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败80年,日本将展出投降诏书原件,行使驻军权或刻不容缓
迪丽瓦拉
2025-09-27 13:08:00
0

前言

表面上,日本展出80年前的投降诏书似乎在反思历史。实际上,这份"终战诏书"通篇没有"投降"二字,反而把侵略包装成"自存""东亚安定"

更讽刺的是,就在展出"和平文件"的同时,日本2024年军费预算却创下历史新高,连续12年增长这哪里像一个真心反思的国家?

"示好"遇到"扩军""终战"替代"投降",由此可见日本多么会玩“文字游戏”。

作者-水

日本的双面手法曝光

日本又开始演戏了。

8月8日到21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展出那份80年前的"投降诏书"

但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日本坚持叫它"终战诏书"而不是"投降诏书"?

翻开这份文件,大家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通篇631个字,愣是没有"投降"二字。

更绝的是,日本把当年的侵略战争美化成了"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

更让人看不过去的是,这份诏书原件上有大量修改痕迹

什么"削去纸张表层",什么"括号插入字词",可见当时的日本内阁对这些个字是多么纠结。

他们想要维护天皇权威,想要照顾盟军想法,想要振奋民心。

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最狡猾的做法:既不承认投降,也不承认侵略

80年过去了,日本还在玩文字游戏。

诏书里说停战是因为"敌方使用残虐炸弹",完全忽略了中国战场上的惨烈对抗。

要知道,14年抗战,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平民伤亡超过3100万

78%的日本陆军都陷在中国战场上动弹不得。

如果没有中国拖住日本百万陆军,太平洋战争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但在日本的叙述里,中国战场仿佛不存在一样。

选在这个时候"表演"

时机选择这事,日本一向很有一套。

为什么偏偏选在2024年8月展出这份诏书?

表面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让民众了解"现代日本的起点"

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历史话语权争夺战

今年,中国要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型活动。

这对日本来说,简直是芒刺在背。

中国的纪念活动会让全世界重新关注日本的侵略罪行,会让历史真相重新浮出水面。

所以日本必须抢先行动,用自己的"和平展览"来占据道德高地。

你说我是侵略者,我就展示自己的"反思"

你说我不承认历史,我就拿出"历史文件"

表面上配合,实际上稀释。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日本想要重新定义自己在二战中的角色。

"侵略者"洗白为"和平倡导者"

"战败国"包装成"受害国"

连投降都不愿意承认,还指望它承认侵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再次呼吁日本正视历史教科书问题

韩国外交部就慰安妇问题发表了最新的严正声明。

中国外交部也多次就靖国神社参拜问题表达了坚决反对的立场。

国际社会的态度很明确:历史不容篡改但日本显然不打算就此罢手。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2024年8月15日,日本内阁成员又是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岸田首相虽然没有亲自参拜,但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

这哪里是什么反思?分明是在挑衅

美国埋下的隐患

要说日本为什么敢这么嚣张,根子还在美国身上。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主导了对日本的"改造工程"

但这个改造从一开始就是不彻底的。

《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必须承认战败、裁军、让渡对外领土,防止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可现实中,美国出于冷战考量,需要日本当反共堡垒。

于是,大量前军国主义分子在政坛东山再起右翼势力在社会舆论中悄然回潮

连《终战诏书》中那些微妙的措辞保留,也是在这种"留一手"策略下被允许存在的。

不痛不痒地承认失败,却又不失体面地为军国主义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对比一下德国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突然双膝跪地

他事后回忆说:"献完花圈时,我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

波兰民众与记者目睹此景,现场从震惊转为静默,最终爆发掌声与泪水。

媒体称:"他跪下了,德国人却真正站了起来。"

反观日本呢?就不说了。

日本军费连续12年增长,2024年达到7.95万亿日元

自卫队人数不断增加,军工体制逐步恢复。

和平宪法已经名存实亡。

从朝鲜半岛安全到台湾海峡紧张,东亚地区暂时的和平依赖于对日本军备扩充的管控。

但现在,这个"管控"正在失效。

美国作为日本安全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在推波助澜

安倍晋三曾经乘坐编号731的飞机,这个数字让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

这不是巧合,这是挑衅

安倍晋三乘坐编号731的飞机

80年前的约法三章

面对日本这种混淆是非的行为,国际社会不能再沉默了。

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受害国,必须要揭露日本的险恶目的

有句话说得好:"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我们如果忘记了这段历史,战争阴霾就会重新笼罩头顶。

而日本如果继续忘记历史,侵略野心又会蠢蠢欲动。

这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特别是第八条: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决定的小岛"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战胜国拥有监督日本军政发展的合法权力

甚至有权在必要时采取军事驻防等手段。

但现实是,美国作为主导者早已放弃对日本的实质管控。

其他战胜国,包括中国,在驻军与政治监督方面基本没有介入。

现在,是时候重新启动这部分机制了。

一方面,从法律和历史角度重申战胜国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对日本右翼势力释放明确信号:篡改历史、复辟军国主义,必然遭到坚决反制

这不是煽动冲突,而是维护和平秩序的必要手段

只有让日本清楚自己仍是一个"被监督的战败国",才能彻底消除军国主义再次抬头的土壤。

具体应该怎么做?

首先,加强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国际监督

其次,在国际场合持续发声,揭露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并联合其他受害国,形成国际制衡力量

最后,必要时可以考虑重新审视《波茨坦公告》中关于驻军权的条款。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被军国主义幽灵所破坏。

毕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对军国主义的任何姑息,都是对和平的背叛

结语

历史这东西,就像镜子,越想抹掉污点,反而越显眼。日本这出戏演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当年侵略的事实。

说白了,如果任由这种历史洗白继续下去,东亚的和平只会越来越脆弱。毕竟,忘记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面对日本的这种把戏,国际社会会怎么办?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听... 1948年8月,邱清泉在徐州接到一个消息:“飞将军”孙元良被任命为16兵团司令官,并兼任徐州“剿总”...
原创 清... 在北京的紫禁城中,隐藏着70多口水井,然而这些水井中的水却鲜有人饮用。大多数皇室所需的水源都是从外部...
海峡两岸记者参访飞虎队纪念馆 中新社湖南怀化8月4日电 (付敬懿 黄建建)“飞虎队纪念馆见证了过去艰苦岁月里,中美两国如何团结协作...
原创 在... 陈理,乃是元朝末年偉大的汉皇帝陈友谅的次子,纵观历史的浩瀚长河,他的名字却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淡去。鄱...
原创 这... 《——·前言·——》 1939年9月22日的凌晨,在新墙河王街坊阵地,陕西汉中一个贫苦农家的儿子曹...
“秦直道与秦史研究”学术调研团... 8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带领“秦直道与...
原创 看... 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中,沈醉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条谜语,‘金木水火土,打五虎上将’,一直没人...
原创 商... 咱都知道,玉这玩意儿,从古至今都深受咱中国人喜爱。温润、漂亮,还带着股文化味儿。可您想过没,在科技不...
《草原青铜器》中篇:和气致祥分... 《草原青铜器》中篇 辽中京博物馆专题展览巡礼 和气致祥分享 馆藏文物共12910件(套),其中一级文...
原创 诸... 诸葛亮,这位历史上令人瞩目的杰出人物,作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外交家,早已成了众人皆知...
27位诗人,27首巅峰唐诗,带...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的巅峰。 “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王孟”“李杜”,扛鼎诗人竞相涌现。...
原创 那... 《——·前言·——》 他说:“如果不能站着活,那就倒在讲台上。”他真的倒下了。 1958年,艾跃...
原创 如... 前言 美国历史学家希尔顿曾震撼地说:"两个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将日本沉没!"这个评价指向一个普通...
原创 《... 在许多人眼中,孙连城被视为懒政者,甚至有人指责他缺乏智慧。李达康不但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将孙连城任命为...
原创 中...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系后,官僚体制的腐败问题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永恒话...
原创 辛... 《——·前言·——》 清朝灭亡的那一年,没有人真的预料到这个曾经强盛的朝代会在一瞬间崩溃。宫中的太...
文化遗产耀中原|唐宋瓷艺的千年...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我不在书斋里,我在人中间” ■ 本报记者 李娇俨 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8月4日在美国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 许倬...
德川幕府也发育儿补贴,难解日本... 鼓励生育政策在现代国家相当普遍,实施后的效果却并不太确定,因为人们在作出婚姻和生育之类影响深远的决定...
姜维有一封信,他死了82年后才... 00.前言 公元347年,东晋权臣桓温的军队,踏破成都宫殿大门。 在成汉皇宫尘封的角落,士兵发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