿子被视为嫡子,而庶妾所生的则为庶子。然而,清朝初年实行一夫多妻制,导致情况更为复杂,如皇太祖努尔哈赤有多位福晋同时存在。
顺治对兄弟们的待遇也遵循这种观念,例如豪格作为长子,享有嫡子的地位和荣誉,尽管在顺治出生之前已展现出卓越的战功。
相比之下,庶出的兄弟们如叶布舒等,虽有成年之后的职位,却无法享受嫡子的待遇。这种差异在顺治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反映了清初对嫡庶身份的严格区分和对嫡出兄弟的优待。
顺治的治理方式和他对待兄弟们的态度,凸显了清初宗室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和嫡庶观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