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鞅变法助力秦国崛起,连坐制度暗藏治国逻辑
迪丽瓦拉
2025-09-27 13:07:47
0

咱们都知道,秦国后来那可是相当厉害,统一了六国。可在这之前,秦国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诸侯国,甚至还被其他国家瞧不起。那秦国是怎么一步步崛起,最后称霸天下的呢?这就得提到一个关键人物和他搞的一场大变革,这个人就是商鞅,这场变革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那可是对秦国影响深远,秦国能崛起,它绝对是功不可没。你想啊,在战国时期,各国都在想着怎么变强,要么改革,要么打仗。秦国当时的国君秦孝公,那也是一心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于是广发招贤令。商鞅就瞅准了这个机会,从魏国跑到秦国,用他的强国之术成功说服了秦孝公,得到了重用,这变法也就拉开了帷幕。

公元前 356 年,商鞅开始主持第一次变法。这第一次变法,那可是涵盖了好多方面。在社会管理这块,推行 “什伍” 制,实行连坐法。啥意思呢?就是把老百姓按照五家为一 “伍”、十家为一 “什” 这么划分编制起来,然后大家互相监督。要是有一家犯了罪,其他几家没举报,那就一块儿治罪。这规定可严厉了,不举报的处以腰斩酷刑,举报的能跟在战场上斩敌人首级一样受赏,窝藏罪犯的和投降敌人的惩罚相同。你说这谁还敢不互相盯着点啊。同时,还搞严格的户口登记管理,这么做就是为了方便国家征收兵员、征派徭役还有收赋税,对人员迁徙也能监控起来。

商鞅还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法律规定,一家要是有两个男子以上,还不分家另组家庭,那就得交双倍赋税。他为啥要这么干呢?就是想抑制宗族大户势力的增长,促进小家庭形成,从而加速小农经济发展。你还别说,后来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基本就以这种小家庭作为主要生产单位和社会基础了。

在奖励军功方面,商鞅也下了大功夫。他规定,建立军功的,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官爵,搞了个二十等爵制度。同时严禁私斗,私斗的按情节轻重判刑罚。这就相当于打破了原来的世卿世禄制,重新分配政治和经济权益。对平民来说,禁止私下争斗,但是上阵杀敌能得爵位;对宗室贵族,没军功就不能享受特权。这一下子,大家为了爵位,为了更好的生活,都积极参军打仗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能不提升嘛。

在经济上,商鞅采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对那些积极搞农业,给国家贡献粮食和布帛多的人,能免除劳役;可要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不努力工作导致贫困,那自己和妻子、子女都得被罚做奴隶。而且还招来韩、魏、赵的奴隶和农民到秦国开荒,给他们改变身份,免三世役。为了抑制商业,让商人登记奴隶名字和数量,好摊派徭役,还加重商品税。这么一来,大家都更愿意去种地,农业发展起来了,国家的根基也就稳了。

公元前 350 年,商鞅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在政治上推行郡县制,把全国的小乡、小邑和村落合并成县,设置县令、县丞,官职由国君任命,不能世袭。县下面还有乡、亭等基层机构。这就把全国的政权和兵权都集中到国君手里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在秦国正式确立。同时还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方便国家征收赋税、发俸禄,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制。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按土地多少收税。还按户口征收军赋,成年男子得在政府登记,分家另立户口并缴税,隐瞒户口或者成年不分家的,都要受严厉惩罚。

从这一系列变法内容就能看出来,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让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国家实力越来越强,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咱们再来说说这个连坐制度,它在商鞅变法里可是个关键部分,背后藏着一套独特的治国逻辑。连坐制度,说白了就是一人犯罪,和他有关系的人也受牵连被认为有罪。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残酷,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有它的作用。

在古代,国家对基层社会的管理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那时候交通、通讯都不发达,要想把国家的政策、法律落实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难度很大。连坐制度就像是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 “伍”“什” 这种基层组织,让老百姓互相监督。你想啊,大家都生活在一起,谁家里有点啥事儿,邻里之间都能知道。有了连坐制度,为了不被牵连,大家就会主动去监督身边的人,看有没有人违法犯罪。这样一来,国家就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保证法律的执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且从法家的思想角度来看,他们强调以法治国,认为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和惩罚,才能让老百姓遵守规矩。连坐制度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它用一种强制力,让老百姓不敢轻易犯罪。因为一旦犯罪,不仅自己遭殃,身边的人也得跟着倒霉。这种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连坐制度也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在这种制度下,老百姓为了避免被连坐,会更加依赖和信任身边的人,形成一种互助自保的关系。同时,他们也会更加关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因为这和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这种对国家和集体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让老百姓更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不过,连坐制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确实很严厉,有时候可能会牵连到一些无辜的人,给老百姓带来痛苦。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商鞅为了实现秦国的快速崛起和强大,采用这样的制度,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从结果来看,它确实在秦国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措施,让秦国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实现了崛起。而连坐制度作为变法的一部分,虽然有争议,但也有着独特的治国逻辑,对秦国的社会管理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段历史,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好啦,今天关于商鞅变法和连坐制度的事儿就跟大家聊到这儿。觉得这内容有意思的,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保准你往后财运亨通,干啥都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听... 1948年8月,邱清泉在徐州接到一个消息:“飞将军”孙元良被任命为16兵团司令官,并兼任徐州“剿总”...
原创 清... 在北京的紫禁城中,隐藏着70多口水井,然而这些水井中的水却鲜有人饮用。大多数皇室所需的水源都是从外部...
海峡两岸记者参访飞虎队纪念馆 中新社湖南怀化8月4日电 (付敬懿 黄建建)“飞虎队纪念馆见证了过去艰苦岁月里,中美两国如何团结协作...
原创 在... 陈理,乃是元朝末年偉大的汉皇帝陈友谅的次子,纵观历史的浩瀚长河,他的名字却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淡去。鄱...
原创 这... 《——·前言·——》 1939年9月22日的凌晨,在新墙河王街坊阵地,陕西汉中一个贫苦农家的儿子曹...
“秦直道与秦史研究”学术调研团... 8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带领“秦直道与...
原创 看... 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中,沈醉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条谜语,‘金木水火土,打五虎上将’,一直没人...
原创 商... 咱都知道,玉这玩意儿,从古至今都深受咱中国人喜爱。温润、漂亮,还带着股文化味儿。可您想过没,在科技不...
《草原青铜器》中篇:和气致祥分... 《草原青铜器》中篇 辽中京博物馆专题展览巡礼 和气致祥分享 馆藏文物共12910件(套),其中一级文...
原创 诸... 诸葛亮,这位历史上令人瞩目的杰出人物,作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外交家,早已成了众人皆知...
27位诗人,27首巅峰唐诗,带...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的巅峰。 “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王孟”“李杜”,扛鼎诗人竞相涌现。...
原创 那... 《——·前言·——》 他说:“如果不能站着活,那就倒在讲台上。”他真的倒下了。 1958年,艾跃...
原创 如... 前言 美国历史学家希尔顿曾震撼地说:"两个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将日本沉没!"这个评价指向一个普通...
原创 《... 在许多人眼中,孙连城被视为懒政者,甚至有人指责他缺乏智慧。李达康不但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将孙连城任命为...
原创 中...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系后,官僚体制的腐败问题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永恒话...
原创 辛... 《——·前言·——》 清朝灭亡的那一年,没有人真的预料到这个曾经强盛的朝代会在一瞬间崩溃。宫中的太...
文化遗产耀中原|唐宋瓷艺的千年...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我不在书斋里,我在人中间” ■ 本报记者 李娇俨 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8月4日在美国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 许倬...
德川幕府也发育儿补贴,难解日本... 鼓励生育政策在现代国家相当普遍,实施后的效果却并不太确定,因为人们在作出婚姻和生育之类影响深远的决定...
姜维有一封信,他死了82年后才... 00.前言 公元347年,东晋权臣桓温的军队,踏破成都宫殿大门。 在成汉皇宫尘封的角落,士兵发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