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为什么不承认侵略战争?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孙女由布子,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9-27 03:32:00
0

2007年,东京街头竞选海报上的东条由布子面对记者提问神情倨傲:“南京大屠杀?

那不过是中国人砍下自己同胞的头颅拍照编造的谎言!”。

作为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孙女,她正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角逐参议院席位,声称日本二战是“面对美英中荷包围的自卫战争”,祖父唯一的错误只是“战败的失误”。

这番言论引发国际哗然,却意外撕开了日本拒绝承认侵略罪行的深层迷障。

这不仅是右翼分子的狂言,更是一个国家系统性地历史修正的缩影。

东条由布子的人生轨迹堪称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活标本。

1939年出生于首尔殖民地的她,自幼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坚信侵华战争是“圣战”。

在2007年竞选期间,她公开宣扬:“东条英机想要和平,是美国和中国发动了战争……

日本在二战前被怀有敌意的国家包围,东条将军为了拯救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

对于南京大屠杀,她声称是“中国人为诬陷日本编造的极端可怕谎言”,甚至赞助拍摄电影《南京真相》否定屠杀史实。

更令人警惕的是她对战争本质的扭曲。

她宣称“大东亚战争是解放亚洲的正义战争”,唯一的错误只是战败本身,甚至呼吁日本应当“以东条英机为榜样准备再次为天皇去死”。

这种极端言论连家人也无法容忍,其丈夫岩浪弘康愤怒要求她停止使用“岩浪”姓氏进行政治活动,迫使她改回“东条”旧姓。

一个家族的分裂,映射出日本社会对战争记忆的撕裂。

靖国神社的演变堪称日本历史修正的晴雨表。

1951年吉田茂开启首相参拜传统时,尚刻意避开8月15日战败日并以私人身份前往。

但到1978年靖国神社秘密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牌位迁入合祭后,性质彻底改变——当裕仁天皇因此停止参拜以示抗议时,东条由布子竟公然指责天皇“失职”,声称相关证据系伪造。

政治人物的参拜更不断突破底线:

1982年福田赳夫首开首相名义参拜先例。

1985年中曾根康弘率18名阁僚集体参拜。

2001年小泉纯一郎在舆论反对声中强行参拜。

神社内至今将侵略战争称为“大东亚战争”,宣称是“从白人统治下解放亚洲的圣战”。

这种叙事成为右翼否定侵略的宗教背书,当政客在供奉战犯的灵前鞠躬时,亚洲受害国的伤口便被重新撕开。

日本右翼深谙“欲亡其国,先灭其史”之道。

自1950年代起,文部省便对教科书展开系统性清洗:

1957年岸信介政府强迫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

1982年教科书将“三光政策”美化为“抗日运动迫使日军保证治安”。

2001年右翼团体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称南京大屠杀“存在各种见解”。

在2017年最新审定版本中,篡改变本加厉:

南京大屠杀表述从“杀害众多俘虏和居民”退化为“波及俘虏和居民”。

删除“日军暴行遭谴责”的定性表述。

慰安妇问题被描绘为“女性自愿随军”。

八家出版社中记载“从军慰安妇”的从7家锐减至3家,使用“南京大屠杀”表述的仅剩2家。

当东条由布子举着教科书宣称“学校教育误导学生认祖先为罪人”时,她恰是这套洗脑机制的产物。

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祸根,早在东京审判时就已埋下。美国为对抗共产主义浪潮,主导了对日本战争罪行的不彻底清算:

裕仁天皇被免除战争责任。

仅7名甲级战犯被处决。

731部队头目以人体实验数据换取免罪。

更关键的是《旧金山和约》后,美国为将日本打造成东亚反共堡垒:

纵容日本大规模扩张自卫队。

释放岸信介等战犯并助其重掌政权(1957年岸信介当选首相)。

接受蒋介石政权放弃战争赔款。

战犯未受惩处反而重登庙堂,使日本从未体验战败的耻辱。

正如学者藤原彰指出的:“战后国际社会的宽容政策,导致日本对侵略战争的反省极不充分。”

在广岛原爆纪念馆,讲解员详细描述核爆惨状,却将南京大屠杀轻描淡写为“局部纠纷”。

这象征了日本社会的集体认知错位。

每年8月15日,日本举国庆祝“终战纪念日”,悼念“为国捐躯的310万官兵”,却将对亚洲各国造成的3500万死亡抛诸脑后。

日本民众陷入“原子弹受害者情结”,正如荷裔学者伊恩·布鲁玛所言:“如一场大雪掩盖所有痕迹”。

当年轻人在东京街头讨论广岛核爆动漫时,他们对祖辈在上海的暴行一无所知。

这种历史记忆的断层,使东条由布子之流得以将1937年的军粮账本作为“日军纪律严明”的证据展示,却绝口不提粮食如何从南京居民家中掠夺而来。

2013年东条由布子病逝东京,至死未改其言。

她的葬礼上没有出现靖国神社的鸽子,那是她自诩的化身。

而在神社大殿深处,东条英机的牌位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字被同一把香灰覆盖,成为历史被系统性篡改的残酷隐喻。

当日本教科书将慰安妇书写为“自愿随军”,当首相向供奉战犯的神社献上花束,日本在历史迷障中陷得越深,与亚洲邻国的鸿沟就越难以弥合。

一个民族的未来,始终扎根于对历史的诚实,70年未能完成的救赎,仍在等待真正的觉醒。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

作者|苏海明 编辑|苏海明 校对|苏海明

|深扒毒评 breaking news 毒而不戾,扒而有据|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账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辽... 1948年11月2日,随着沈阳和营口的解放,辽沈战役圆满结束。这场战役持续了52天,不仅成功解放了整...
原创 部... 1945年9月23日,新四军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接到了一项紧急命令,要求他带领部队立刻前往东北参...
原创 正...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清官,一直以来是历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的铁面无私和公正廉洁成为了后人心...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入选... 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近日联合公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
许倬云先生去世,享年95岁 澎湃新闻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视觉中国 图 许倬云在《许倬...
原创 孙... 《——·前言·——》 庞涓的死,标志着这场残酷战斗的结局——魏国的赫赫有名的将领,曾经与孙膑共读兵...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政治波动。在这一幕的背后,中国共产党(...
花脚大仙分享:《“大邦之梦”系... 《吴国的北方朋友》上篇 苏州博物馆特展系列 花脚大仙分享 本展以晋、楚、吴三国的文化交流为明线,以春...
原创 蒋... 提到民国时期的军阀韩复榘,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他那段臭名昭著的历史,尤其是他在1938年无缘无故放弃山...
原创 我... 《波茨坦公告》是二战后国际社会用来处理日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其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内容——它明确...
原创 唐... 历史上有许多官员,他们的形象各异,但其中总是能看到两种极端,一种是富贵荣华,富得流油;另一种则是贫困...
原创 6... 清太宗皇太极共生育了11个儿子,其中3个在年幼时夭折,8个成年。最著名的是顺治皇帝,他在6岁登基,童...
原创 李... 清朝末年,一场震撼全国的大型农民起义在中国大地上席卷而来,四处动荡不安,民众深感恐慌,甚至连偏远的新...
原创 佟... 在大清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原配几乎被历史遗忘,其中之一便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任妻子——钮祜禄氏。她是...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荆州的地位可谓至关重要。在这部120回的长篇巨著中,荆州被提及的次数多达七十多次,...
原创 临... 李善长,这位明朝的开国功臣,无疑是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谋略家之一。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智,他在朱元璋的起义...
许倬云大师朱元璋一文谬误(八)... 许倬云说“除了南北、直隶外,整个明代全国有五六十个藩国。到明代终了时,宗室人口不下四五十万。王府的土...
原创 东... 1948年12月23日,东京巢鸭监狱,七名甲级战犯在法庭上面临着生死审判。这一幕似乎充满了“正义的胜...
原创 南... 一、青少年叛逆期的普遍性与古代的对比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叛逆期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必经的阶段。这是...
原创 李...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