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菲律宾又“变脸”了,小马科斯为何说自己有中国血统?
迪丽瓦拉
2025-09-28 13:31:42
0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二世于2024年3月4日在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的演讲中,公开指出菲律宾人与中国人共享基因,甚至直言其家族谱系中有一位名为林凤的中国海盗。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在中菲南海争端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难道这只是历史闲谈,还是蕴含更深层的外交考量?

历史记载显示,林凤是明朝万历年间广东潮州人,本名林阿凤,以海上活动闻名。他最初领导一支贸易船队,后因冲突转为海盗行为,于1574年率队南下吕宋岛,即今菲律宾北部。

那里当时为西班牙殖民地,林凤的队伍曾多次进攻马尼拉,击杀殖民官员,却最终退守林加延湾一带。部分随行者定居,与当地人融合,形成早期华人社群。这段往事被视为中菲早期移民互动的例证,但林凤的“海盗”身份在史料中明确,并非正面角色。

2024年初,中菲南海摩擦频发,菲律宾船只多次试图闯入中国海域,如仁爱礁补给事件,中国海警依法拦截。这让双边关系降至低点。马科斯在洛伊研究所强调,中菲交往远溯600年前的贸易,且两国人民有“共同DNA”。

他甚至说:“菲律宾多数人有中国血统,我们家族树上有一位中国海盗。”这种表述虽承认了历史联系,却未触及核心问题:菲律宾违背了承诺,拒不拖走仁爱礁坐滩军舰,反而加强了美菲军事合作。

马科斯上台后,迅速调整外交,重启美菲联盟,允许美军使用更多基地,并参与联合军演。这与前任杜特尔特亲中路线大相径庭。2024年南海事件中,菲律宾多次指责中国“侵略”,却忽略自身挑衅行为。

中国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菲律宾的“透明倡议”实则拉拢外部势力介入。马科斯提及林凤时,可能是试图平衡形象:一方面安抚国内华人社群,另一方面向国际展示“理性”一面。但在行动上,他未兑现竞选时对南海的“废纸”论调,反而强化了对抗。

马科斯家族崛起于二战后,其父费迪南德·马科斯曾领导游击队对抗日本侵略,后当选总统,却因独裁统治和腐败于1986年被推翻,流亡海外。小马科斯蛰伏多年,2022年当选总统,借助家族余威和反美情绪。声称林凤后裔,或许强化了其“本土”的合法性,但在中国眼中,这更像借历史掩饰亲美倾倒。

2025年,中菲摩擦未减。1月,中菲举行第十次南海问题磋商机制会议,讨论管控分歧,但菲律宾继续与美、日、澳等国军演。4月,美菲“肩并肩”演习规模扩大,模拟南海场景。

5月,菲律宾在中业岛加强守备,中国外交部多次警告勿加剧紧张。7月,中国对菲律宾前官员实施制裁,禁止入境,以回应其南海言论。马科斯访美会见特朗普,讨论关税与合作,却避谈南海承诺。

菲律宾经济依赖中国贸易,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600亿美元,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但马科斯政府优先美菲防务协定,开放9处基地,这直接威胁南海稳定。中国维护主权权益的举措,如海警巡逻,旨在捍卫领土完整,而非扩张。马科斯强调“共享基因”,却在行动中忽略历史教训:中菲本可通过双边机制化解争端,何须引入域外势力。

历史血统确有依据,早年华人移民贡献了菲律宾社会多样性,如华人社群在经济中的作用。但当下,南海是核心考验。中国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马科斯若真视血统为纽带,为何不推动落实?相反,其政府推动“西菲律宾海”命名,否认中国权益,加深了分歧。中国期待菲律宾回归理性对话,而非借历史博取同情。

2025年中期选举临近,马科斯需稳固支持,或许血统叙事安抚国内反美派。但南海事件频发,如6月仁爱礁碰撞,中国海警依法处置,菲律宾却诉诸国际舆论。这显示了言论与行动的脱节。中国外交始终强调和平稳定,但面对挑衅,必将坚定回应。

马科斯其父时代,推动了1975年中菲建交,标志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但小马科斯上台后,建交50周年之际,却以南海为由冷却合作。中国民众希望中菲作为邻邦,和睦相处,但前提是相互尊重主权。

中美博弈下,菲律宾成了棋子,马科斯亲美选择,或许源于家族历史恩怨:其父流亡时获美支持。但这牺牲了地区和平。

历史证明,血缘纽带需以互信为基础。中国对菲律宾投资基础设施,如“一带一路”项目,本可惠及民生。但当前紧张下,这些合作受阻。

2025年下半年,双方或有更多磋商,如领事会议讨论侨民权益。但南海仍是痛点,中国将持续维护权益。马科斯言论虽引人注目,却需行动验证。从中国呼吁菲律宾独立外交,而非依附外部。

历史血统在当代外交中反复出现,或许因为中菲交往源远流长,从宋元贸易到现代移民。但当下,血统无法替代政策诚意。

在南海波澜中,马科斯此言提醒两国,历史联系应成桥梁,而非工具。中国坚定捍卫主权,同时开放对话大门。菲律宾若继续“变脸”,最终损害了自身利益。

血统言论的本质或许是外交平衡术,在亲美同时留后路,但这不足以重建信任。南海稳定需共同努力,马科斯需证明其言非空谈。

历史移民故事丰富两国文化,但政治选择决定了未来。中国期待菲律宾作为邻国,选择合作而非对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尽管中国的大片领土沦陷在日军铁蹄之下,但陕西始终坚如磐石,屹立在中华民族的西大门...
原创 “... 前言 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在秘密的雅尔塔会议上签署了一个关于战后远东的协议,这一协议不仅重新...
原创 太... 中国古代有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故事,他为了最终的胜利,甘愿吃尽苦头,忍受羞辱,毫不顾及个人面子。这种狠...
原创 高... 斯大林在苏联历史上,以其冷酷、暴虐的统治而臭名昭著。这个独裁者不仅以残忍的手段压制反对派,还时常变换...
原创 为...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辉煌的岁月,甚至一度让西方列强对其产生敬意,认为其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原创 宋... 宋太祖如何解决周朝藩镇势力 宋史札记(四)[续上期] 四、杯酒释兵,和平削权 在赵匡胤登基后的初期...
非洲“尿不湿之王”,冲刺IPO... 8月12日,专注于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卫生用品的龙头企业乐舒适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
原创 清... 明朝历史中有许多人记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言,尤其是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成为了这一理想的象...
原创 隐...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您随时接收更多类似的文章,同时也为后续的讨论与分享提供便利。...
原创 放... 就在李文飙决定放弃中国国籍,试图加入日本时,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日本竟然拒绝了他。当李文飙想要回头...
原创 德... “新世纪属于亚洲,属于东亚”,这是美方分析人士在千禧年做出的论断,这些年越来越被西方社会所认同了。那...
在这里,尽览吉林三百余年风云激... 白山松水间,三百年风云激荡;黑土地上,无数故事静待诉说。 回望吉林近现代的岁月长卷,那些浸润着抗争热...
原创 五... 五代十国:策淮南严可求除逆,甫半渡危全讽中计 既而行军副使李承嗣知严可求有附徐温之意,暗中告张颢。...
所谓“斯大林屠杀30多万远东中...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让人寒毛倒竖的观点,大致是说,“1938年,斯大林曾对远东地区的中国人...
去听去看,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 ■ 本报记者 李娇俨 通讯员 李恬怡 刘齐 这个夏天,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在之江大地上徐徐展开。各...
原创 唐... 李继迁与宋朝的冲突虽然是西夏与宋朝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揭示了宋朝在西域治理上的重大弱点。透过这段...
原创 她... 导读 顺治帝在六岁时就登基,虽然在位的时间仅为18年,直至25岁时去世,但他却留下了17个孩子,这样...
吉林榆树发现两件古代夫余国青铜... 央视网消息:近日,吉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吉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清代光绪年间的机制银币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精湛的铸造工艺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研...
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创新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王志浩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时间最久、条件最艰苦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