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相信,中国人比哥伦布先到美洲
迪丽瓦拉
2025-09-28 22:03:03
0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

究竟是谁,最先把文明的足迹印在美洲大地上?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不包括那些上万年前就在美洲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原住民,所谓的印第安人。文明世界里,但凡刚开蒙的孩童,无论何种肤色、族裔,脑子里都被灌输了同一个名字: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那些质疑历史定见的声音

对于这个已经写进人类历史的答案,许多人或基于考证,或出于思考,早就开始了质疑,其中不乏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地质地理学家。他们相信,1492年横渡大西洋,以为到达了印度的哥伦布绝对不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这些质疑者根据自己的考证、推理写下了一部部著作, 他们坚定地相信,不仅拥有古老先进文明和科技的中国人,还有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希腊人,早在数千年前都曾多次跨海到过美洲。

这一领域广为人知的研究者众多,从二百多年前的法国汉学家约瑟夫·德·吉涅,到后来以《不光彩的哥伦布》而被人们记住的爱德华·维宁,以及受他们影响,细读《山海经》,相信其中的海外东经部分描述的正是美国落基山脉及河流的亨丽特·默茨。这位“二战”期间的美国密码破译员写出了《淡淡的墨痕》(中译本又名《几近褪色的记忆》)一书,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为之作序。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对中国人早就到过美洲的深入研究者,比如王国维的高徒、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卫聚贤,比如相信殷人渡航美洲的历史学家房仲甫。

“中国人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海岸的说法不应该有什么争议,甚至不应该感到不寻常。”美国畅销书作家道格拉斯·普莱斯顿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中国人是优秀的航海家,拥有精良的船只和扎实的海事技术知识。他们了解风、海、洋流和星星。不乏有趣的证据表明,他们确实在哥伦布之前到达了我们的海岸。”在他看来,有大量的间接经验和证据表明,中国探险家早在1000至2000年前就到达了美洲。

为痴迷跨海研究的他们所吸引

几年前,我欣然接受了道格拉斯发出的采访邀请,深入接触了那些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深入考证的痴迷者——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付出昂贵的时间成本对这个不讨好的话题孜孜以求。

美国学术界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对人类海洋活动进行了严肃的关注。《那些跨海者——哥伦布时代前的洲际接触问题》(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71年出版)可谓最权威的早期相关著作,其中收录了二十四位学者的论文,就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式的两极观点进行了探讨:“扩散论”还是“独立发展论”。前者认为人类文明起源时间不同,先天智商和地理环境不同,发明和制造工具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自有优劣,人类文明是由一部分人发端、发展出来后传播扩散到其他族裔中去,渐渐使人类得以共享和复制那些文明。后者则相信既然生而为人,应该都在历史长河中各自摸索出了相同或相近的技能,人类文明不是靠传播而是靠独立实践发展进步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人类早就有过频繁的跨海活动。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地球上的人类都是亲戚……极富智慧的中国人早在哥伦布前就多次到达过美洲。”史蒂夫·杰特就是文明扩散论的信仰和研究者之一。同一信仰的研究者也都像亲戚,把彼此介绍给我。他们坚定的声音诱惑着我,让我决定也做个新时代的跨海者去倾听、去找寻。我很快发现了更多志同道合者,他们或早或晚,都已经开始了对这个挑战性命题的追问。最令我惊讶的是,这些执着的人全是银发一族——最小的七十三岁,最大的九十四岁。“没得到过一分钱经费赞助,倒是对听到的讥讽嘲笑司空见惯,还有人说我们‘亲华’‘卖国’……我们只是希望寻找证据,为那些被忽略被遗忘被遮掩的真相发出点微弱的声音!”直到我遇到最后一个受访者——航海探险家黄思远。这位最年轻的追问者,也年过五十了。

探寻真相的勇与痴令人钦佩

2021年夏天,我越过太平洋来到美国,开始一段新奇的采访之旅。这些探寻者青灯孤影、殚精竭虑地求索让我感动,他们面对斥责甚至威胁的勇气让我佩服,最为振聋发聩的,还是一种质疑历史定见的豪迈。他们的人生已薄暮,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去和他们寻访的逝者相随。是早年那些同样勇敢的跨海先民地下有知吗?冥冥之中,他们沉默的护佑让我的探寻多次柳暗花明,细若蛛丝的线索在行将断掉的时刻总被意外之手给粘连上。

毛姆说过: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此书的写作宗旨是:不对研究者的观点或论断进行褒贬,而是客观记述他们的来路和我所看到的人生片段——他们究竟缘何走上这条打破常识的研究之路,又是什么让他们对自己的结论坚信不疑?

我发现最吸引我的不是他们令人瞠目的观点,而是他们探究真相的那种痴迷和勇敢。他们之间有些人相识相知,观点相互佐证,有些人对他人的观点不以为然但平和视之。好在我的写作独立成章,每一位都像一块风格独特、质地相异的石头,逐一展现出迥异的生命色彩。

作者:淡巴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作家,曾为资深媒体人

感恩回馈

长安街知事准备了精美图书

赠送给广大粉丝!

《他们相信,中国人比哥伦布先到》

★作者

淡巴菰

★内容简介

对于哥伦布率先到达美洲这个已经被写进人类历史的答案,许多人或基于考证,或出于思考,早就开始了质疑。2020年新冠之初,作者接到美国作家协会主席道格拉斯·普莱斯顿(Douglas Preston)的邀请,前往美国采访十几位深信“中国人比哥伦布先到(美洲)”的研究者——既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地理学家,也有建筑学教授、NASA工程师、二战美国老兵、祖辈父辈就生活在中国的传教士后裔。

他们相信,1492年横渡大西洋、以为到达了印度的哥伦布绝对不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这些质疑者根据自己的考证、推理写下了一部部著作或文章,他们坚定地相信,除了拥有古老先进文明和科技的中国人,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希腊人、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上的先民早在数千年前都曾多次跨海到过美洲。

此书即是作者对这些研究者的采访手记。

活动参与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清朝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是清朝定都北京后迎来的第三位皇帝。他的在...
原创 世... 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统治者,以其卓越的智略和非凡的军事成就而闻名于世。他在征战四方的过...
原创 一... 章邯之所以选择支持项羽而非刘邦,实际上并非出于个人的偏好或忠诚,而是在当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历史背景下...
原创 她... 1922年,这一年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大婚之年。尽管清政府早在十年前就已宣告灭亡,但作为清代的最后一...
原创 解... 赤壁之战:曹操的盲目自信与历史的必然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遇孙刘联军的惨败。此次失利让...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北伐的战役出现过很多次,但多数都以失败告终。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北伐,应当算是明...
原创 舍...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花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了北方的局势。此时,他面临着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曹真往往被描绘为一个愚笨的军事指挥官,常常与诸葛亮作对时被压制,甚至被形容为“草包...
原创 刘... 刘彻的出生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王夫人,作为他的母亲,原本已经和一位姓金的男子结为连理,并为其诞下了一...
原创 大... 1644年,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不堪重负,自尽而亡。接着,吴三桂背叛了明朝,引清兵入关,迫使李...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的浩瀚历史中,有四位英雄的名声虽然响亮,却在战场上表现不佳,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们...
原创 杀... 蒙古帝国的第二次西征(1235年~1242年),也被称为“长子西征”,是一次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领导...
原创 洪... 撰文|赵立波 在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中,洪秀全作为这场深刻变革的核心人物,其个人日常生活一直以来都是...
原创 清... 题记: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无数迷团交织而成的棋局。每一个朝代都掩藏着或多或少的历史谜题,而有些谜团,即使...
原创 从... 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和李牧。这四位将领是战国时期最...
原创 为... 关于刘备这个历史人物,许多人对他颇有微词,尤其是在于他一直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当这么多人在...
从造父行迹看赵文化圈层中的霍人... 【内容摘要】:本研究以西周御术大家造父为切入点,系统解析赵文化体系中蕴藏的晋北霍人(今山西繁峙)基因...
原创 刘...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通常将那些技艺高超且能勇猛作战的人物称为“上将”。而在众多的上将中,若是有一群特...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来源:新周报 钟燕林/文 1934年的中央红军长征,由于事起紧迫仓促,相关准备做得不够充分,导致红军...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